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小学生第63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32/1309


只要奏章公示出来,霍韬今天必输无疑!所以霍韬还不如很光棍的主动退出,能稍微存点体面。
但就这点事,他这个一号一样可以代理,为什么要让三号大出风头?
难道自己最近和夏言走得太近,还帮夏言推举严嵩,让秦德威感到自己不可靠了?
而三号此时既享受着万众瞩目的荣光,又承受着来自霍韬的巨大威胁,可谓痛着并快乐着。
身为御史,竟然勒逼都察院老大左都御史,虽然以下克上真爽,但也是豁出去玩命,以后弄不好就回家养老了。
听说源丰号在南京挺火的,回扬州老家后要不要弄个分号?
先不想那么多了,今日任务还没完呢。
桑御史又对廷推主持人周侍郎说:“若是如此,推举许大人进位吏部尚书,但户部尚书也该一并拟定候补了。”
情况就是这个情况,也在周侍郎的预料之中。
无论霍韬和许赞谁被推举为天官,那他们都会留下一个位置,仍然需要廷推候补。
如果许赞去当吏部尚书,那户部尚书又让谁来候补?
周侍郎苦笑几声,“正该如此!我看够资格候补大司徒的,大都已经在这东朝房里了,索性今日一起推举了。”
又听桑御史说:“户部尚书掌管天下钱粮、田土、户籍、仓库、度支,非比寻常衙门,绝对不可用实务经验短少之人!”
这话确实没错,周侍郎便点头道:“此言在理!”
众人也说不出反对意见,让一个对实务不熟的人去当户部尚书,那真的可能是灾难。
桑御史又道:“我以为,原河漕总督王以旂为官二十五年,从州县到朝廷历练甚多,各方事务经验丰富!
又刚任了三年河漕总督,修河督粮,对钱粮事务极为精熟,乃是最适合担任大司徒的人选!
况且王以旂劳苦功高,从嘉靖八年就是三品,已经做满了两任,为酬功升为二品也不为过!”
众人:“......”
又有内味了,什么叫这山望着那山高?什么叫得陇望蜀?什么叫吃着碗里的惦记锅里的?什么叫人心不足蛇吞象?
今天全踏马的见识到了!开眼了!
原来开场的吏部左侍郎只是一个开胃菜,只是一个保底!
老规矩,大佬们先表态。
王·一号·廷相率先开口道:“我以为,若要选户部尚书,非王以旂莫属!”
然而三号没有看一号,只对着也许是未来吏部尚书的许赞,拿着那份奏章比划,似乎要撕掉。
许赞迅速脑补了一番,如果这位三号撕掉了奏疏,象征着什么?
也许表示,这份能狙击霍韬的奏疏不会再拿出来了?
那么此刻如果有一伙人高呼“霍大人你不能走”,霍韬会不会顺水推舟,又回来继续抢吏部尚书?
已经无限接近于吏部天官、已经将吏部天官视为囊中之物的许赞心脏抖了下,这个险不能冒!
所以许赞立刻跟在王廷相后面说:“本官思来想去,也觉得确实非王以旂莫属!”
其余的大佬,都察院霍总宪,兵部张尚书,工部林尚书,全都没不说话。
这三位没赞同,也不反对,就是弃权了。
但也够用了!王廷相不但是秦家班一号,背后还是夏大学士,而许赞极有可能是未来的吏部尚书。
有这样两个人说出“非王以旂莫属”这种口气,一般人就不敢出面争锋了,除非你有首辅级别人物的死命撑腰。
这个结果落定后,大多数官场中人感觉只有震撼!
从正三品总督河漕,直接被推举为正二品户部尚书,步入朝廷核心,堪称是蛇吞象!
只存在理论上的可能,竟然真的做成了!
那只看不见的手,又创造了奇迹!
===第五百一十三章
奏章里的玄机===
迎着众人震撼的目光,桑御史感到,现在就是自己人生的最高光时刻。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32/130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