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小学生第93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933/1309


三位大学士一起疑惑的看向秦德威,这样的好事,你秦德威为何隐隐有主动撇清的意思?
而且如果你被撇清在外,那你真心高兴个什么?刚才你不还是死皮赖脸的,硬往他们大学士里面凑吗?
秦德威不敢给别人太多思考时间,连忙又上前对皇帝奏道:“今日还有詹事府朝拜东宫,堪为一时之盛事也!
如今众官属尚在左顺门等候,臣恳请陛下升殿,受东宫官属朝拜,以示君臣父子一体之意!”
秦学士这段话的潜台词有两点,第一,咱是东宫属官,主业是侍奉太子的,不便脚踩两只船。
第二,外面还有很多官属等着回话,无论陛下您答不答应接见,赶紧发句话,放咱出去给他们传旨!
这样的话,他秦德威就可以暂时逃离成为零零七社畜的阴影,再图后计。
对这个奏请,嘉靖皇帝不假思索的回应道:“传朕之意,尔等东宫属官用心辅弼,教导太子孝义之理,便是为朕分忧了,无须再来朝觐!”
不过嘉靖皇帝是朝着秦太监说的,习惯性的打发秦太监去给詹事府官员们传旨。
反正是没有让秦德威如愿以偿的出去......
秦太监深深的看了眼秦德威,一会儿想进来,一会儿想出去,真不知此子脑中到底在想什么,但也只能无奈出去宣旨了。
不过秦大学士并不乏机智,一计不成顿时又生一计。必须要整活,不整活就没有机会!
于是他再次对嘉靖皇帝奏道:“如果执政阁臣皆在无逸殿入直,国务应该如何办理?”
嘉靖皇帝皱眉反问道:“为何就你秦德威如此话多?”
秦学士:“......”
皇帝一句话就把天聊死了,因为秦某人在大学士里人缘太好了,此时身边连个解围的人都没有。
不过秦德威提出的内阁办公流程问题也确实是存在的,嘉靖皇帝就继续说:“奏本可送至迎和门,尔等阁臣就在无逸殿看本。”
这意思就是,内阁大学士以后就在无逸殿一边协助皇帝修仙(写青词),一边办公了,很好很社畜。
秦德威冒着被皇帝嫌弃的危险,又多嘴提醒了一句:“两房中书皆在文渊阁,文渊阁不能没有阁臣坐堂。”
其实关于内阁办公流程问题,三个大学士都是当事人,不好说什么,只有秦德威是内阁局外人,反而可以与皇帝讨论。
内阁大学士最早只是皇帝的秘书,后来大学士位高权重后,主要精力放在了决策上,没有多余精力从事具体文字工作。
所以内阁里又设了诰敕房、制敕房,安置数十名中书舍人,充当内阁大学士的秘书,专门负责诏书、册表、诰命等各种正式公文的起草制作和册簿存档。
假如内阁大学士都跑到无逸殿入直,那么内阁两房中书舍人不可能全部跟过来,大部分还是要在文渊阁办公。
因为无逸殿东西两侧几间厢房根本容纳不下那么多人,再说人群太多太乱还会打扰皇帝修仙。
所以秦德威才会提醒说,文渊阁那边必须要有个阁臣坐镇,不然内阁中书舍人们群龙无首。
可关键就在于,派哪位内阁大学士离开皇帝身边,留在已经不是决策中枢的文渊阁坐镇?
秦德威不怀好意的眼神在三位内阁大学士身上瞄来瞄去,仿佛是在琢磨推荐人选。
这个时候,内阁三人组心里一起雾草,稍微有脑子想想就知道,以后票拟在无逸殿,批红在仁寿宫,朝廷政务的决策环节与文渊阁无关了!
所以留在文渊阁就等于是被边缘化,还见不到皇帝,他们谁也不想!
秦德威见嘉靖皇帝这次没有训斥自己,便又壮着胆子继续多嘴,“不知三位阁老,谁肯值守文渊阁?”
内阁三人组都没有理睬故意挑事儿的秦德威,齐齐对皇帝表态道:“臣愿供事于无逸殿,侍奉陛下左右!”
秦德威也对嘉靖皇帝奏道:“既然三阁老都不愿留守文渊阁,那还有另外的法子,那就是再加一个人,专门值守文渊阁。”
众人这才明白,秦德威绕了半天目的何在了。再加一个人,意思就是加一个人入阁吗?
嘉靖皇帝似笑非笑的盯着秦德威:“礼部尚书张潮?”
秦德威对症下药的奏对说:“礼部尚书入阁,名正言顺,又顺应时宜。”
不说别人,就说屋里这三个内阁大学士,夏言、顾鼎臣、严嵩全都当过礼部尚书。
而嘉靖皇帝本人喜欢文学又喜欢更改礼制,特别偏爱礼部尚书这个职位。
比如历史上徐阶曾经被廷推为吏部尚书,但嘉靖皇帝不愿意放徐阶远离,就让徐阶继续当礼部尚书。
夏言和顾鼎臣不说话,还是严嵩忍无可忍,出言道:“臣以为,张潮不可!”
秦德威老神在在,居然完全没有任何争辩,让旁人暗暗称奇,难道秦德威改性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933/130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