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小学生第96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965/1309


按照历史规律,最大的威胁张孚敬没了,当今首辅夏言就开始更飘了.......至于夏言飘的后果,懂历史的都知道。
忽然秦德威又紧张起来,“皇上派了谁去祭祀张阁老?不会是我吧?”
他可是很知道,张孚敬在嘉靖皇帝心目中的地位。
张孚敬就像是嘉靖皇帝的“初恋”,即便后来再吵架再闹分手,那印象也是不能磨灭的。
方佑先答道:“皇上起复翟銮为右都御史兼礼部尚书,又命翟銮南下了。”
秦德威松了口气,他可不想再跑长途折腾,至少今年不想了。再说已经要入夏,往南方跑长途绝对是苦差事。
然后方佑又迟疑着说:“皇上虽有拖延之意,但等翟銮再回京师时,只怕大人在渊阁中堂坐不安稳了。”
秦德威再次打了个哈欠,不是很在意的说:“车到山前必有路,到时候再说!”
方舍人忽然有点激动,若等翟銮回京,为了争夺渊阁中堂,必定又是龙争虎斗!想想就令他感到热血沸腾啊。
秦德威想起,自己这两日只顾在翰林院和詹事府刷存在,没太关注时政,便又问道“近日朝中还有什么大政?”
方舍人很明白的说:“在下都特意注意过,无甚大事。”
秦德威接着问道:“若无大事,那可有什么奇事?”
方舍人心里十分奇怪,志向远大的秦中堂“关心”时政在预料之中,但怎么问得如此啰嗦?
其实秦德威也是没法子,穿越者与同时代这些人的思路,很多时候都不在一个频道上。
很多别人眼里的小事,在他秦德威眼里却是至关重要,而别人眼里的大事,在他秦德威眼里往往屁也不是。
所以秦德威不得不多嘴反复问几次,免得漏掉了关键事件,难免就显得啰嗦了。
方佑仔细回忆着,终于捡起来一个说:“若说有奇事,倒也有一件。我大明对日本国绝贡十六年后,日本国又派了使节朝贡,如今已在宁波府上岸。”
啪!秦德威拍桉而起,下意识的说:“终于来了!”
这把方舍人吓了一跳,不懂秦中堂到底激动个什么。
就是个外邦求贡的小事而已,从东到西从北到南,不知有几百各种土王,谁不想朝贡大明?
又听到秦中堂再次慨叹道:“正所谓,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啊。”
这句重复的话,真把自诩敏锐的方舍人整不会了,不知道该怎么答话,这秦中堂嘴里的车轮也太多了!
在传闻中,秦中堂所思所想言谈举止异于常人,往往令人揣摩不透,果然传言不虚。
如此再无别话,方佑就告辞了。秦德威轻轻叹口气,日本国终于再次出现在大明朝廷视野的里了。
谁能知道这个千年来对中原几乎毫无影响的倭国,在大明中后期几十年造成了多大的影响。
要说起如今大明对日本国的关系,要从嘉靖二年说起。
日本国眼下正处于战国时代的前期,国内已经混战起来了。
在嘉靖二年时,大内氏和细川氏为了争夺对大明贸易利益,分别派遣使节团向大明朝贡。
按照祖宗规定,民间禁止私自从事海外贸易,只有外邦官方使节朝贡兼有贸易性质,称为朝贡贸易。
这种贸易实行勘合制度,像日本国这种比较远又需要怀柔的国家,一般只允许十年一贡,还规定了船只数目和人员数目。
日本国这两支使节团,一个拿的是弘治时大明发给的勘合,一个拿的是正德时发的勘合,前后脚的按时来到指定口岸宁波。
细川氏使节团拿的弘治勘合虽然已经过期作废,但贿赂了市舶司太监,在朝贡权争斗时中占了上风。
于是大内氏使节团正使宗设怒了,直接动武杀了细川氏使节团正使,然后在宁波烧杀抢掠了一番,泛海逃去。
最后宗设在海上漂到朝鲜国,又被朝鲜砍了献给大明。
这就是历史上的“宁波争贡事件”,其后嘉靖皇帝大怒,断绝了与日本国朝贡关系,以示惩戒,至今已经十六年了。
所以秦德威听到日本国又派了使节团登岸的消息,才会感慨日本国终于又出现在大明朝廷的视野里了。
另外,在嘉靖皇帝断绝了与日本国官方关系的这十几年里,宁波府外海的走私贸易堪称“万物竞发、生机勃勃”。
现在走私贸易已经达到了第一个大高峰期,甚至在双屿岛形成了固定的据点。
大明私商、日本国人、佛朗机人混杂一处,形成了异常繁荣的海中小都市,常驻人口可能在三千以上。
原本历史时空里,再过十来年后,连位于灰色地带的海贸窗口双屿岛也被浙江巡抚发动水师剿灭了,然后大倭寇就来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965/130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