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小学生第9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93/1309


南京官场传闻,冯恩为了当御史已经神挡杀神佛挡杀佛,一条棍棒打遍南城二十八坊,莫非任命就要下来了?
要是真让冯恩这厮当了御史,以后天天盯着自己监察怎么办?
此后两县便互不干扰,上元县把秦德威宅院门庭都修缮了一下。在影壁那里加上了神龛,还帮着在后院水池子边修了个纪念亭,齐知县亲手题字。
江宁县便开始筹备牌坊和祠庙,先准备着材料,但需要朝廷走程序下旨表彰才能正式开始。
上元县不是不想跟江宁县抢新祠庙,但上元县这边都是民居,思想觉悟太低,不愿意当义士捐地方,拆迁麻烦事太大,也就作罢了。
时间渐渐进入五月,天气渐渐炎热。期间又有王怜卿打发了人到秦德威家里,将当初签的欠债书送了回来,债务一笔勾销。
钱铺也开始筹办,前期工作大都还是顾娘子负责。
又到三八日,县丞私人幕席秦德威去了县衙县丞厅上班。
他正和冯县丞说话时,忽然门子来报,吏部有个主事老爷派了人来传话!
冯县丞和秦德威对视一眼,脸上齐齐出现喜色!算算时间,也该差不多了!
吏部主事派私人传话,肯定是正式任命已经下到南京吏部,一切都板上钉钉了,然后那位主事老爷故意卖好,赶着时间先通气来的!
御史老爷都要当了,还搞什么县衙公务啊!冯老爷哪还有心情继续被教做事,连忙将人请了进来。
果然,那人见面后就道喜:“恭喜冯老爷云腾万里!”
冯恩开怀大笑,秦德威仿佛养成游戏打通关,同样开心。
“荣升六品江宁正堂!”那人紧接着就说。
冯县丞:“”
秦德威:“”
说好的转型为御史言官呢?怎么还升了一品当知县正堂老父母了?
冯县丞有点茫然:“这是更好了还是不好?”
御史言官对很多基层官员来说,是一个清流情结。
秦德威叹道:“至少对在下更好,明年能省下八十块两银子啊,如果冯老爷再大胆点,比如点个案首,在下还能继续省钱。”
按照潜规则,县案首在府试也是必保过的
冯县丞突然指责秦德威:“你到底靠谱不靠谱啊!”
按原本历史轨迹,冯老爷应该就是御史啊秦德威也很苦恼,终于感受到,历史开始被自己蝴蝶效应了。
===第一百二十四章
江宁县新时代===
秦幕僚百思不得其解,按道理说,夏大腿安排冯老爷转型御史很简单。
连官升一品、佐贰变正堂这样似乎更高难度的事情都能做到,怎么就不能满足一下冯老爷的清流情结?
冯县丞本来做好心理准备走人了,结果还要继续在江宁县判案子,以后就是从左堂换到正中间大堂了,所以还得捡起县衙公务接着干。
正好这时候邸报送到了,秦德威拿起来扫了几眼,便看到一条重要信息。
“四月,吏科都给事中夏言推荐佥都御史李如圭为延绥巡抚。廷议又提名夏言接任佥都御史,御史熊爵上书,弹劾夏言推荐李如圭,乃为自己升迁。
上谕,斥责熊爵,另升夏言为侍读学士,御前讲经、备顾问,仍兼吏科都给事中。”
秦德威看完,久久无语,递给冯老爷,帮自己辩解说:“不是在下算计不靠谱,实在是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啊!天上风云变幻,小子我也管不了!”
冯老爷接过邸报,看了几眼,也是无奈笑了几声。谁能想到,在这节骨眼上,碰巧夏大腿居然也在做动作。
大致可以解读为,夏言想升都察院佥都御史,运作半天,然后被政敌狙击了。
这种时候,夏言肯定不方便再继续运作冯债主当都察院御史,都是都察院系统的,太敏感醒目了。
但夏大腿毕竟是大腿,转手间就安排了一个六品京县正堂作为冯债主的安慰奖,这个不用经过都察院系统,相对低调些。
而且红人毕竟是红人,虽然没升为佥都御史,天子转眼间也发了安慰奖。提拔为更靠近内阁的侍读学士了,同时还获得了能跟天子唠嗑聊天,啊不,面对面献言的特权。
冯老爷指着邸报说:“你不是自吹天下大势如在指掌吗?难道还管不了天上风云变幻?”
秦德威不服气,就凭冯老爷你也想内涵自己?
“你看,夏拾遗升为夏学士,特命御前顾问,还仍兼理要害吏科,真乃罕有之天恩浩荡啊。恩从何来?
