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小学生第8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4/1309


但是不留下小学生,似乎也不对,这岂不是说明自己认为顾老先生的诗词不值钱吗?
所以徐天赐把皮球踢给了顾老先生,让老盟主自己说话。这也是个台阶,因为在这种局面下,别人都不合适开口,只有顾璘自己才最合适。
读书人斗嘴的事多了,总是有输有赢的,这种事情都有既定套路结束。
只要顾老先生“哈哈”一笑,自嘲几句,说些“鄙人戏作不堪一提”之类的话,这事也就揭过去了。别人打圆场之前等的,就是这几句话。
然而,顾璘却绷着脸说:“老夫看这水榭中,已经人满为患了。不妨另设一处,容纳贤才。”
瞬间冷场,众人暗暗吃了一惊,这老盟主看来真生气了,竟然完全不走套路。
这是公然借着盟主身份,不讲策略,不顾体面的强压新人。如果强者都不讲规矩,那弱者一般就无计可施了。
不过众人也没人帮着秦德威说话,既没交情,也没利益相关,无缘无故。
而顾老先生的这个表态,同样也出乎秦德威的意料,皱眉思考起来,
对于顾璘这个历史人物,说实话秦德威没多少了解,只知道此人是严嵩好友,并主持南京文坛数十年,还抬举过十二岁的张居正。
说起严嵩,之所以被视为大明排名前列的奸臣,并不是因为他结党营私、排除异己、打压政敌,这事儿谁没干过?
主要是因为严嵩有一个很恶劣的品质,他对待政敌态度就是往死里弄。别人搞政治斗争,输了一般就是回家养老,或者流放养老,但严嵩却会想办法搞肉体消灭。
所以秦德威产生了一个猜测,顾璘能成为严嵩的好友,莫非二者之间有共同之处?比如眼下这种翻脸不讲规矩,赶尽杀绝的作风?
他虽然很讨厌拉帮结派垄断资源的作风,一直在戏弄顾璘和围绕在他身边的徒子徒孙,但根本上并没有超出文人斗法游戏的范畴。
却没想到,老先生居然如此玩不起,直接掀桌子赶人。
在众人的视线中,秦德威深深吸了一口气,大家都很好奇,这个小学生会如何应对。他只有一次机会,几句话说不好,就要被主人家清楚去了。
只见秦德威对着顾璘拱了拱手,沉声问道:“在下只问一次,同为金陵一脉,老先生定要如此对待在下?”
众人无语,小学生这话问得毫无情商,跟最后通牒似的。
要是这小学生当场跪下痛哭流涕叫爷爷,没准顾老先生会表现下大度原谅他——这也是一种套路。
结果这小学生也不按照套路来,直接搞个最后通牒似的质问,那顾老先生更不可能服软了。
人家顾老盟主不按套路来,自然有不用套路的硬实力,可你小学生有什么实力不按套路?鸡蛋和石头硬碰硬,怎么可能碰的过?
顾老盟主眼皮子也不抬的说:“老夫行事,自有规矩章法,不会为你更改。”
最后的缓和余地也没了!
秦德威抬头扫视了一圈,仿佛在寻找援手,但依然是没有。
外来的大佬,看到南京本土老盟主和天才小学生起了内讧,事不关己,感觉挺热闹的,只想多看会儿。
至于南京本土人物,谁吃饱撑着去触怒已经到了临界点的顾老盟主?
秦德威迅速转身,大跨步走到水榭另一边,面对复古七才子之一、南京兵部尚书、参赞机务王廷相,抬手作揖同时深躬:“江宁县左堂南江公今日不便前来,托小子问候大司马!”
正在看热闹的王廷相:“”
秦德威啪得掏出请帖:“南江公与在下有半师之谊,此乃南江公之名帖,在下今日到此,其实是替南江公来的!”
左堂,二把手县丞,南江,冯恩的号。至于半师之谊,也没毛病!冯老爷说过,要指点小学生文章。
夏言与王廷相走得很近,而冯老爷是夏言的大债主!文人攀关系就是这么简单直接,隔着俩个人小学生就能和大司马扯上关系了。
为啥秦德威宁可被赶出徐家,也要死贴冯县丞,作用就在这里了。
这个转折实在有点猝不及防,水榭内众人一样愕然,今天全都不按套路来了!
只被南京本土文坛盟主封杀了一秒钟,便立刻转身就去抱外地实权派的大腿,这干脆果断的要说踏马的不是早有预谋,鬼都不信!
还有很多人震惊,那个传闻最近打遍南城各衙门、即将要升官的冯恩居然能和王廷相搭上关系!
心思深沉之人已经开始想到,小学生这样做法,莫非是替冯恩威慑潜在竞争对手,公开秀肌肉?
