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小学生第89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95/1309


户部尚书王以旂此时忽然补充:“去年通州太仓,漕粮只运到二百八十万石,比额定四百万足足少了约一百二十万。
如果不想连年亏空,今年必须要派有力大臣,坐镇江南督粮!”
于是秦德威再次推荐:“顾璘久在地方,政务娴熟,处事老练。而且又是东南人氏,极为熟悉江南民情,正适合迁为应天巡抚!”
还在谢罪的顾璘看了秦德威一眼,神情十分复杂。
他真没想到,向来穷追猛打的秦德威,居然在最后“仁义”了一把。
认识九年了,从没见过这样“妥协”的秦德威,可见秦德威为了这个少詹事,已经不惜任何代价了。
不过应天巡抚这个官职,对南京人来诱惑力不是一般的大,古人都过“富贵不还乡犹如衣锦夜行”。
所以顾璘顾东桥竟然觉得,被“贬”为应天巡抚,似乎可能也许比少詹事更香。
首辅夏言也奏道:“江南漕粮之事,万万不可轻忽,但江南地方民情复杂,牵连甚多。
所以应天巡抚这个官职,非老于政务的大臣不可,顾璘久任封疆,出任应天巡抚确实妥帖。”
漕粮就是大明朝廷的生命线,绝对不是闹着玩开玩笑的事情,嘉靖皇帝琢磨了一下,发现顾璘真算是一个合适人选。
随后又对严嵩问道:“你意下如何?”
严阁老心情有点苦涩,他已经回过味来了。
礼部尚书张潮、双士秦德威、首辅夏言、户部尚书王以旂,仿佛每个人都只做一件事,最后却拼成了一张大网。
在今天之前,顾璘算是自己的人,但如果去当了应天巡抚,那又算是谁的人?
严嵩知道,自己如果这时候还强推顾璘为少詹事,只会让嘉靖皇帝认为是胡搅蛮缠,从而感到厌烦。
只怕连顾璘自己都对秦德威开出的条件动心了,那严阁老还能怎么办?只能无奈随大流:“臣附议!”
如此顾璘的最终命运被决定,进入庙堂的节奏遭到打断了。
他只能继续去当巡抚,只不过这是一个很特别的、不会让他不满的巡抚。
这时又有王廷相出来:“当初顾璘被举荐为少詹事,但被暂时搁置。如今顾璘另有迁转,那少詹事又应当以何人补上?”
大臣们不由得看向秦德威,一个候选人顾璘退出了,那就只剩另一个候选人了。
现在大家都明白,这是秦德威势在必得的东西,神挡杀神、佛挡杀佛的那种。
秦德威今天绝对是秀肌肉并展示决心和实力的,想与秦德威争夺这个位置的,就要考虑有没有顾璘那么好“运气”了。
某种意义上,秦德威用霸道的方式,实现了众望所归。
嘉靖皇帝等会儿,见没别人再话,就叹口气下旨道:“秦德威有大功于社稷,加少詹事!”
事情发展到了这个地步,如果还要拖下去,那就真是当众刻意打击秦德威了,会传递出秦德威失宠的错误信号,嘉靖皇帝目前还没有这个打算。
负责起草圣旨的首辅夏言心情更复杂了,果然就像是昨晚王廷相所的,秦德威并不需要自己直接支持。
又好像从头到尾,也没谁直接发言支持秦德威,但秦德威就这么得偿所愿了,简直神奇。
二十一岁的正四品词臣,只差一步便具备出将入相资格,竟然出在我嘉靖朝!
7017k
===第六百五十章
请从世蕃始===
皇帝说的是“加少詹事”,而不是“改少詹事”,所以秦德威的原有官职都保留了下来。
主要好处是能多吃几份俸禄,体现嘉靖皇帝对功臣的特殊恩典。就好比那些大学士或者尚书,被加太子太保之类官衔一个道理。
所以现在秦学士官职的全称是詹事府少詹事、左春坊大学士兼翰林学士,提督四夷馆。
今日散朝后,没人去议论即将到来的祭祀大典,私下里都在说秦德威的事情。
满朝文武对此都有点心塞,没人愿意看到这种不属于自己的奇迹发生。
可是在没有一个人公开发言支持的局面下,居然还是让秦德威爬上去了。
最讲究内在逻辑的官场,还有没有一点合理性了?
对大明官场有所了解的都懂,二十一岁的正四品词臣,用一句“恐怖如斯”或者“空前绝后”来形容,也绝对不过分。
举另一个人的例子,嘉靖二年的探花徐阶,当年二十来岁,起点不比秦德威差多少。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95/130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