我想来想去,是不是因为你提议写青词的缘故,圣上不是好道么?满朝廷衮衮诸公,只怕谁也想不到根子在你这里。”
秦德威又用慈祥欣慰的眼神看着冯老爷,真是又有进步了啊。
这时候,吴知县的幕僚张师爷走进了县丞厅,对着冯老爷行过礼后,又对秦德威苦笑道:“没想到秦小哥儿你真是深藏不露。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这意思就是你们目标不是南城御史吗,怎么打着打着,把知县老爷顶替了?
冯老爷很专业的面无表情不说话,其余都委托给幕僚对接了。
“意外,真是个意外,不知吴县尊要往何处?”秦德威问道。
张师爷貌似很坦诚的说:“东翁已经不愿继续宦海奔波,准备告老还乡,优游林泉了!”
秦德威心头一动,连忙解释道:“其实并非吾辈所能预料,奈何九天风雷动荡,一发而牵动地面变幻。”
又将邸报递给张师爷,指了指关键信息。
张师爷看了看,吃了一惊,试探着问:“这夏学士与冯老爷认得?”
秦德威高深莫测的点了点头,又对张师爷说:“张先生若还想留在金陵,不妨告知在下。在下别的本事没有,帮着张先生找份谋生差事还是很容易的。”
张师爷朝着秦德威拱了拱手:“先谢过秦小哥儿同道之谊!”
两人又交谈几句,张师爷再次对冯县丞行了个礼,便告辞了。
冯县丞目送张师爷离开,不明不白的问:“你跟他说了这么多作甚?”
秦德威解释道:“前后任接替,很多事情必须交割清楚,并签订明白文书,尤其是县仓县库钱粮。
不然等新官上了任后,如果发现不知情的亏空,那可就全都由自己担着了!
所以那张师爷过来,必定也是试探风头的。他说吴县尊要告老还乡,这意思就是希望冯老爷按照后辈对致仕老前辈相让的官场礼数,稍微放一放手。”
冯县丞又抬杠道:“真是这意思?他怎么不对本官直说?”
于是小幕席就直说了:“怕老爷你听不懂!”
冯县丞最近修身养性,动手打人的习惯渐渐改了,又淡定地问:“那听你意思,似乎对张师爷有招揽之意?”
秦德威不否认:“是的,在下对此人观感不错,又是县衙事务熟手。等冯老爷你接任正堂后,必定事务加倍巨繁,在下还要分心读书,肯定顾及不过来。
再聘张先生协理事务,能减少冯老爷不少负担。而且若张先生有意投奔冯老爷,必定会从中转圜,减少前后交接的麻烦,能让冯老爷省心不少。”
果然如同秦德威预料,有张师爷居中协调,两三天就把县衙事务交割清楚了。
冯老爷作为后辈,对即将退休的吴老爷稍微让步了一下,承担下一些公款亏空,也不算多,任上慢慢弥补就是了。
然后张师爷经秦德威引荐,继续留在县衙做新知县幕僚,负责钱粮和礼仪性杂事。秦德威还是帮忙刑名事务,他又建议冯老爷再找个信得过之人,专门负责文牍往来。
正堂知县和县丞不一样,乃是整个县的官方代表。但凡发到县衙的文牍都要找知县,但凡写信来打秋风的也都找知县,全都需要知县回馈。
别忘了,我大明官府主要是靠公文往来维持运转的,上下级衙门官员轻易不相见。
不像那电视剧里的大清,下级可以随便去上级衙门串门拍马屁,上级没事儿就召见下级衙门官员训孙子。
上任仪式是从简了,毕竟冯老爷并非是从外地过来的,只是衙门内部换了个大堂,而且官舍还搬到了专属知县的大宅院。
再说那都是风老爷的热闹风光,秦幕僚不稀罕也没多大心思操持。
然后朝廷的表彰诏旨也发了下来,褒忠祠项目正式开始启动。这本来是计划作为冯老爷离任收尾项目,结果阴错阳差的成了冯老爷新官上任的第一把火项目。
秦姓义士从自家荒废园子割出了不知一亩还是三分地,被捐献了给官府。
大明南京城江宁县全面进入了新时代。
===第一百二十五章
入戏太深===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大明嘉靖九年过去了,秦德威没什么太大感觉。身体功能都没有成熟的岁月,能有什么感觉?
这半年多时间,秦德威主要精力都放在了学习写八股文上面。某些圆滚滚圆鼓鼓看得多了,也就习惯了,又不敢上手,还是学习有意思。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93/130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