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小学生第54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46/1309


如果没有合适的基础,上来就空口白牙的提出联姻,甚至还让对方“弃暗投明”,那只能是本末倒置,痴人说梦。
等外甥女回到自己房间休息后,汤把总又连夜出门,直奔总兵府去,并向总兵官刘淮禀报了情况。
汇报要点有二,第一是朝廷已经给秦德威授权了,刘总兵索要权力的愿望落空。
第二是既然秦德威动手拉拢他汤把总,说明秦德威已经觉察到敌在总兵府了。
这两点都是很关键的动向,必须要第一时间禀报的。
刘总兵摇了摇头,评价说:“这钦差幼稚之极!朝廷竟然将诏令交与此人,也真是昏庸!”
他内心确实很失望,也很不服气!
没想到朝廷宁可把大权交给一个十几岁的小少年,也不肯给自己这样熟悉边镇的总兵官!
凭什么,就凭秦德威是个文官?状元又怎样?做事还不是这么幼稚?
汤把总也笑道:“这小钦差,妄想随便说个联姻,就能拉拢到我老汤,确实异想天开!
他又不是本地大户,我老汤跟他又不认识!听说这状元才十七岁,怕是少不更事,读书读傻的纸上谈兵之辈!”
刘总兵想到那令人印象深刻的欠揍气质,也赞同了汤把总的看法:
“毕竟是个少年人,又是读书读成状元的,心思只怕全在读书上,对人情世故确实有所欠缺。
你看此子连保密都不知道,如果真想做些事情,就该秘密布置才是。
结果他随随便便的,就把心思想法都泄露给你外甥女了。”
汤把总嘿嘿笑了几声:“这并不奇怪,我那外甥女生得花容月貌,那秦钦差又是个血气方刚的少年。
少年人色迷心窍后,怎么都不奇怪,不然怎么会异想天开的想到联姻?”
一起愉快的嘲笑完幼稚钦差后,汤把总又问道:“如今朝廷将大权授予旁人,大人计将安出?”
刘总兵叹道:“既然朝廷授权给了秦德威,那就只能找他借用了。”
广宁卫作为辽东都司数一数二的卫,地位相当于双省会之一,不但拥有全北方独一无二的两个边市,还有汇聚了大量工农产业。
但这些利益,大都在本地世官手里,属于地方卫所行政系统。而外来户总兵属于镇戍系统,很难直接插手地方行政。
所以年事已高的刘总兵想趁着广宁闹兵变机会,攫取行政权力。
以便实现对这些地方利益的染指,退休后过个富裕的晚年,并给子孙留点财富。
又说这汤把总,现在只是个苦哈哈的军头营官,平时只有固定的粮饷。
但如果能像老上级刘总兵所承诺的那样,转业到广宁卫,当一个边市所在地的守土官,那身家立刻就富裕了。
但很可惜,在辽东巡抚、广宁卫指挥使、宣抚钦差通通都“进去”后,朝廷还是不给刘总兵授权!
刘总兵最多只能以防乱为由,派兵去边市打秋风,捞一笔是一笔,但却无权撤换土官,真正掌握边市。
没办法,那就逼着小钦差来帮忙了。
刘总兵便指示说:“他不是等你回信么?先熬他几日,等着他处处碰壁,什么都做不成时,我们再稍加示好,逼着他按照我们的指令行事。”
汤把总拍马道:“大人高见!应付这些不通实务的年轻文人,正该如此。”
然后又提醒道:“但秦德威与于蛮子等人相处不错,那几个乱兵头领极有可能会被笼络,就此被平息也不是不可能。”
刘总兵不以为然的说:“想继续乱下去,办法多的是!平乱不容易,生乱还不简单么?”
确实是这个道理,从来就是成事难坏事容易。
他又怕汤把总稳不住,真被拉拢过去,叮嘱说:“你也要有点耐性,兵变这种事,动辄持续数月反反复复,这次才几天?一定要沉住气。”
===第四百六十七章
拿着鸡毛当令箭(上)===
广宁城里驻扎有两营兵马,每营兵马员额三千人。
一个是广宁备御营,主要任务是守备广宁城;另一个则是辽东总兵官标营,具体任务随总兵而动。
刘淮刘总兵之所以有底气,就是因为这个直属于他的标营。
现如今备御营闹了兵变,兼管备御营的袁指挥被乱兵扣押,全营已经成了一团散沙。
剩余的营官能约束亲兵,守住自家基本盘就不错了,谁也无法进行整体指挥。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46/130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