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小学生第42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25/1309


堂堂巡抚大人感到不能理解,真有人肯为了这么点钱,就跑一百里来告状的?
到了第四天,又是五十多个状子来了,巡抚行辕属员和书吏都已经麻了。
状子已经累计到二百多件,关键这才只是短短四天,连之前第一天的案子都没审结呢,处理速度远远跟不上送来的速度。
而且这每天五十多件看来并不只是只有五十多件,而是江宁县安排的运力只是这个数目!
盛巡抚真的坐不住了,亲的到大门查看情况,然后他就发现了一个很奇特的情况。
今天前来投状子的人,似乎大都与自己岁数差不多!或许有五十有六十,但都是岁数大的老人家!
盛巡抚沉着脸,拦住一位准备上马车走人的老头,喝问道:“看尔等年事已高,为何不在家颐养天年,还要出来奔波?”
京城人见多识广,未必多怕官,老头子随口说:“在家闲着也是闲着,出来告状有马车接送,还有一百文的补助,不告白不告。”
上了马车后,老人家还嘟嘟囔囔的自言自语:“活了这许久,只见过告状往外送钱的,头次见还有钱拿的。”
盛巡抚只感觉太阳穴砰砰的跳,愤怒的对驾车的江宁差役说:“你们江宁县就是这样纵容诉讼么!”
那差役连忙跪下回话:“抚台大老爷休要错怪了!这都是县里善人所为,与县衙无干!”
盛巡抚质问道:“天下哪有善人会补贴别人打官司?”
江宁县差役又答道:“小的听说也是有缘故的,一来是善人看告状人辛苦,自掏腰包补贴,类似于修桥铺路施粥做善事。
二来是善人感念抚台大老爷敢于任事,不辞辛劳为民做主的大义,故而慷慨解囊,鼓励义举,也算是褒美扬善之举。”
雾草!盛巡抚不问还好,一问差点把自己的养生功夫都坏了。
四天补贴了二百多状子砸到自己手里,还是为了激励自己为民做主?这踏马的不但侮辱人格,还侮辱智商!
等盛巡抚回到行辕里,两个幕僚一起来叫苦:“请明公暂时叫停!我等真的绷不住了!”
不只是属员书吏绷不住了,跑腿办差的兵丁差役更绷不住了。
长驱百里去陌生地方查案,岂是那么轻松的的?在外餐风露宿完全人生地不熟就不说了,而且案子还这么多,人均折腾好几个,几天下来全都想死。
盛巡抚也深深的蛋疼,主要是这状子数量完全超乎了预料。
而且现在来告状的都是老头子,敬老习俗下也是打不得骂不得,审理起来更麻烦!
那秦德威踏马的简直不是人,连老人家都要利用!
越想越气,盛巡抚发狠说:“本院就不信了,江宁县还真能天天都送五十多状子!十天五六百件,一个月一千几百件,有本事就送!”
两个幕僚面如土色,连忙阻止了盛巡抚这个可怕的想法:“明公切莫斗气了!不然闹得更大,为这种事惊动朝廷,明公也要挨处分!于今之计,还是先暂停了收状再说!”
听到惊动朝廷几个字,盛巡抚重新冷静了下来。
都知道秦德威在朝廷中一样有强力靠山,所以他们的计划就是在真正惊动朝廷之前,尽量在地方上集中优势先斩后奏。
可是知道秦德威会很难搞,但也没想到这么难搞啊!可是就不信了,还能一点办法都没有?
===第三百九十六章
少说多做===
其实不只是盛巡抚,就是秦德威也快绷不住了。补贴别人告状不是嘴上说说就行了,也是要真掏钱的啊!
而且承诺的一百文钱,如果是大明宝钞根本没人要,必须是真正的铜钱!
这几日秦德威站在县衙大门,眼睁睁看着一筐筐铜钱被发出去,心里也肉痛的很。
每人一百文钱看似不多,那也远远超过了大多数人的日薪。不然很多人哪来的积极性,花一天时间去告状?
这年头铜价昂贵,拿银子去换铜钱并不那么划算。四天下来,秦德威连补贴带其他花销,三四十两银子就没了。
这个烧钱速度,让秦德威也心惊肉跳,眼看着兜里的银子要见底。
所幸背后还有资本力量撑腰,如果还要继续烧钱,就只能去拉投资了。
监督着别人给一堆老头发完了本日份铜钱,秦德威摸了摸已经休养数天的腰子,二话不说就去三山街顾宅了。
今夜的秦德威格外卖力气,最后顾娘子长长的吐了口气,非常满意。
趁着还有余韵,秦德威浓情蜜意的说:“最近手头紧了。”
顾娘子还在闭着眼睛,只是口中疑惑的问:“你不是还剩着几十两银子吗?”
她基本不过问秦德威在外面的事情,所以不清楚秦德威这几天干什么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25/130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