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八百开始崛起第130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303/1321


他可是听说了,这次黎城大战之后,四行团将会和772团一样,扩大防区,那意味着三个步兵营将会各自独当一面,像这种总重不过200公斤的70毫米步兵炮将会成为步兵营级火力支援的首选。
而四行团规矩,缴获物资由营向团缴纳只需百分之五十,这门步兵炮完全可以留下自用,缴获的可以算自己的,还可以从团部再要该分配的,有了这种火力,三营不靠炮兵连都可以硬抗日军一个步兵大队甚至更多。
老李这绝对是有向李云龙发展的趋势,打仗之前都已经有了小九九咋发展自己了。
这是走别人的路,让别人无路可走?
王小强同志:你不要抢我的戏啊!
但无论什么样的小心思,这一招黑虎掏心绝壁够狠够绝,日军南门阵地上的日军自顾不暇,连正面阵地都危在旦夕,那还有时间去管中国人穿插不穿插的。
没用到五分钟,在不要钱一般的照明弹的指引下,阵地侧后方的枪声爆炸声炽烈起来。
日军炮兵小队通常有五十人,和一个步兵小队人数差不多,平时就专心伺候好两门步兵炮和运输火炮炮身和炮弹的驮马,多呆在战场后方,装备的枪支也就是南部十四式手枪和几杆三八式步枪。
远程攻击力还成,但在近程上,用中国式的大白话说:平时没鸟用,战时鸟没用!
更何况,攻击他们的还是一个全部装备着冲锋枪的步兵班,不用打空一个弹匣,这个拥有20多人的炮兵小分队就彻底完犊子了。
听到那边的枪声,负责支援七连的机炮连少尉排长一声令下,4挺重机枪上了残破的城头,加上各自找好工事的七连9挺轻机枪,竟然有超过13挺轻重机枪对日军阵地开始火力扫射。
十几挺轻重机枪摆在距离仅数十米日军阵地的两边形成交叉火力对着每一处可疑目标疯狂扫射也算不上特别浪费,但随后被调上来的6门82迫击炮对着一名日军单兵射出了两轮排炮,几乎是用大炮打蚊子的方式,就多少有些太残忍了。
那名倒霉日军单兵自然是山下中树中尉了。
他那一枪“干掉”的强悍敌人可是一名上士老兵,而且还是经历过松江仓城之战的老兵。
在仓城,面对日军150重炮和两个步兵大队的狂攻他都没死,结果却差点儿在这儿死了。
李九斤看着面白如纸呼吸急促不知最后能不能活下来的老战友,那还不抓狂?就在战场上把那个差点儿失去班长的步兵班骂得头都抬不起来。
十几条彪形大汉那还不知耻而后勇?
该步兵班一冲进日军一线阵地,就又朝着山下中树搜索过来,那是不找到打他们班长黑枪的敌人是决不罢休的。
日本陆军中尉当然不会坐以待毙,肯定得逃啊!
可好不容易找到出气筒的步兵班十几号人那会放过他,跟着就追了过来。
能在士官学校成为一号人物的山下中树的单兵素养不错,小宇宙彻底爆发之下,连续躲过追杀,甚至还逃到了二线阵地,最少有十几条枪帮他阻击追兵。
但,发狂的中国士兵用一个燃烧瓶对他大概的藏身地做出了标记,被调上来的六门迫击炮在脑门青筋只蹦的老李的淫威下,捏着鼻子一口气冲着目标区域打了12发炮弹!
连坚固工事都被密集的炮弹炸上了天,何况人体?山下中树中尉死的一点都不痛苦,还省了一个匣子钱,直接变成了灰灰,这里如果在日后变成花坛的话,一定会比其他地方开的要鲜艳一些。
当然了,山下中树长达三分钟的逃亡不过是战场上一个小小的缩影。
当七连冲入阵地对残余日军进行围剿的时候,这场仗其实就已经结束了。
日军的三八大盖和以七连官兵手中至少三分之一为半自动步枪、冲锋枪、驳壳枪短兵相接,其作用还不如拿着擀面杖。
至少,擀面杖不用担心刺刀会被墙壁给卡住。
往往,日军长达1.7米的三八大盖还没举起来,就被扑面而来汹涌澎湃的子弹给打成筛子了。
南门的日军,仅仅坚持了不超过15分钟,就被团灭。
彻底的那种!
不管108还是第六第五师团,凡是在中国战场上犯下血债的日寇,四行团都不接受任何形式的投降!
===第895章
没头脑和不高兴===
东门南门那边打得热火朝天,已经攻下王氏大宅并部署好防御火力点的黑子等8名特种兵还在严阵以待!
那日本人呢?
自然也在忠实执行着崎良中玉的命令!
该增援城墙守军的去增援,该去驱赶中国平民的去驱赶平民,自然也有向大队部方向增援的日军部队。
在距离王氏大宅不足300米的一条大街上,一队日军在的长野佑尾曹长的率领下正迈着小短腿用最大行军速度奔跑。
如果说正对南门的那条街上拥有黎城最多的布行、粮铺、酒楼相当于黎城的王府井,那这条位于王氏大宅附近的黎城最大的主道,因为有着当铺、银号、银行的存在,几乎就是黎城的华尔街。
宽4米长260米的大街在近一个世纪以前,倒也没算太寒酸,别说二十人的小鬼子列队狂奔,就是来上一辆94式装甲车也是没问题的。
在这条黎城最重要的主道上,两层小楼也不少见,还都是以厚实的青砖所造,就算是迫击炮,也不一定就能轻易摧毁。展示着无论任何时代,资本的巨大力量,那原本是属于银行和银号的建筑。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303/132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