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小学生第6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5/1309


怒的是一个十多岁小垃圾,只不过巴结上县丞,救胆敢如此羞辱自己这个老江湖!
怕的是对方不懂江湖规矩,不管不顾的、不留余地的真那么干事!
在南城街头地面上,他何巡捕也是有头有脸的人物,他不信对方真敢那样做,也许只是口头威胁和吓唬,但他不敢赌,万一出现万一了呢?
所以何巡捕暂时不好轻举妄动,只能先想办法把妻子捞回来,然后再去报复。作为兵马司巡捕,手底下直属有数十弓手,但是他撒出人手去打听消息,结果竟然一无所获。
董氏最大可能被扣押的地点,也就是江宁县县狱里竟然没有人,上元县狱、应天府府狱也没有。再继续打听,五城兵马司里也没有。
何巡捕这才有点慌了,不会被抓到卫所里了吧?想到那位徐老爷留守右卫的军籍身份,又赶紧托人去卫所镇抚司打听,结果也说没人。
于是何巡捕就抓狂了,无论是生见人死见尸,哪怕是知道头上有点绿了,那也算是有了个结果!
但这样凭空失踪算怎么回事?所有执法衙门都找遍了,连人都找不到,连人在哪里都不清楚,又谈何营救?
何巡捕就不信,对方也不是没头脸的人,真敢无缘无故的私设刑堂囚禁董氏!对方要是敢这样干,他就敢去北京城告御状!
寻思过后,何巡捕又准备了厚礼,去徐府求见徐指挥。毕竟目前唯一可以确定的是,是徐指挥家丁动的手,看看能否从徐指挥这里打探出线索。
但徐府传出话来,说老爷这几日在三山门当值,并不在家,礼物也不敢收。
何巡捕敢进徐府求见,但却不敢去三山门找徐指挥。看过水浒的都知道,林冲误闯白虎堂是什么遭遇。
徐指挥很可能与那个小垃圾是一伙的,而三山门又算是京城关防要地,自己去了三山门,万一被别有用心的引导到什么关防禁区,那岂不就有嘴说不清了?
所以徐指挥这边暂时又此路不通了,有点姿色的妻子还是生不见人死不见尸。
到这时何巡捕又发现,自己并不清楚对方想干什么。比如江湖人碰撞,必定要划下道来,彼此表明自己的意图,提出自己的条件,而现在什么都没有。
再次三思过后,何巡捕又想起一个人物来,那就是最近声名鹊起的名花榜美人王怜卿。据他所知,王怜卿与那个小垃圾应该关系很熟,也是目前唯一能想到的中间人了。
秦淮旧院片区位于城东南,也属于南城范围,与巡捕营相去不远,何巡捕当即就出了门去找王怜卿。
说起来大家可能不信,从太祖高皇帝建十二楼时起,大明娱乐业尤其是高档娱乐业,就有浓厚的官方色彩。
就好像府县、户部管民户,卫所、都督府管军户一样,乐户归教坊司、礼部管说起这礼部素来号称清水,为数不多的小金库收入里,很大一部分就来自于教坊司乐户。
在秦淮旧院、南市楼街这样的集中片区,甚至能看到南京礼部官员亲自轮班坐镇巡视,并收取保护费。当然,在北京那几个胡同也一样。
礼部实权即便再拉胯,那也是朝廷六部之一,一般人也是得罪不起的,所谓江湖人想染指官营高端娱乐业更是找死。
昔年还有坊间趣闻,京师有公卿之家大办宴席,请了一批乐户上门助兴,礼部大佬怕公卿恃强凌弱克扣报酬,便亲自带队上门服务并收钱。
所以两京地区高端娱乐业繁荣昌盛,很有礼部直接保驾护航的原因,可称之为具有封建特色的大明娱乐业。
说了这么多的意思就是,何巡捕去找王怜卿,也不可能直接闯进去抓着王美人出来问话,院子里豢养的那些同属乐户的打手、忘八也不是吃素的。
对,乐户里不止有名花榜美人或者上不了榜的普通货色,还有很多靠着美人们讨生活的汉子,自成一套运转体系。
秦淮旧院与南市楼街的风貌真是不同,没什么高楼,往往是一个大院子里又细细密密套着很多各种景致的小院子,不熟悉的人猛然进来了宛如迷宫。
何巡捕与王怜卿所属的老鸨子还算交好,毕竟也是南城地面上的地头蛇人物,要不然当初王怜卿也不会转托何巡捕找董捕头讨人情。
找到地方,何巡捕进了院子就熟门熟路的来到前院正厅,喊出陈姓老鸨子,开门见山的直接说:“王怜卿在家不在?我要找她谈谈。”
陈老鸨亲自倒了茶水,笑道:“最近找王怜卿谈话的人可有点多。”
何巡捕能混成黑恶势力首领,自然也是有精明处的,当即就反应过来了:“听你这意思,只找她说说话,也要收钱了?”
