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小学生第47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72/1309


这许谷与陈凤不同,是嘉靖十年中的举,然后已经来过一次京师考试。
算上这次,他两次到京师,也没感到什么可怕的,真不懂陈凤说的什么意思。
陈凤想了想,许谷不是外人,秦德威也没说不让许谷知道名单的事情,就把今天经历说了一遍。
然后又说:“怎么到了京师,秦板桥就变成这模样了?无缘无故的就说干掉名单上的人,且不说有没有做人的底线,只说言论也太夸张了,我听着就怕。”
许谷不以为然的说:“他只是信口说大话而已,你听听就行了,何必往心里去!或许这叫入乡随俗,京师这边很多人都这么说话。”
陈凤第一次来京城,疑惑的问道:“入乡随俗?京师本地人都这样?”
许谷耐心解释说:“我并不是说本地人,京师这边的人不全是本地的,从各地来的都很多。
在京的官员,求学的士子,经商的商人,服役滞留的工匠,大量聚集在京师,不知怎得就在京师形成这样浮夸风气了。
比如说每到开春时,为了穿新,就是没钱也要卖了冬衣换身春季新衣,只为人前表面光鲜。”
陈凤慢慢也就理解了,秦德威那样的说话口吻就是一种浮夸方式?
他们赶考举子刚到京城这段时间,主要有两个任务,一是去礼部报名。
二是拜访走动所有可能会用上的关系,没准机会就在哪个关系里了。
去礼部报名不用细说,都是程序化的事情。
而拜访走动这样的事情,大多数时间也只能各自走动各自的,毕竟每个人的人际关系都不一样。
秦德威在京城需要拜访的人并不算多,除了张学士之外,也就吏部天官夏师傅和刑部大司寇王廷相了。
分别先派人去投了拜帖,约定好登门日期。然后就按着日子,先去拜访夏天官了。
如今夏府大门外的车轿更多了,甚至造成了交通拥堵的现象。
大致有两个原因,第一是到了年底时候,各种拜访走动本来就比平时更多。
第二,明年开春就是会试,因为运河原因,十一月初正是南方举子抵京的高峰期。
而江西又是科举超级大省,来找夏师傅这个江西扛把子的人肯定数不胜数。
秦德威在门外大致扫了一眼,就能得知,如今夏师傅比当礼部尚书时权势更盛。
在门房投进帖子后,没有立即得到回话,秦德威也就只能等候了。
从早晨一直等到了中午,还是没有被请进去,在门外顶着寒风的秦德威就有点不爽了。
作为著名诗人、南直隶乡试五经魁,秦板桥感觉很久没有被这样被慢待过了。
不是他秦德威骄傲自大,太把自己当回事。他就想问问,你夏师傅是不是忘了,这个吏部天官怎么来的?
就算你本人暂时忙碌无暇接见,那你府上的清客帮闲呢?先请进去喝杯热茶很难么?
史料中说的真没错,这夏师傅果然在志得意满时就容易飘飘然,最后败给后来居上的严嵩。
在府中,到了下午时候,夏言又送走了一批来自老家江西的士子。
他翻了翻拜帖后,便吩咐道:“将金陵秦德威请过来。”
不多久,便从门子那边来回报说:“秦德威不在,大概已经走了。”
夏言错愕了片刻,摇摇头说:“随他去吧。”
走就走了吧,不见也没什么损失。
秦德威从夏府大门离开后,就去了刑部。
一年当中,春季和秋季是刑部最繁忙的时候。冬天尤其临近年底时,一般就闲下来了。
所以刑部尚书王廷相这会儿很有时间,秦德威直接就被领到了后堂。
王廷相很诧异的问:“不是约定好了明日来家中拜访么,怎么今天就跑到衙署来了?”
秦德威行个礼说:“今天把该走的都走完,然后就闭门读书备考了!”
王廷相就笑道:“老夫瞧你这口气很不顺啊,谁惹到你了?”
秦德威就忍不住吐槽说:“夏天官家门槛甚高,今日前去拜访,竟然迈不进去。”
王廷相就开解说:“不见夏桂洲也好,朝廷里不知多少人还在记恨你,如果见了夏桂洲,反而招人注意。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72/130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