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小学生第65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52/1309


又怕王大司徒不明白,秦德威举了个例子说:“就比如匠户,当年从太宗营造京师开始时,定下的制度就是各地匠户轮班到京师服役。
但因为道路遥远,后来有的匠户在京师服役完后,不愿意再折腾回原籍,有的匠户在原籍不愿意去京师。
情况逐渐演化后,留在京师的匠户承应所有朝廷差役,靠着朝廷养着,但却失去了自由身。
而那些原籍匠户也不用千里迢迢去京师服役了,只需要每年缴纳代役银钱即可,但却获得了自由身。
所以如今情况,京师匠户和江南的匠户虽然同为匠户,但却已经成了两种人。
在江南,钱庄可以把钱借给匠户,帮助他们开店铺工场,但在京师就行不通。
这就是两地差异了,所以想在京师开钱庄,根本不能照搬金陵那边的模式。”
一边是教科书上的资本主义萌芽发源地,一边是封建势力大本营,这样的道理讲了也没用,就不对王师叔说了。
王以旂大致理解了意思,又道:“其实京师这里也有些钱庄,但营业都很简单,连金陵源丰号那样的都没有。
合作也不是不能试试看,但若你在户部这边开了一个口子,别人肯定会效仿跟风,到那时你还是很难办。”
王大司徒有个潜台词没明说,你秦德威在金陵可以横行霸道,先用物理扫除竞争对手,再用新模式树立起极高的行业壁垒,但在京师绝对行不通。
秦德威完全不在意的说:“我所想的,当然是独家生意,别人想学都学不了!
比如户部在江南的税关、抽分局、宣课司收上来的银子,直接送到南京源丰号钱庄即可。
然后户部就能在北京钱庄这边如数取出,不用再千里迢迢的押送银两入京,能省去多少人力物力?”
在嘉靖十五年,这样的异地汇兑真是闻所未闻,王以旂忍不住质疑道:“这能做到?”
秦德威斩钉截铁的说:“肯定能做到!但一开始数目不用太大,先慢慢来。”
二百年后山西票号能做到的事情,没道理他这个穿越者做不到,而且参考了很多近代银行元素设计的钱庄。
王以旂又问道:“户部度支你也知道,都是在江南收银,在京师支出。
你要想做这样生意,在南京那边就只进不出,京师这样只出不进,又如何平衡?”
秦德威嘿嘿嘿的笑道:“江南出身的官员多啊,做官赚了钱,不都得往老家送吗?
这样又是京师收银,江南支出了,不就与户部平衡了吗?京师的生意,说白了就是官府和官员。”
王以旂:“......”
难怪秦德威说,在京师开钱庄,完全不能参照金陵的模式。此子的心思,实在是让常人难以揣度。
===第五百二十三章
一万亩很多吗===
<s></s>
飞速中文.
中文域名一键直达
锦衣卫衙署北镇抚司,已经晋升为指挥佥事的陆炳坐在前堂明间,目光在进进出出的官校身上逡巡。
很多人活得像条咸鱼,是因为没有目标,或者知道自己不可能达到目标,就懒得费劲了。
但陆指挥不是这样的人,对他而言,几乎不存在遥不可及的目标。
他知道,自己与别人最大的不同之处就是,只要自己肯努力,就一定有回报。
只要他的能力足够,就一定会获得相匹配的权力地位。
虽然未来是属于陆炳的,但作为一个才进来几年的新人,陆炳并没有太被锦衣卫老人们放在眼里。
主要也是大家不清楚陆炳的具体来历,不知道这是皇帝奶妈的儿子。
厂卫里知道陆炳真实背景的,只有掌卫指挥使和东厂厂公。
在大部分厂卫老人眼里,陆炳只是一个出身于潜邸的、好运的小子。
而且陆炳的父辈也不是老人圈子里的,没有那种老锦衣卫官几辈凝聚的交情。
所以陆炳始终融不入老人圈子,他很不服气,决定开始培养自己的根基。
这也是对自己能力的一种锻炼,只有能力持续获得进步,将来才能承担更重要的工作,成为掌卫事指挥使王佐的接班人。
陆炳计划要先拉拢一批人,都是像他一样的年轻官校,最好是没多大背景的那种,然后逐渐形成属于自己的少壮派势力。
这时候,一个目标人物出现在陆炳的视野里。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52/130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