陈老鸨点了点头:“是的,不收茶水钱不行了,不然闻名而来,又白坐的太多了。”
何巡捕惊讶的说:“我听说这是四大名姬才有的架子,你家王怜卿也能到此地步了?”
陈老鸨很有自知之明的谦逊几句:“老身心里估摸着,可能只是一阵风,过了这阵子就不好说了。这运道到底能不能持续,全看老天爷赏不赏脸。
不像那四大名姬,已经是我们行院人家标识人物了,比如外地人观光,就想看看四大名姬是什么样。所以她们一直能稳稳的收着茶水钱,陪着说说话就行,赚钱当真轻轻松松。”
何巡捕不是缺钱的人,在礼部笼罩的地盘上也耍不了横,只能掏出碎银子拍在桌上。
“烦请安排,我要和王怜卿说几句话。若有可能,还要拜托她帮个忙,再另行答谢!”
大明小学生
===第八十八章
发帖和回帖===
见到王怜卿,何巡捕就仔细询问关于秦德威的情况。说实话,到目前为止,都开始打对台了,何巡捕还不知道秦德威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
王怜卿内心寻思着,那秦小哥儿也没来特意嘱咐自己,到底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
想来想去,她只能挑挑拣拣的与何巡捕说了些。大体上以都市传说为主,着重强调了某小哥儿的文学天赋,并暗暗点明,某小哥儿是个极度恃才傲物的人。
这个人设让何巡捕深信不疑,不是这种脾气才子,怎么会那么不懂规矩还沉不住气。
然后何巡捕又提出,请王怜卿替自己向传话秦德威传话,放回自家妻子董氏,条件由着开。
王怜卿答应下来,只是传个话而已,应该没有什么问题。
那这场谈话就结束了,何巡捕回到巡捕营,正考虑如何继续撒人手打听消息时,兵马司老爷却又传了命令,叫他速速去兵马司进见。
原来今天南城兵马司收到一封从江宁县衙送来的公文帖子,说是有兵马司属员巡捕何某,指使其妻董氏,为徇私枉法事,意欲拦截绑架理刑县丞私人幕僚,请兵马司查问明白通报,亦或请巡捕何某赴江宁县衙说明情况。
正六品文官(划重点)、兵马指挥江大人看完帖子,很容易就提炼出了中心思想——
我江宁县衙审自己的案子,你南城兵马司的人管闲事捞过界,还用了不地道手段,你们兵马司必须给一个说法!
说严重也不算严重,但自己这边看起来不占理,所以正六品文官江指挥立刻就传当事人何巡捕过来,先问清楚事情再定。
面对江指挥的盘问,何巡捕倒是没什么怕的,毕竟江指挥每月都拿着自己的进贡,早不是一般关系了。
若非有这样的关系在,何巡捕又如何能在南城地面上如此吃得开?
“江老爷明察!那董捕头乃是妻兄,小的妻子处于亲人之义才去过问了一下,实属情有可原!况且小的妻子现在已被他们捉走,下落不明生死不知,他们反来倒打一耙找我们要说法!”
