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小学生第37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75/1309


半个时辰后,秦太监看看徐妙璟,又看看司聪,久久无语。
这真是个意外啊
今天上午去武学,打着借调名义,大张旗鼓挑了十个锦衣卫官子弟,一方面是为了拉拢班底。
毕竟每一个子弟背后都有一个世官家庭,合起来也不容小觑。
另一方面,也是故布疑兵的意思,用这帮人去折腾张延龄案,吸引毕云注意力,引导毕云与这帮疑兵较劲。
而秦太监另有目的,他打算办张延龄的哥哥张鹤龄!
都是张家的人,自己这么办,皇上肯定满意!
点了徐妙璟这帮疑兵,其实都是用来掩护真实意图的。
所以秦太监的想法就是,等这些被借调的武学菜鸡明天到灵济宫报道后,随便安排点事情去做就可以了。
这叫明修栈道,暗度陈仓。趁着所有人都预想不到时,猛然对张鹤龄下手。
大不了最后报功时,给被借调的武学子弟们记上一笔,彼此皆大欢喜。
可秦太监万万没想到,上午刚宣布了借调,晚上徐妙璟就带着关键线索以及人证找上门来了。
这完全是计划外的状况,之前根本就没指望从武学借调的菜鸡们有什么表现。
这行动力,这办事能力,真不像是徐妙璟能干出的事儿啊。
但在宫里多年养成的思维习惯,让秦太监不由得暗暗怀疑,难道这个叫司聪的指挥,莫非是别人故意派到自己这里挖坑的?
自己随手布置的闲子,才一天都不到,就告诉自己有了大突破,这怎么看怎么不真实。
居然还翻了二十年前的旧案,你徐妙璟今年才多大?
别说徐妙璟,他秦太监那时还在寒窗苦读做梦金榜题名呢!
只有话本里,才会有这样的巧合啊,现实里还是要讲逻辑的!
说实话,秦太监对二十年前的曹祖案一无所知,毕竟他到京师也才是十多年前的事情。
想到这里,秦太监就对司聪喝问道:“二十年前,真是你灭了曹祖的口?”
刚才徐妙璟单独拜见秦太监时,说了此事。
但司聪突然听到这个,宛如炸雷一样的惊骇,秦太监怎么会知道这个事情的?
秦太监暗暗评估了一下司聪的演技,居然没看出什么破绽,习惯性的问了句:“你有什么证据么!”
徐妙璟听得无语,这帮太监的脑回路都是这样清奇吗?直接问凶手要杀人证据,这是什么思路?
秦太监问完,也觉得这个问题有点蠢。
却不料司聪跪着连连叩首,“当年曹祖上书的底稿,我偷偷藏在家中!但当初下毒,都是张侯爷所指使!”
杀曹祖这件事,不被人知还好,一旦捅出来被人所知道,自己就跑不了!
万一自己被拉到锦衣卫诏狱审讯,酷刑之下肯定还是会招的!
再说秦太监为什么会知道?司聪想来想去,莫非是张延龄自己主动说的?
越想越有可能,因为肯定不是自己说出去的,那就只能是张延龄泄露出去了。
或许是为了把责任全推给自己?这个锅不能背,不然要死全家了!
听到司聪的招供,秦太监苦恼的挠了挠头,这么久远的陈年旧案,还真有证据保存了下来?
而且还主动招供给自己,要不要这么巧合?
秦太监就不信这个邪了,以自己的机智居然还没发现破绽!
他又派人连夜从司聪家里将二十年前的曹祖底稿取了出来,左看右看也没看出什么问题。
然后次日进宫向天子奏请过后,从内书堂调了十几个有点文化的小太监,去皇史宬查阅当年的旧档。
所幸还记得大致年月,不至于大海捞针。
饶是如此,十几个人也是从上午翻到下午,才找出了当初江湖术士曹祖上书告发张延龄的原稿。
秦太监将皇家保存的原稿与手里底稿亲自对照了一遍,也是骇然了竟然大致相同!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75/130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