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小学生第23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33/1309


这才叫时机已到,可以下眼药了。秦福假装仔细想了一会儿,表演出自己是现想的,绝对没有预谋。
然后才犹豫的奏道:“臣心里琢磨着,毕云之所以大胆,应该是觉得可以利用陆千户的情分。”
这里所说的陆千户就是陆炳,嘉靖皇帝乳母的儿子,关系非常亲近的奶兄弟,去年中了一个武进士,然后就直接安排上锦衣卫千户了。
不是那种在勋戚里烂大街的寄禄挂名锦衣卫千户,而是正经的锦衣卫北镇抚司理刑千户!冯恩下了诏狱,没准儿就是给陆千户练练手了!
话不用多说,点出了陆炳,秦福就再次告退了。
嘉靖皇帝这样的聪明人,脑补能力值得相信,不用自己费劲去编造什么。
要是嘉靖皇帝产生“毕云胆敢拿奶兄弟来要挟朕”,或者是“毕云胆敢利用奶兄弟的情义跟朕耍心眼”这样的想法,那也不能怪他秦太监。
退出南书房,秦福回到了自己的直房,一边回想着今日的事情,一边静静的等待皇帝就寝的消息。
在皇帝就寝之前,他是不能睡的。
不过今日从高忠嘴里听到了潘真,然后还听到一个他不敢表现出任何兴趣的小秀才,而且也是绝对不敢主动去打听的人,到了夜间独处时,心就有点乱。
踏马的,肯定另攀高枝了,不然怎么中的秀才啊?
.
===第二百七十五章
这就是政治===
今天听到的只言片语,让秦太监多年来冰冷的内心有点躁动。
别的太监发达后,都敢去找回家人共享荣华,恩荫家族也是常有的事情,但秦太监却是不敢的。
他入宫背负着巨大的秘密,绝对不敢派人去南京打听消息,只能一个人深深的藏住秘密。
想当年,他还叫秦吉的时候,流落京师一事无成,贫困交加就不用细说了。
当时与一个叫麦福的广东三水县人合租了一处小院落居住。再后来,麦福说找到一条门路入宫,还没去时,又得了重病身亡。
然后渴望发达的秦吉就冒充麦福身份拜见太监潘真,最后以麦福的名字顺利入宫,在内书堂协助教习。
得到圣上恩宠后,“麦福”又向圣上奏请,说是有术法高妙的真人指点,把名字从麦福改成了秦福。
藏着这样的秘密,秦福怎么敢随便派人去南京寻找家人?无论多么忠诚的下属,也承托不住这样的信任。
所以在宫里的秦福秦太监,大家都认定是广东三水人,原名麦福,改名秦福,明明白白的写在履历上的。
今天秦太监被小秀才的消息搞得思绪凌乱,好不容易熬到天子就寝,也就准备洗洗睡了,可今天晚上轮值乾清宫的司礼监太监戴永又过来了。
秦太监只能按住心情,应付着说:“这大晚上的,戴爷怎得不早点歇息?难不成想在我这里小酌几杯?”
戴永摆摆手说:“当值之夜焉敢饮酒,就是今日听到个事情,过来转告给你!
你家里面人知道了你的消息,要上京城来投靠你了,去年年底就从广东出发了,距离京城应该不远了!”
秦太监心里大吃一惊,但面上不动声色,说:“吾辈以残躯侍奉君王,其实已经无颜面对祖宗,故而不欲使乡人知。
自进宫之后,我便易姓埋名,从不往故乡传信。而家人远在八千里外的广东,又是如何得知我的消息?”
戴永就是晚上值班无聊,找秦太监八卦闲谈来了,笑呵呵的说:“你还记得霍兀崖否?前年他被罚罪罢官,回乡闲住。
然后就是他将你的消息带回去的,这次你家人过来,也是跟着霍兀崖一起走的。”
霍兀崖指的就是霍韬,嘉靖初年最著名的大礼议功臣之一,常与张璁、桂萼、方献夫并称的。
另三个大礼议功臣都入阁了,只有霍韬没入,至今只享受三品待遇,主要原因是当年霍韬装逼没装好,搞砸了。
那时候嘉靖皇帝想超擢霍韬为侍郎,就像提拔张璁等人一样,这一批都是火箭干部。
结果霍韬连续三次拒绝侍郎任命,大概是想玩一个三辞三让的把戏,然后才勉为其难的接受任命,这样显得特别儒家特别有逼格。
可惜,然后就没有然后了,嘉靖皇帝他不继续配合了......
也许当时二十出头的皇帝还年轻,把持不住装逼之人的想法,真以为霍韬不想高升,就不再拿官职去侮辱霍韬的名节了。
前年时,图谋礼部官职的霍韬与更火箭的干部夏言结了死仇,互相攻讦陷害,最后夏师傅棋高一着,霍韬被治罪罢免回乡了。
霍韬和大学士方献夫是同乡,都是广东南海人,而南海与秦福“老家”三水距离很近。
所以霍韬就把秦福的消息带回了广东,带回了三水,于是三水麦家就轰动了。麦福还有个弟弟叫麦祥,一直就琢磨着北上京师投奔兄长。
霍韬毕竟是大礼议最大的功臣之一,又被起复任命为吏部右侍郎,这次他不敢三辞三让了,立刻收拾行李回京师上任,而麦祥就跟着霍韬一起上路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33/130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