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小学生第70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07/1309


然后内批下部议,王司徒这才作为户部尚书,复奏表示支持恢复开中法。
本来是个闲得蛋疼的普通建议奏疏,
但户部表态支持后,这事就大了。
盐法确实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政务制度,
不可能轻易的就做出变革决策,
就连嘉靖皇帝也要谨慎的研究。
所以嘉靖皇帝又下诏求进言,
盐政到底应该继续维持折色法,还是恢复开中法?
于是朝廷上上下下方方面面,
各说各理的互相争论。
嘉靖十六年的朝堂实在没别的大事了,改革盐法的议论热度,一样把征安南议论压了下去。
某秦姓侍读学士没有发声,
大部分朝臣也没联想到秦学士身上去。
主要是这波议论比较稳健,
不像是秦学士酷爱赤膊上阵的激烈作风。
时间一晃到了五月初,
这天又是经筵日,
酷暑将至,经筵又快停了。
秦学士走到长安右门外时,
遇到了老师张学士,便一起进宫。
张学士若有所指的说:“听说今日经筵,要讨论实务,
特别是盐法。”
“唔。”秦学士惜字如金的应了一声。
张学士又道:“恢复开中法的议论,是你暗中操纵的吧?”
秦德威不禁睁大了眼:“老师你怎可凭空污人清白?”
知徒莫过师,
虽然张学士没有证据,但他觉得并不需要证据。
他还记得,
两年前秦德威鼓捣《五年定辽疏》时,就表现出了对开中法极大的推崇。
如今户部尚书又被秦德威换成了他师叔,
还需要什么证据?
“莫须有”就行了!
二人走到端门时,又碰见了吏部右侍郎兼翰林学士温仁和。
温学士瞧了瞧秦德威,开口道:“恢复开中法与维持折色法之争,是你挑起来的吧?”
秦德威否认道:“温前辈不要胡乱猜测。”
温学士笑道:“盐法之争算是近日朝廷最热的话题了,向来喜欢凑热闹的你居然不出声,明显是做贼心虚。”
文华殿上,皇帝升座后便下旨,
今天不讲课了,只叫众人各抒己见,讲论盐法事务。
这就是翰苑词臣与外朝大臣在朝堂上的区别所在了,可以在皇帝面前备顾问。
其实大部分词臣对盐法这事不是特别想表现,
因为这事看不出明显对错,也非常难出彩,讲不出花来。
开中法有优点,让盐商在边镇屯田输粮,能充实边塞;
折色法也有便利,让盐商直接往运库交银子,能充实太仓银库。
对这些朝堂上几乎人人都知道,皇帝肯定也明白。
如果只能在皇帝面前泛泛而谈,说不出点深度,又有多大意义?
最终还是侍讲学士蔡昂出列,奏道:“折色法已经施行四十年,如今成熟稳定,还未见坏事之处。
若要强行逆转现状,恢复旧开中法,且不说倒行逆施难度极大,也看不出有多大收效。
唯有心性不稳希图富贵者,才喜好折腾,以折腾为搏取功名之阶也!”
蔡学士说完这句,还暗搓搓的看了眼秦德威,“喜好折腾”影射的是谁,不言而喻。
秦德威还没说什么,有个编修王维桢突然站了出来,对蔡学士道:“蔡前辈此言差矣!
当初行折色法,举朝皆以为利,却致使游民日渐离散,边地日渐荒芜,生齿日渐凋落,边方日渐困敝!
边镇情势危急如此,只换得太仓几两银子,边镇之困又有何解?岂能因为畏难而无所作为?”
蔡昂又反驳道:“边镇储粮从何而来?一为卫所军屯,二为各省民运。
当年盐商屯田产粮,所占只是些许小数!作用何须夸大其词?不如折色发省事!”
王维桢也反唇相讥说:“蔡前辈当真不通事务!卫所军屯,大都自用!各省民运,损耗极高!
当年盐商边屯虽然总数占比不多,但却极为关键,正好灵活弥补各处不足,还能起到灵活投放,平抑边镇粮价的作用!”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07/130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