看热闹把自己看成热闹的王廷相,在这一刻,想了想夏言,想了想冯恩,想了想顾璘,又看了看令人同情的、被赶到绝路的小少年。
既然勉强是自己这边的人马,那就拉一把吧,反正也不用付出什么,便点点头说:“正好本官有些县中事务要问询,你先留下。”
外来一把手级别大佬卖不卖本土正协主席的面子,主要还是看自己心情
秦德威彻底的松了口气,顺理成章的、麻利的站在了王廷相老大人的身后。
正好又与老盟主面对面了,不知为何,成功上岸的小学生有种想对着老盟主吹口哨的冲动。
知道历史趋势的穿越者脑子坑了,才想跟你们近亲繁殖的青溪社混啊,除非只想一辈子上限是秀才。
金粉花花世界,又是遍地世官可以继承,太消磨志气了。
这些年的南直隶乡试,经常前几十名里都找不到个应天府的人,出状元要等到万历末年,盟主还是严嵩的朋友
但凡横跨嘉靖、万历的青溪社要是有东林党、复社的一半牛叉,那秦德威也不会想着去抱外来大腿!
看看大明中期政坛上的苏州帮势力,再看看拉跨的南京帮就不要怪人家地域歧视了。
===第一百一十二章
尚未出道就夭折的组合===
徐氏东园嘉靖九年春季大雅集进行中
湖边水榭,南京坛盟主、前二品高官、东桥先生顾璘不紧不慢的做了一篇关于南京坛近年来发展情况的工作报告。
最后老先生感慨道:“近些年来,故友逐渐凋零,盟社惟余老夫及寥寥数友。所幸后辈英俊辈出,这几年逐渐成才,我心中甚慰!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在这万物焕发生机之际,又到了推陈出新之时!老夫忝为前辈,欲将后进贤才汇总拟号,以彰显南都教之盛!”
这是南京本地坛的事情,外地大佬们就不怎么插嘴了,只礼节性的冷眼旁观,任由顾老盟主在那边天花乱坠。
主人家徐天赐也是昏昏欲睡,没办法,他在化圈又没有足够号召力,每次操办雅集都不得不依赖于坛盟主老先生的帮忙。
老先生要啰嗦这些无趣的东西,他也只能暂时忍忍。开会总是枯燥无聊的,但忍过去就好了,上了楼船以后自然就有乐子。
当即就有其他本地名家询问道:“老先生有何计较?我等洗耳恭听。”
顾老盟主早有预案的说:“南京本为皇都,我欲借用穆天子之典故,拟出一个名号唤作南都八骏!”
“好!”“妙极!”“善哉!”“高见!”很应景的出现了不少叫好的声音。
在一片叫好声中,突然插进了一句很有道理但又很不对劲的话:“老先生身边无数年轻俊才,只一个南都八骏组合,不够用的吧!”
众人顺着声音看去,原来是躲在大司马背后的小学生说的,但大司马低头喝茶,什么也没说。
王廷相作为一个北方人,又是复古派七才子之一,之前也从来没有到过江南做官。
反正这次来了南京后,对坛各种风气很不喜欢,一是拉帮结伙风气,二是那种沉迷六朝的靡丽腐朽风。
盟主毕竟是盟主,自有一番气度,完全没有被捣乱的杂音所影响。要是听几句冷嘲热讽就受不了,还推什么组合出道啊!
只见顾老先生不慌不忙的说:“老夫这里有几个人选,如朱曰藩、许谷、谢少南、王逢元四人皆可入选。但还剩余四名,烦请诸君荐举,并不仅限于本土,寓居金陵者的贤才也可入列。”
这就等于是给外地大佬分润好处了,顾老先生只要不对上小学生,那还是很长袖善舞,面面周到的。
无论如何,金陵乃都会名城,又是大明的南京,想蹭冠名的人总会有的。
南京国子监祭酒、当世著名学问家湛若水提了一个人选,也是他教过的天才少年蔡汝楠,没有争议的进入了组合。
又有人提议,府尹公子江存义可以入选,顾老先生也帮着赞扬了几声,算是拉进了名单。
秦德威看看得意洋洋的江二爷,又看了看顾老先生,这不对劲,很不对劲。
难不成江二爷打砸自己宅子,就是为了向顾老先生递交投名状?他以后想长住南京,在南京圈子里混?
这时候又有捉狭的人叫道:“在下觉得,小学生也应当入选!”
这真是惟恐天下不乱!那小学生明显已经与顾老先生决裂,从金陵本土坛反出去了,还如此提议是何居心?不就是想看热闹吗?
顾老先生沉吟片刻,点头道:“可以!”
一语简直震惊四座,大部分人都不懂了,顾老先生你到底是个什么意思?
连秦德威本人都是懵逼的,这盟主老糊涂了?还是自己刚才打脸打的不够狠?
你搞个八骏圈地自萌,他秦德威除了讽刺几句都打算置身事外了,你还要来拉扯?
王逢元只感到老师真有点精分,一会儿对那毫不留情各种打压,一会儿有机会拉拢时又使劲拉拢,到底是个什么心思?实在诡秘难懂。
他刚想劝顾老师几句,却又感到有人轻轻拉住自己,转头看去,却是老师的老友许隆。
“不要去劝了,你劝不了的。”许隆对王逢元说。这又让王逢元隐隐约约感觉到,顾老师可能真有自己不了解的一面。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4/130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