江指挥摆了摆手:“你家里那些破事先不用提了,总有法子解决。现在就是该怎么回复江宁县?”
何巡捕立刻叫道:“绝不能让小的去江宁县,不然人为刀俎我为鱼肉!”
何巡捕不敢去江宁县县衙,道理和不敢去三山门,以及林冲白虎堂故事一样。
“你不愿意去江宁县,那只能本官给江宁县回文说明了。”江指挥斟酌着说,其实他也不想让何巡捕去县衙那边接受质询,显得兵马司低了一头似的。
其实置之不理也是一种办法,但本方人马到目前并不占理,江宁县又不是下级,万一撕破体面往上级那边闹起来,兵马司这边也不好看。
正六品文官江指挥也是两榜进士出身,当即洋洋洒洒给江宁县县衙写了一篇回帖,声称已经狠狠惩处过何巡捕,勒令何巡捕安排机会向秦姓幕僚当面致歉,并今后约束家人。
同在南京城,更具体的说同在南城,只要官老爷们没有拖延心思,发帖和回帖的速度都会很快。
一刻钟后,兵马司回帖就送到了江宁县县丞厅,落在了县丞私人幕僚秦小哥儿手上。
本来县丞厅里有两张桌子,一张就是正中公案,冯老爷坐堂理事使用的。另一张小桌子位于侧面,是给值堂书办使用的,做一些记录审案口供之类的文书工作。
但现在小桌子被小秦幕僚霸占了,值堂书办敢怒不敢言,只能委屈的和皂役站在一起。
看完兵马司回帖,小秦幕僚微微一笑,将回帖放进一个文书匣子仔细收好。然后重新提起笔来,刷刷刷地又写了一封帖子,是给南城兵马司的直属上级南城御史的。
轻轻吹干墨迹,小秦幕僚拿着新鲜出笼的帖子,施施然走到正中间的公案侧面,又将帖子摆在冯县丞面前,点了点帖子末尾说:“这里,签个字。”
同样作为两榜进士,冯县丞也是很有提炼总结能力的。
这篇新帖子比较刚才那贴,除了重复一遍董娘子之事,加了两句指责兵马司态度,其余通篇可以总结为一句话——你赵御史怎么管教的下属?你踏马的到底行不行啊?
本来开嘲讽也没什么,但这是写给一位监察御史的啊!从来都是监察御史对其他官员开嘲讽,有几个人听说过其他官员对监察御史开嘲讽?
见冯县丞还在这犹豫,秦德威便收回帖子,准备递给值堂书办:“你拿去签押房,盖大印!然后送南城察院!”
不签就不签吧,反正盖个大印也是公文了,没有签字算不算有效无所谓了,反正又不是务实公文,只是纯嘴炮而已。
“我签!”冯县丞咬牙道。
前文说过,同在南城的衙门,发帖速度就很快。正好今日南城巡城御史赵大人发了懒,没有出去巡街,正坐在南城察院喝茶。
然后就收到了这么一篇堪为笑料得帖子,一个县丞居然为了一点什么捕头巡捕之类的鸡毛蒜皮破事,直接发帖质疑自己工作能力?
如果说兵马司看待县衙,还是同等级平视看待,那么南城御史看待县衙,就绝对是俯视了。
别看南城御史品级最低只有七品,而兵马司和京县县衙都是六品单位,但性质不一样啊。
他赵某人可是都察院的御史,朝廷的耳目,以钦差体制镇守京师地面!手里大印不叫官印叫关防,负责职事不叫职务而叫差遣,驻地不叫衙门叫察院!
只要在南城地面上,可以不论大小监察所有文武官吏,连你江宁县县衙都在监察范围内!
要不是这帖子盖了县衙大印,是当公文送来的,赵御史早扯碎扔了。
然后赵御史又暗暗想道,早听说那个县丞冯某人是新来的菜鸡,只不过朝中有靠山而已,看来真是不懂规矩,回头要找机会教教他做事。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5/130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