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小学生第98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981/1309


位置尊贵,高高在上,轻易动不得,能随便委任差事吗?除非出现大乱危机,还真不可能让实职尚书去兼领差遣。
二是许谷、赵贞吉、邢一凤这样的好友,全都是翰苑词臣,能随便从翰林院降调出去吗?
这些人到目前为止,也是中看不中用啊,只能在翰苑养望,可远观而不可......使用焉。”
陈凤听得一愣一愣的,秦板桥这个烦恼实在太高级了,那种党社大老才会有这种烦恼。
而他陈凤很抱歉,就是个垃圾离职知县,无法与秦板桥感同身受。
秦德威长叹一声:“所以这就是我目前最大的忧虑。”
陈凤不同见解:“我倒是觉得,秦板桥你多虑了!常言道,穷在闹市无人理,富在深山有远亲。
你秦板桥今日之功名地位,肯定会有前来主动投靠的人,只要信息挑选,何愁乏人可用?”
恰好正在此时,有仆役在屋门外禀报说:“有苏州章焕,自称是老爷故旧,前来拜访。”
陈凤对秦德威社交圈十分熟悉,闻言十分迷惑的对秦德威说:“你有这样的故旧?”
秦德威仔细想了半天,终于凭借强大的记忆力记起来了。
八年前也就是嘉靖十年,曾老爷中举的那次南直隶乡试,这位叫章焕的士子,被坛大老征明介绍过来,找秦德威借官房居住。
毕竟当时贡院附近的闲置官房,大半都被某秦姓小县霸提前垄断了。
再后来这位章焕与曾老爷一起中举,又一起中进士,成为曾老爷同年后,与秦德威直接联系就少了,毕竟差着辈分,何况这章大人又去了外地做官。
没想到在今日这位章大人,突然又跑过来,以故旧身份主动登门拜访秦德威,就因为八年前借过一次房子的“恩情”。
陈凤通晓了前因后果,便抚掌大笑道:“看!我说什么来着,你真是多虑了!只要你真想网罗,何愁没有可用之人。”
此后章焕也加入了进来,几人一直喝到了黄昏,才兴尽而散。
陈凤留在秦府住,就和秦德威一起送了另两人出去。
望着胡宗宪的背影,秦德威对陈凤说:“这位胡兄,今天话有点少啊。”
陈凤答话说:“毕竟人还年轻,不太会遮掩情绪,或许是对新差遣还不太情愿。”
秦德威摇摇头,叹道:“玉不琢不成器啊。”
然后又对马二说:“传我的话去教坊司胡同及西院胡同,谁敢接待胡宗宪,就去大同劳军吧!这是礼部尚书最倚重门生的说的!”
随即秦德威又考虑起一个学术问题,历史名人多半都有个性,所以历史名人到底适合不适合当工具人?
------题外话------
今天事情简直倒霉到让我抑郁啊,但还是坚持码字了!
===第六百九十一章
尘封的往事===
华殿的南边是渊阁,渊阁的北边是华殿。两座建筑之间有一条路,这条路的东头就是宫城四门之一的东华门。
宫城四门里,东华门是唯一只有七十二颗门钉的宫门,基本上被视为皇家其他人的出入通道。
近百年来风风雨雨,不知多少皇子、公主、藩王从这里出入过,偶尔也有太监奉命从这里出去办事。
但在嘉靖十八年的今天,东华门迎来了一个新物种,一位纯种的臣。
三位一体词臣、不预机务大学士、协理夷务大臣秦德威在渊阁坐了会儿,把该发布的诰敕检查完签发了。
然后他就起身离开,前往四夷馆。今天要从东华门过去。随从是没有资格跟着秦德威出入东华门的,所以只有秦德威自己走。
至于其它仆役们,也只能提前在外面等着了。以免从东华门出去后的秦老爷陷入孤身状态,被打都没有人保护。
对于东华门本身,秦德威没多大感觉,出于对称美学,东华门基本和西华门一模一样,没什么稀奇的。
但要的就是这个别人没有,只有自己才有的虚荣。
秦中堂沿着东华门门洞慢慢走出去,而在宫门外面把守的官军,就是号称“禁军里的禁军”,御马监所辖四勇士营官兵了。
然后这些禁兵,就像是看着珍稀动物一样,看着从门洞另一边走过来的那道红色的身影。
走到门洞洞口,将出未出之际,秦学士忽然站住不动了,对着宫门外的禁兵和蔼可亲的笑了笑,一点都没有大学士的架子。
有个叫韩蕾的把总诧异的对秦德威问道:“秦学士为何驻足不前?”
基层武人们与秦学士打交道少,不太熟悉秦学士的风格,不知道这是秦学士钓鱼式装逼的前奏,居然还有人上钩。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981/130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