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小学生第87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78/1309


随着秦德威权位渐长,已经很久没有人在秦德威面前提起过这个人了。谷撘
这就是身居高位之人的悲哀,很多所谓的“负面信息”就自动被别人过滤掉了。
虽然顾璘根本影响不了秦德威心情,一直以来占上风的是秦德威,但别人总会以为,提起顾璘这个对头会让秦德威不爽。
嘉靖皇帝日理万机,哪里记得清那么多人,顾璘又不是杨慎这样的,严嵩就详细的说明了情况:
“顾璘籍贯南京,先前为湖广巡抚,去年年底已经卸任,恰逢圣躬准备南巡谒显陵。
于是顾璘就地改任右副都御史兼工部左侍郎、督理显陵事务,特别负责修缮扩建显陵,以迎候陛下谒陵。
此人学识出众,早年就以才名显扬,位列弘治十才子和金陵三俊之一。
中年以后又主盟东南文坛,天下皆以为德高望重也!臣举荐此人,可以辅东宫!”
秦德威:“.”
严嵩当年在南京养了几年望,期间与顾老头勾勾搭搭,这个秦德威早就知道,在原本历史上也是如此。
只不过顾老头已经毫无威胁,所以秦德威已经完全不在意了,但没想到严嵩如此能整活,这个时候把顾老头推了出来。
而其他人立刻明白其中意思了,在心里齐齐给严阁老点赞,亏得你能寻摸出这么个人来!
顾璘这个身份还真是有用,甭管他与秦德威实际关系如何,只要没有结下生死大仇,从科举伦理和官场规矩来说,顾璘确确实实就是秦德威的同乡老前辈。
在直面竞争的情况下,小后辈对老前辈相让,那是士林的基本礼节,明面上讲究一个谦逊,除非完全不在乎人品口碑了。
所以将顾璘搬出来,就相当于对秦德威进行了道德绑架。于是众人又齐齐注视秦学士,大家都很期待秦学士的反应。
秦德威若还要风度和形象,就不能在这里当众贬低顾璘,只能从技术上质疑说:
“太祖高皇帝祖训,东宫辅臣必须由廷臣兼任,顾老.前辈他连个词臣都不是,如何能为詹事府官员?”
严嵩早有准备,回应说:“以顾璘之资历和名望,可迁为礼部侍郎,再兼少詹事即可。”
秦德威真是被整了个措手不及,只能又捏着鼻子说:“顾璘卓尔不俗,风仪折人,陛下至湖广一见便知。”
明着是褒美,其实重点在最后一句,暗示皇帝你对顾璘也不熟悉,应该先看看人再定啊。
顾老头嘉靖朝初年大多数时候在南京“隐逸”,起复后主要又在湖广,嘉靖皇帝对他真不熟。
急切之中,秦德威也只能先用拖延之计了。
于是嘉靖皇帝暂时搁置了问题,此后继续南下,穿过了河南省就抵达了湖广省。
湖广巡抚、布政、按察等都在边界迎驾,又过了数日,于三月十二抵达了此次南巡的终点承天府。
行宫设在了丰乐驿,这里距离献皇帝显陵所在纯德山很近。
驻扎此地的右副都御史兼工部左侍郎、督理显陵事务顾璘在此迎驾觐见。
....
===第六百四十二章
嫉妒使人扭曲===
嘉靖皇帝在丰乐驿行宫安置下后,随驾大臣惯例都来行宫大门外等候朝见。
这就跟对父母的晨昏定省一个道理,如果皇帝不想见人,就会传旨出来让大臣们散了,但大臣站在外面等的态度必须有。
也来朝觐的顾璘同样站在大门外等,然后他就很惊奇的发现,自己仿佛成了“红人”,许多根本不熟的大臣居然主动来找自己攀谈。
这让顾璘很有点受宠若惊,久在地方的他都不知道自己影响力竟然如此之大。
顾东桥当年做过布政使,起复后当过湖广巡抚,称得上封疆大吏了,但没在朝廷里尤其是六部担任过要职。
如今他虽然挂了工部左侍郎虚衔,实际职责只是维护显陵而已,并不是正经的朝臣。
在大明官场的观念里,顾璘虽然资历老品级高,但仍然只能算二流大臣,别说与大学士和尚书比,就是比其它侍郎也是低一等的。
如果非要类比政治排名的话,大概和秦德威差不多
所以被一群朝臣主动过来攀谈,顾东桥怎能不受宠若惊?
当然作为才名远扬的交际达人,以及前南京文坛盟主,顾东桥场面上的接人待物能力是完全没有问题的。
他此时虽然内心惊奇,但仍能与其它大臣们有来有往的谈笑风生,既让别人如沐春风,也维持住了自己的逼格。
这就是老人家纵横士林四十多年的功力,像某些小年轻是绝对学不来的。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78/130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