大明小学生第20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04/1309


对我们这样的读书人来说,还有比斗倒高位太监更好的刷声望方式吗?这是可以伴随一辈子的荣誉。
下次想再找一个如此大把柄的大太监,可就难了!要想斗倒并获取政治声望更难!
第二,这对个人形像是一个巨大的促进,与太监作斗争这个形象在读书人和文官里还是很好用的,算是积累自己的清流本钱。
第三,巨大的声望还会产生保护自己的光环,以后南京官员里谁若想针对我,谁就是逢迎巴结太监,帮太监为虎作伥!
第四,有了这样的政治光环,明年县学岁试时,可以求得大宗师照顾,提拔到廪膳生员的等次,这样就具备参加乡试的资格了,这非常重要。
别忘了,大宗师就是正德朝时反对太监挨廷杖才开始出名,并位列清流。
他有这样的人设包袱,这就是他的政见,那么遇到了与太监作斗争的我,会不会为了保持人设而提拔我?”
徐指挥无语,所以守备太监在你眼里就是可以取银子的钱庄柜台?你不怕没命花吗?
.
===第二百五十四章
进宫的那个男人===
嘉靖朝的太监不能说没权力,位置在那里摆着,权力还是有的,但真不如文官有权力。
相对于上一个皇帝正德朝的太监权势高峰期,嘉靖朝已经算太监权势衰落时期了。
如果不是嘉靖皇帝性格太操蛋,自私刻薄多疑寡恩还养蛊,而且动辄北边东边敌寇入侵让人掉脑袋,嘉靖朝文官们应该是很幸福的,难得遇到个大臣的君恩超过太监的皇帝。
所以历史评论常说,嘉万年间是文官政治的高峰期,也是大学士阁权的巅峰期,是强势首辅碾压外朝六部的时代。
就是到了万历中后期,便一言难尽了......
未来这种历史趋势目前没人清楚,在眼下的嘉靖十一年,徐指挥脑中还残留着十几年前正德朝太监气焰熏天、嚣张跋扈的印象。
但秦德威脑子里琢磨的却不一样,下一个太监权力高峰也就是魏忠贤时期,这都是快一百年后的事情了!
只要在文官系统里混得好,嘉靖朝怕个锤子太监。除非是那些自甘堕落去当了高级太监义子,然后混恩荫官的人!
如果自己十多年后能够混出名堂,能当个翰林啊御史啊什么的,士林声望也够,同时也还有扎实大腿的话,即便遇到了那位唯一以总督东厂兼掌司礼监印的传奇太监秦福,也可以考虑碰个瓷的。
想到这里,秦德威突然发现,这人姓名为何与亲爹和叔父这么像?
叔父叫秦祥,失踪的父亲听说尊讳秦吉,这个传奇太监却叫秦福,看着简直像三兄弟......
就在秦德威放飞思绪的时候,经过反复思量的徐指挥又问道:“用不用告诉我那妻弟,大家一起商议?”
徐指挥的妻弟是南京锦衣卫官田大人,目前正在内守备厅当值听用,肯定熟悉潘太监的情况。
但秦德威并不同意:“最好先不要告诉,他的立场与我们不完全一样,他很可能会倾向于潘太监,这点必须要清醒。
如果你告诉了他,他尽职尽责的禀报给潘太监,然后潘太监自行捉拿了贼寇,那还有我们什么事情?
也不是不让徐老爷你讲亲情,我们只能在办事过程中,提醒他回避问题,再分润他一点功劳就是了。”
秦德威最后又很交心的劝了几句:“徐老爷啊你要做的其实就只是守住城门,下次劫掠案发生后,有意识的在城门瓮中捉鳖,在此之前沉住气就行。
只要贼寇真相被揭破,潘太监就绝对没可能继续当内守备了,你没什么危险的,以他的岁数你还担心什么?
其实我比你更难,在事情被揭破之前,潘太监还是守备的时候,我就要去折腾动静弄名声,危险性比你大多了。”
听到这里,徐指挥拍了下大腿:“干了!”
然后他又说:“我家三儿说过,你这人性子不会轻易涉险,你都敢做的事情,肯定并不凶险,我又有什么不敢的!”
秦德威撇撇嘴,只要你们敢一起做大事谋取富贵,随便你们怎么说。
徐指挥下定了决心后,只要守住城门就好,在贼寇被捉住之前,秦德威只能靠自己了。
不过他找徐指挥要了四个健壮军丁伴随左右,还是身边多几个壮汉保镖更安心点。
就在秦德威和徐指挥一起筹谋如何打开潘太监这个大礼包的时候,严府尹也在琢磨潘太监。
作为南京地面包括周边各县在内的最高行政官长,严府尹大多数时候都是帮别人平事,但这次却是要找别人帮自己平事救儿子。
比府尹还大的,能帮府尹平事的,也只有南京三巨头了,南京守备太监、南京守备大臣、南京兵部尚书参赞机务这三位。
出于名声和面子考虑,首先排除了同为文官体系的兵部尚书,不然自己父子的事情在文官里面传开了,有点丢面子。
然后守备大臣徐鹏举又黄了,那么剩下的选择就只有守备太监了。
严嵩的行动力还是非常强的,看准了方向会全力去做,要不然若干年后也不至于动辄把人弄死。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04/130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