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似水流年第253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536/3406


这个问题并不难,课堂上都听过不少。
底下的同学也很踊跃,没一会儿工夫,就列举出不少。
什么打出国威,奠定了几十年的和平基础啊!
什么借朝鲜作为战略缓冲,避免东三省暴露在炮口之下啊!
什么赢得了国际地位之类。
基本把主流答案阐述了一遍,没什么遗漏。
但是,大伙儿说完,齐磊却提到了一个同学们完全没有想到的视角,或者说细节。
“工业!”
“工业?”
廖凡义他们都竖起耳朵,这个说法,很新鲜。
可实际上,这个说法,“对工业的影响”一点也不新鲜。
至少在决策层,是一个很主流的观点,齐磊也是听常奶奶闲聊的时候说起过。
“那场战争,对中国工业的影响,可以说是颠覆性的。“
齐磊从头讲起,“你们知道,1950年,那场战争之前,咱们脚下的京城都有哪些工业吗?”
这个问题,大伙儿答不上来。一般不是学近代工业发展史的,都答不上来。
齐磊也不卖关子,“我来告诉大家吧!”
1950年,京城的冶金工业是一王麻子剪刀!”
“化学工业是一王致和臭豆腐!”
我噗,一教室的人直接就喷了。
能严肃点吗?这不是开玩笑呢吗?
齐磊,“别笑!虽然有点调侃的成分,但这是事实。”
“新中国建立之初,这就是京城的现状。“
“很多人说,这哪是工业,这就是民间手工匠人嘛!”
“没错啊!”齐磊摊手,“当年,我们就是把这些手工艺人也纳入到工业人口的范畴之内进行统计。
“可即便是这样,全国的工业人口也不足5。”
很多学生听到这儿,不由沉默了,也凝重起来。
齐磊几句话,就展示了那个年代中国工业的水平。
连王麻子剪刀、臭豆腐都算工业了?
也有人不解,“小齐导,不是说,东三省在民国张作霖时期,就已经拥有工业基础了吗?”
“倭国入侵,也建设了大量的工业项目。“
齐磊,“原来是有,可是解放后就没有了。都让大毛拆光了,铁轨都拆了!“
齐磊,“回到正题,5不到的工业人口,谈什么工业?新中国工业能力有多差,也足够直观了吧?”
“可以说就没有工业,更谈不上基础。”
“在基本为零的情况下,又是当时极其恶劣的国际环境,两极对抗。“
“你们认为,凭借我们自己,四亿农民!有发展自主工业体系的可能吗?有给你发展的士壤吗?“
"有机会成为大国、强国吗?”
众人沉默,如果设身处地的思考,确实形势很严峻。
不过有人道,“可是,事实证明,我们发展起来了,不是吗?”
齐磊,“对呀,发展起来了!那你知道为什么发展起来了吗?“
众人不知。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536/340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