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小学生第35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57/1309


无论案情事实重不重要,你先听老夫讲完,行不行?”
于是秦德威就只能耐心的听了,其实还是那句话,秦德威对张延龄案并不感兴趣。
这案子说实话,秦德威不认为与自己有多大关系,有好处也轮不到他秦德威。
他只是抱着雁过拔毛的心思,既然遇上了,就顺手从张延龄身上捞一把声望,没想着过深介入。
王廷相根本不在乎张延龄就在另一间牢房里,直接就开始讲了目前大致案情经过。
有个宛平县民孙某到刑部衙门告发张延龄,说张延龄当年侵吞自家田地,拘押并殴死其父孙铭。
然后刑部请示嘉靖皇帝,皇上御批说,不必拘泥议亲议贵条例,若有重罪,严加处置绝不宽恕。
然后刑部拷问张家的家奴,审明白确实有殴死孙铭之事。
接着偶然又从张家家奴那里拷问另一桩人命案,张家有婢女偷窃家里金具赠送给外边僧人,张延龄连婢女带僧人一起打死焚尸体。
所以张延龄案目前的表象,就是查实三条人命的罪行,于是就有张延龄被捕入狱。
而王廷相作为刑部尚书,应该具结上奏了。
秦德威百无聊赖的听完后,迅速给出了自己意见:“杀!”
王廷相:“......”
你秦德威能不能给点有建设性的意见?你别说你不知道张延龄他姐姐是谁!
斜对面的张侯爷怒不可遏,又开始叫骂了。
王廷相心烦的回头对张延龄大喝道:“我们正讨论你的狗命,你给本官闭嘴!”
秦德威语意不明的说:“我们判案,难道不是只看案情本身?还要看案犯的姐姐是谁吗?
民间传说了那么多包龙图的故事,包公杀皇亲国戚时,考虑过那些吗?”
还能更幼稚一点吗,包龙图都拿出来说事了!王廷相只觉得秦德威今天一直在装傻。
如果是别的少年,可能是真不懂政治,但秦德威能不懂吗?
从皇上的御批来看,再结合皇上的性格,可以判断出皇上是想杀张延龄的。
皇上为什么想杀张延龄,不是傻子都能猜到,就是为了报复张延龄的姐姐张太后。
张太后又是什么人?孝宗皇帝的皇后,当初正是张太后和杨廷和等大臣一起选定了嘉靖皇帝来继承皇位。
所谓大礼议,于死人而言,大臣希望嘉靖皇帝遵照礼法,既然继承了皇位这个家业就应该过继给孝宗,别让孝宗绝嗣;
于活人而言,就是希望嘉靖皇帝认张太后为继母。
但嘉靖皇帝强烈不愿意,坚持尊崇本生父母,只认张太后为伯母。
于是大礼议后,皇帝和张太后变成了对立面。
张太后固然拿嘉靖皇帝无可奈何,但嘉靖皇帝也不能对选择自己继承皇位的伯母皇太后怎么样。
同时张太后娇纵惯了,在宫里还欺负过嘉靖皇帝的生母蒋太后。
总而言之,在大臣心里,皇帝杀张延龄的动机十分恶劣,甚至还称得上忘恩负义的昏君行为。
毕竟再怎么说,当年也是张太后把嘉靖皇帝从兴王府接过来,迎进了皇宫当皇帝的。
而且张太后本该是嘉靖皇帝继母的!哪有儿子报复母亲的人伦道理!
不能让皇帝如此胡作非为啊!不能坐视皇帝突破底线啊!
从这个角度出发,大臣们极其不赞同杀张延龄,哪怕张延龄是个混蛋,这就是政治,这就是大义。
秦德威长叹一口气,对王廷相说:“有的时候,我并不想懂那么多,我不知道老大人你来我这里,到底想问出什么。
老大人你或许应该去问问,那些被张延龄搞得家破人亡的人们怎么看?
那些被张延龄巧取豪夺的人们怎么看?那些被张延龄戕害的地下冤魂怎么看?
你敢不敢去问问他们,要不要讲政治啊?要不要顾全大义?”
王廷相沉默不语,陷入了天人交战的为难中。
如果上奏杀张延龄,只怕被舆论非议为谄媚逢迎,助纣为虐倒行逆施。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57/130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