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小学生第93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931/1309


而他一个二十出头的年轻小伙子,还不太想长期被拘束无逸殿,外面的花花世界诱惑实在太大。
但现在如果不认真对待青词,首先皇帝那关就过不去,被打入冷宫也不是没可能。
要知道,在已经沉迷方道的嘉靖皇帝眼里,不认真给皇帝写青词,就意味着不够忠诚,政治上不可靠。
权衡了两者之间的利弊后,秦德威还是选择了先自保再说,所以打开文档就是干!
祈求长生这个题材,并不难写(抄),简直是青词练笔必备的题目,也是嘉靖朝最大甲方需求量最大的题材。
秦学士从某归姓门生手里勒索的二百篇青词中,有五分之一都涉及到了祈求长生。
所以此刻秦学士凭借着强大到堪称金手指的记忆力,往纸上复制就行了。
或许有人觉得,秦学士这样干事不地道,拿别人写的青词充当自己所撰又算怎么回事?就不怕被别人揭发?
在大明嘉靖朝,除了自己亲自动笔之外,让门人弟子甚至儿子代笔写青词,是司空见惯的事情,甚至是公开的秘密。
从夏首辅到严阁老,谁没干过这种事?不过近一两年,夏首辅门客质量下滑的厉害,青词质量也大不如前;而严阁老儿子的水准却越练越高,有点此消彼长的意味。
秦太监传旨后,就负手而立,站在无逸殿院中,等着收稿。
过了一会儿,时间并不算久,秦太监忽然听到一声“我已成稿矣”!
就是不知道为什么,秦太监觉得自己可能出现了幻听,声音有点重复回音的感觉,在院中回荡。
然后秦太监抬眼左右张望,就看到内阁大学士严嵩和左春坊大学士秦德威一东一西,已经从各自厢房出来了,并且同时向自己开口交稿。
秦德威与严嵩隔着秦太监对视一眼,各自冷哼一声。
两人又在心里齐齐想道,对面那个奸贼肯定也是早有准备,刚才直接抄现成的,不然速度哪能像自己这样快?
秦太监一时无语,他知道皇帝身边的文学圈十分内卷,但也没想到,竟然内卷到如此地步。
这才开始多久,两份成稿就这样飞一般的写出来了!还是说,长生这个题材实在太常见了,所以很容易被提前押中?
还记起职责所在,秦太监赶紧收了严、秦两人的稿子,然后就送进仁寿宫了。
当秦太监回到无逸殿时,夏言和顾鼎臣两人还没有写完。
这很正常,现场原创当然比直接抄写慢的多,速度就不是一个量级,就是不知道嘉靖皇帝怎么想。
又等了半刻钟,夏言和顾鼎臣才交出了稿件,秦太监又跑了一次仁寿宫送稿。
当秦太监再次回到无逸殿时,宣布了钦定的评比结果:“第一秦德威,第二严嵩,第三夏言,第四顾鼎臣。”
三名本来互有嫌隙的内阁大学士不知不觉间,忽然生了同仇敌忾之心,齐齐斜视着某个半道闯进来的水货大学士。
夺冠选手秦德威险些高举双手欢呼几声,这次用归有光看来用对了!
不愧是能够名垂五百年后、以文笔情感真挚闻名的散文家,改行写青词,一样给力!
秦太监没有给秦德威庆祝时间,言简意赅的又一次宣旨:“皇上口谕,命尔等作第二场青词,题为新茶!”
听到这个题目,几位大学士一起感到惊异。如果说刚才“长生”是个大热题目,那“新茶”就是冷门偏怪的题目了!
尤其秦德威,更是头大如斗,青词并不是他的强项,后世谁会研究青词怎么写啊?
青词本质是写给上天的祷词,新茶这个东西能写出什么祷告内容?又怎么祈福?
这一定是来自嘉靖皇帝的恶意!
四人再次分头回到厢房去撰稿,这次平均用时长了很多,再没有飞速交稿的。
夏言、严嵩、顾鼎臣三人交稿时间都差不多,唯独秦德威最慢,还在里面冥思苦想。
但秦太监这次没有先走,而是耐心的等候着。又多拖延了半刻钟,秦德威免勉勉强强的交出了文稿,被秦太监一起送走。
再次出现后,秦太监宣布了第二场的名次:“夏言第一,严嵩第二,顾鼎臣第三,秦德威第四。”
内阁大学士顿时扬眉吐气,终于能对水货大学士反戈一击,不至于被水货大学士强压了。
然后秦太监奉旨引导四人进了仁寿宫,又来到正殿,四人便上殿朝见。
嘉靖皇帝没管三个内阁大学士,只对混进来的水货大学士感兴趣,因为两首青词之间的反差太大了。
他目光如炬的询问道:“祈求长生之词甚好,是你早先预备下的?”
秦德威答道:“臣年轻识短,对玄修大道领悟不够,只能靠勤学苦练,在家时常撰拟青词,又经反复修改之后,才有一二所得。”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931/130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