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小学生第80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03/1309


嘉靖皇帝十分诧异,他还以为秦德威会直接推荐人选,求自己乾纲独断呢!结果就这么贴心的提出了一个更稳妥的方案?
前面一段都是废话,而后面那段才是关键。
嘉靖皇帝从即位开始就热衷于礼制事务,
从天地到爹妈,
各种礼制改来改去。
所以秦德威的暗示就是,皇帝您这么爱好修订礼制,尤其是您最近整出了那么大动作,你不找个熟悉可信的人配合你玩,您能放心吗?
而嘉靖皇帝熟悉的人都是谁?当然是三天两头见面的一帮翰苑文学侍从了,这就是词臣最大的优势所在。
感觉秦德威说的很有道理,嘉靖皇帝就下旨说:“本次许翰苑坊局词林官员,推举礼部尚书人选。”
让外朝官员瞎几把推举,没准会推举出一个唱反调的礼部尚书,那还不如从亲近词臣里选一个!
于是众人还在琢磨霍韬提出的廷推方案,冷不丁的却就听到了新方案。
他们只能在心里感慨,这秦德威反应真踏马的快,如此短时间内就想出了怎么忽悠皇帝的话术!
不过也不对,这不仅仅是反应快,而是早有预谋!也就是说,秦德威早就预见到今天会有这种情况!
或者说,秦德威早就预见到了严嵩发神经,然后秦失其鹿的局面!
然后那种挥之不去的诡异感觉,又又又一次涌上众人心头,他们完全看不懂秦德威到底都做了些什么!
同时也看不懂,秦德威提出这样方案,又是个什么意图!
你秦德威就算想推张老师上位,但那一大群翰林词臣就能听你的?
翰林词臣相对于外朝官员来说,不但性情更为清高,而且各自为政山头混乱。
人人都以“储相”自居,谁都不服谁,
没那么容易被你秦德威全部摆平,又凭什么集体支持张潮上位?
推举人选这种事,是大臣们自己的事情,皇帝按规矩一般不会在现场。
所以嘉靖皇帝指定了方案后,就走人了,
随便狗咬狗去吧!反正到最后,还是要让他这个皇帝满意了才能批准。
等众人送走了嘉靖皇帝,立刻就进入了临战状态。
其实依照秦德威提出的新方案,那就是词臣内(选)战(举)了,大部分朝臣只能冷眼旁观,或者通过眼神等方式施加压力。
但谁又没有一颗“捡漏”的心?万一出现几败俱伤情况后,或许还有新机会?
一开始这个机会是夏言的,而后来这个机会落到了严嵩手里,可严嵩又莫名其妙的把机会放弃了。
然后秦德威又把机会抢回了翰苑,那谁又敢说,下一个得到机会的不是自己?
===第六百零三章
秦失其鹿(下)===
外朝廷推经常搞,早有一套固定章程了,但词臣自行推举礼部尚书旳情况很少,没有效法的先例。
所以应该怎么开始?众人不知不觉又看向秦德威,毕竟这事是他向皇帝提议的。
而秦德威则走到吏部尚书许瓒面前,行个礼道:“烦请冢宰出面来主持推选。”
官场上做事,皆要有能拿上台面的由头。
外朝廷推都是由吏部尚书来主持的,而这次秦德威也请许尚书出面主持,相当于请专业人士当外援。
但许瓒摆了摆手拒绝说:“这是你们词臣的事情,本官参与其中不伦不类。”
众所周知,外朝的部、院、寺、监这些政务衙门,与翰林坊局这些内廷臣僚是两套不同体系,就是《出师表》里写的“宫中府中”的区别。
所以许天官要表现出避嫌的态度,当然如果真能参与礼部尚书的推举,许天官还是乐意至极的,毕竟这能够扩大他的影响力。
但是大明官场很多时候要讲究个“三辞三让”的规矩,不能公然表现的出迫不及待,那样会坏口碑。
所以要等秦德威再三邀请过后,许天官才可以“无可奈何”的答应。
然后就在许天官期待的目光里,秦德威转过身,又回到词臣这边,当仁不让的对着众人道:
“但凡推举人选,必定要先有个主持,既然冢宰不肯,那就由我来主持吧!”
许天官:“......”
词林官们也有点无语,但大部分人又想了想,秦德威也确实有资格主持。
毕竟秦德威是正五品,在词臣体系里绝对算得上中高级人物了。
大部分词臣都是编修、修撰、侍读、侍讲这个层次的,哪有资格与秦德威竞争。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03/130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