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小学生第96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961/1309


张孚敬作为初代宠臣又是内阁大学士,肯定有银章密奏之权。
按照嘉靖朝惯例,大臣辞官时必须交还银章,不允许带回家里,但张孚敬是唯一的一个特例。
当年张孚敬辞官时,嘉靖皇帝特别允许张孚敬不用交还银章,这是非常特殊的恩遇。另一个辞官的大学士方献夫也想保留银章,但嘉靖皇帝就没同意。
很多人就据此揣测张孚敬还有起复的可能,这也是夏言最担心的。
现在张孚敬人没了,御赐银章是否要收回,就又是一个问题了。
想到这个,嘉靖皇帝缅怀了一下与张孚敬共同战斗的岁月,叹口气道:“收回吧。”
然后秦太监又掏出札子,对嘉靖皇帝奏道:“前数日,陛下诏臣监视秦德威,近几日动静都记录下来了。”
嘉靖皇帝快速浏览了几眼,对秦德威的表现大体还是很满意。
张潮趁这会儿功夫,也琢磨出一个人选,对嘉靖皇帝奏道:“翟銮正赋闲,可为使者。”
皇帝似乎想要给张孚敬最大的哀荣,以前大学士翟銮的份量,肯定够重了。
而且给翟銮找点事干,打发出京师,也省得总有人说秦德威应该给翟銮让地方。
嘉靖皇帝举了举手里的札子,“秦德威也可以。”
张潮:“......”
难道在皇帝眼里,秦德威也算重臣了?
而且皇帝的思路也太跳了,以秦德威的年纪性格,肯定不合适当这种必须稳重的使者。
想了想后,张潮壮着胆子小小反驳了一句:“若让秦德威去,怕把张家人都气倒。”
陛下你也不想想,当初是谁把张前首辅刺激下台的?
------题外话------
思路还是混乱不清,真是想到哪写到哪,为了更新没办法啊
===第六百八十一章
业余与专业(上)===
经过张潮提醒,嘉靖皇帝感到,虽然派秦德威当吊唁使者,非常能表示自己的重视,但还真不合适。
就秦德威那德行,去了永嘉张家后,万一闹出什么诈尸之类的事情就不好了。
所以议来议去,就只能让在家赋闲的前大学士翟銮去了,其他人要么份量太轻,要么根本走不开。
反正翟銮守制尽孝完毕后,迟迟得不到起复,产生了一些舆论压力,让以“孝”自诩的嘉靖皇帝也不便驳回。
正好能借这个机会,把翟銮安排一下。
于是嘉靖皇帝当场下旨,起复翟銮,任命为少保兼太子太保、右都御史、礼部尚书虚,前往浙江温州府永嘉县。
少保兼太子太保的品级和原来一样,配得上翟銮的身份。
就是右都御史加礼部尚书这样的虚衔组合,怎么看怎么怪异,但在嘉靖朝也是见怪不怪了。
道士都能封礼部尚书,王廷相都能以刑部尚书兼京营总督好几年,那可比右都御史加礼部尚书更怪异。
另外嘉靖皇帝又下了一道旨,让翟銮回来再“顺路”去承天府钟祥纯德山,检查一下显陵的扩建情况。
先去浙南温州,再去湖北钟祥,这一趟下来起码要在外地折腾大半年了。若年前能回来,就算嘉靖皇帝输。
没法子,谁让翟銮不算是嘉靖皇帝的“自己人”,本来就没多大兴趣安置翟銮。
说起来,虽然秦德威扇起的蝴蝶效应越来越大,但很多时候历史规律还是在顽强的运行着。
比如原本历史时空,嘉靖皇帝安排翟銮为右都御史兼兵部尚书、行边使。
这个差事就是让翟銮去巡视九边,用了一年时间,从辽东到甘肃完整走了一遍。
翟銮可能就是从这时候心态变得扭曲,开始腐化堕落贪污受贿,一口气从边镇收了几百大车的礼物回到京师,被后世评价为晚节不保。
嘉靖皇帝把翟銮安排完,目光落在翰林院、詹事府那两份奏疏上,刚才总觉得哪里不对,现在终于发现疑点了。
嘉靖皇帝指着奏疏,对张潮问道:“以秦德威之德行,竟能如此受词林拥戴,让翰苑、春坊一起上疏奏请秦德威复职?”
张潮身为实职礼部尚书,也算是高级词臣,翰林院和詹事府的事情咨询他也不算过。
但张尚书真不清楚具体情况,如实答道:“臣这两日专心在无逸殿值守供事,不曾关注外面词林之事。”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961/130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