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小学生第57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71/1309


再之后,嘉靖皇帝又看向文学官员代表、礼部尚书、公认的第二号大学士候选人顾鼎臣,亲切的垂询:老顾啊你又是怎么看待的?
顾鼎臣不知道上没上当,回奏道:咱这礼部尚书没什么看法,但不得不跟皇上说件事情。
朝中纷纷传言,阁臣应当轮到江西人了,咱也觉得挺有道理的,陛下不妨考虑考虑啊。
听到这个奏对,满殿的古井无波,突然就泛起了微澜!
好端端的耍花枪,怎么就出了事故?也不愧是你顾鼎臣啊,总是能有出人意料的骚操作。
站在翰苑词臣方队里的秦德威更是惊愕,这个“应该用江西人”的说法,不是自己为了应付夏师傅问计,设计出的说辞吗?
怎么就从顾鼎臣嘴里说出来了?而且说的时机很有问题!
他秦德威给夏师傅设计这套说辞的初衷,是让夏师傅与嘉靖皇帝私下单独沟通、能直抒心意、说一些直白话时,用来直接打动皇帝的。
而不是在这样公开场合说出来,更不能“纷纷传言”啊。
秦德威狐疑的看向对面夏言,莫非是夏师傅心急操切,为了聚拢人心,私下里把这话放出去了?
还是说那天在夏府书房议事时,在场人物里出了内奸,把这话泄露出去了?
但秦德威疑神疑鬼的想了一会儿,就暂时放下了。
反正这话外泄的责任出在夏言那里,也是针对夏言去的,要头疼也是夏言头疼,自己操这个心做甚?
嘉靖皇帝也感到了一丝意外,大概没想到试探性地耍花枪,还真耍出点玩意出来。
又盯着江西人夏言稍加思索,然后对霍韬问道:“都察院该着风闻言事,你可有所耳闻?”
班位同样很靠前的左都御史霍韬奏道:“确实听过这样的传言,只是算不上犯禁,故而未曾奏闻。”
殿内众人听到霍韬的奏对,又是各自若有所思。
第一,霍韬是夏言的死敌,不可化解的那种;第二,霍韬如此干脆利落的帮顾鼎臣佐证传言。
这意味着什么?霍韬与顾鼎臣是不是联合了?
出了这样的意外,殿内鸦雀无声,在猜测到皇帝心思之前,都不敢胡乱说话。
或者说,大家都在偷偷观摩嘉靖皇帝的反应。
秦德威也老神在在的想,嘉靖皇帝会不会因为这个传言,又来个逆反心发作,故意把夏言排除出去?
上次会试之前,为了左右考官人选,自己不就利用了皇帝这种心理吗?这次莫非有人想学习这个套路?
如果真这样,那岂不是让顾鼎臣捡了个便宜?而顾鼎臣和霍韬到底有没有勾结?
不能怪秦德威心理活动多,他站在这里又不能动,又不能说话。除了在心里七想八想,也没别的事情干。
但左都御史霍韬对嘉靖皇帝的奏对还没有结束,他停顿了一会儿又继续说:
“臣不敢有所隐瞒,据说该轮到江西人这种话,最先出自修撰秦德威之口。”
雾草!秦德威猝不及防的猛然抬头,隔着两排人望向霍韬。
这霍韬脑子有毛病吗?这时候针对夏言就行了,说他秦德威干甚?
要入阁的是夏言,又不是他秦德威,你霍韬分不清轻重主次吗?
殿内其他人也吃了一惊,一般来说,传言是根本找不到源头的,但这次居然能点出个“原作”,倒是稀奇了。
而且居然还是“名震朝堂”的嘉靖男儿秦德威,那就更有意思了。
最有意思的是,这霍韬为了秦德威,竟然连夏言都不顾了......
大明朝堂之谜,谁是霍韬心目中的最爱,大概可以有定论了。
侍侯在嘉靖皇帝身边的太监得了旨意,对着大臣叫道:“修撰秦德威来了没有!”
秦德威此时真的是措手不及,想装不在都不可能。他只能心里骂骂咧咧,身体很诚实的趋步出列。
说起来,这是秦德威自从穿越以来,第一次如此近距离的与嘉靖皇帝对话。
当初中状元谢恩的时候,是在占地广大的奉天殿。他离高高在上的皇帝宝座很远,场面也是礼仪性的说套话,谈不上君臣奏对。
一时间,殿内所有的目光都聚焦在了秦德威身上。
众人都明白,如果秦德威应对不当,肯定会牵连到期盼着入阁的夏言。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71/130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