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小学生第7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4/1309


跟这个小学生说话,怎么就如此容易生气?王逢元无名之火怒道:“你到底是做什么的?”
秦德威还是很诚实的回答说:“开局是一个状师,后来为大户子弟做伴读谋生,最近一份工作是刑名师爷。”
不管是状师、伴读还是师爷,岂不是说诗词文学只是你的业余爱好?于是王逢元更生气了。
难道在前两次,自己这样一个才子准名士秀文学专业时,被小学生用业余爱好击败了?
只有这几步路,说几句话的工夫就到了。王逢元将秦德威领到顾老先生面前,向老师介绍道:“此乃小学生也!”
顾璘点点头,和蔼可亲的主动自我介绍说:“初次相见,老夫顾东桥也,想必小朋友也是有所耳闻的。”
另两个老友相视一笑,便停住了与顾璘的交谈,隐身于一旁看戏了。其它人不明所以,不知顾老先生对这个布衣小少年为何如此折节。
秦德威自己也十分诧异,这是什么开场白,不是预想中的打了小的惹出老的吗?
也只能先见礼说:“见过东桥公!”
这年头都是用号、地名、官职等等来称呼人,最多再冠个姓,名字反而很少直接用,估计起源于文人想要区别于非文人的装逼心理。
就仿佛西番的纹章学,又好似绿林好汉黑话切口,如果不是圈里人,连说的是谁都听不懂。
顾璘受了秦德威一礼,然后又道:“说起来,老夫与小朋友也算早有神交,先前还要多谢赠诗!”
秦德威:“???”
赠诗是什么鬼?自己确实有过一些作品,但绝对没有赠送给顾老先生的,或者说,到目前为止既没资格也没机会给南京文坛盟主赠诗啊。
顾璘抚须慨然道:“上次东园雅集,小朋友走的时候,不是留了一首小诗,让那王怜卿送到老夫面前吗?”
说到这里,顾老先生又吟了一遍:“大梦金陵几度春,青溪桃叶渡江人。公卿司马何须问,凤凰台上悟兰因。”
秦德威:“???”
这首诗明明是他自己故意留下,装逼自述的,怎么就成了赠送给您老人家的?脸呢?难道当文坛盟主,都是靠不要脸吗?
而且自述这种诗意,都是很个人的东西,每句都是有针对性的,难道你还能对号入座,把每一句都强行解释到你自己身上?
说起这四句,当时秦德威是写在了纸条上,几个人传阅而已,流传不广。
“不错,不错。大梦金陵几度春,青溪桃叶渡江人,正是东桥你宦海浮沉几十年,如今又回归故里的写照啊。”旁边另两个老者之一突然开口,笑着解读说。
秦德威愤愤不平,这两句的意思,明明是原作者将自己比喻为六朝风流人物转世重生,或者精神意象投射六朝,正所谓庄周晓梦迷蝴蝶也!
总而言之,是原作者自己在装逼,怎么就成了顾老头子几十年生涯写照?
所以这个出来强行解读的糟老头子,一看就不懂诗!秦德威不满的看向此人,质问道:“阁下何人也?”
老者很平易谦虚的笑呵呵答道:“老朽姑苏文衡山也,小朋友有何指教?”
秦德威:“”
影视里那个江南四大才子之一,文征明,号衡山。没想到猝不及防的就在这里撞见了老年版的,秦德威一点心理准备也没有。
从五百年后的名气指数来说,此人应当是秦德威目前遇到的历史人物中,最有名的一个了。
又掂量了一下才华指数,可能还是顾璘好对付点,秦德威迅速又看向顾老先生,“公卿司马何须问,又如何说的老先生了?”
顾璘皱眉说:“近些年政局动荡,国家栋梁多有流失,朝廷一直有召请老夫复起之意。上次东园雅集时,王大司马也代表朝廷,当面询问过老夫意思。所以是,公卿司马何须问啊。”
秦德威无语,他在顾东桥的脸上看来看去,也只看到了三个字——凡尔赛。
你老人家之前就是二品,起复后还想干什么?高配了就是尚书或者低配了就是巡抚?听你老人家这意思,还不太乐意?
被凡尔赛一脸的秦德威咬牙道:“凤凰台上悟兰因,又作何解?”
另一个老头开口解读道:“东桥公与我一样,现在也是住在凤凰台那边,岂不正应了此句。”
但秦德威不想理他,也不想问他是谁了。
前二品高官、东桥先生、南京文坛盟主顾璘轻轻叹了口气说:“所以当时王大司马当面问我志向时,我不知如何作答。正好此诗送到手里,便算是给王大司马一个回复了。”
他又随意对秦德威拱了拱手:“多谢小朋友赠诗,不想今日才得见真人。
说起来,既然有了你赠的青溪桃叶渡江人这句,所以老夫就想着,干脆不如应景,选了这青溪边上、古桃叶渡附近修园子。”
说完三个老者一起别有用心的笑了起来,开心的看着诗词的原作者。
秦德威整个人都是懵的,你们这些糟老头子,坏得很
尤其你顾盟主,当真不要面皮,不讲武德,不但不让小朋友蹭你装逼,竟然还反过来蹭小朋友装逼!
===第一百章
年轻人和老师傅===
秦德威突然有点羡慕战神县丞的体格了,有那样的身板,再手持水火棍,何惧这三老头!
前几十年是苏州府化大爆发时代,征明在苏州不知见过多少号称天才人物。但在十二岁时能写出芳树这样炫技作品的神童人物,还真没见过。
他忍不住对顾璘问道:“此人真的是神童?”
顾璘笑了笑,高声对秦德威道:“衡山先生想知道你深浅,我有一上联考校你,你可敢对之?”
一言不合就对联?此时秦德威的感觉很怪异,像是在正在拍电视剧,剧情特别刻意。
然后又听顾璘念出了上联:“雏鹤学飞,万里风云从此始。”
旁边人一起喝彩道:“东桥先生这个上联好!应景!”就面前少年这十二岁的年纪,可不就是雏鹤学飞么?
但是对秦德威本人而言,这个上联是极其耳熟的,对明代野史有所了解的人都听过。
所以他下意识的就对出了下联:“潜龙奋起,九天雷雨及时来!”
一干人等,连带顾璘本人都愣了愣,不曾想到这小学生才思竟然如斯敏捷!而且对的十分工整,字气势极其宏大,很有精神!
短时间内,能对出这样下联,非神童不可也!
顾璘回过神来,连连感慨出声:“潜龙奋起,潜龙奋起,志向高远啊。”
说着说着,只见顾盟主突然伸出手,就去解下束在自己腰间的豪华贵重的金腰带。
这又让秦德威一脸懵逼,一言不合出对联也就算了,一言不合就解腰带又是什么鬼?
还有,为什么这一幕让他非常极其特别的眼熟,很有似曾相识的感觉?仿佛是一个经典场景复刻。
没道理啊,作为一个穿越者,有时为了装逼,会有意识地模仿“古人”典故事例,重现一些还没发生过的经典场景。
这和抄袭一些在本时空还没有出现过的经典诗词,是同样的道理。
但顾盟主这样一个“古人”,他哪可能会有这种抄袭“经典”的意识?难不成顾老先生也是穿越者?
正在秦德威不得其解的懵逼时,顾璘老先生已经将腰间金带解下,并亲手送到秦德威面前。
这是一条有品级的金腰带,曾经二品大员地位的象征。
长者有赐,秦德威在懵逼中下意识将金带接了下来,这是礼貌。
然后便见东桥老先生顾左右叹道:“此子他日贵过我也!”
这句话宛如一道闪电,划亮了秦德威脑中的天空,终于明白为什么这一幕十分有熟悉感了!
这不就是张居正十二岁时的遭遇吗!原本历史时空中,这个场景应该发生在七年后!
当时起复为湖广巡抚的顾璘,在江陵遇到神童张居正时,一言不合出对联,一言不合解腰带
所以作为奸臣严嵩好友,顾璘死后屁事没有,没有被朝廷非议追夺,都是张居正保的
又所以顾老先生真不是穿越者,他只是提前七年拿出了自己的经典。
顾璘当然不知道秦德威为何懵逼,只当是少年被自己的装逼段位碾压了,敦敦勉励道:“异日尔但系此带时,聊以见证予之期许!”
秦德威无语,等到有资格系这条金带时,那要过多少年啊,顾老头你还能睁着眼看到吗?
而且他也不知道,当时张居正到底是怎么回应的?在线等,挺急的。
名叫许隆的不知名顾盟主老友对王逢元窃窃私语:“汝可看得,汝师东桥先生何以为盟主?”
王逢元还在目瞪口呆中,小学生的厉害他是见识过的,但自己老师仿佛更加深不可测。
金陵著名隐士许隆叹口气,王逢元肯定不知道,年轻时的顾璘也是一代逼王,单论装逼长江上下无敌手,往南到了苏州才堪堪有对手。
他们这代金陵才子从四十年前开始,装逼就装不过顾璘,不然为什么金陵盟主是顾璘,不仅仅是官场混得好、还活得久的原因。
要不是顾盟主拼才华真的拼不过苏州那几个,何至于苏州四才子就敢称江南四大才子,南京就不是江南吗?
同代人眼中的顾老逼王,目视千年青溪之水,淡淡的对秦德威说:“脉衣钵传承,亘古不绝,老夫见金陵本土美材而心喜,你可愿随我学习?”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4/130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