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似水流年第324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245/3406


可是,如果是三石公司掌门人、智能手机之父齐磊提出来,那就出大事儿了!
不管你承认不承认,现在在智能机赛道,全世界的企业都在盯紧齐磊,紧盯三石,一举一动都可能引发行业震动。
他现在就是标杆儿,是智能机的旗帜。
三石的电池参数一出来,很快就会被其它企业洞悉。
那么,是不是真的?齐磊是不是真的会用这么严苛的电池标准?
那我们跟不跟?
不跟,会是什么后果?
跟,又怎么跟!?
会不会也推出自己的电池参数向三石靠拢?
这是商业竞争的问题,是电池研讨会的场外因素,可却也是不得不考虑的场外因素。
而且,很多人判断,其它企业大概率是会跟的。
从以往的手机制造经验来看,电池虽然不是手机上最有技术含量的配件,但却是最能直管影响手机销量的配件。
你三石把电池做那么好,不跟就意味着落后,就意味着卖不出去。
用后世的话说,必须得卷起来啊!
可是卷起来…问题又来了。
哪是简单的卷起那么简单?中国的电池制造业从来不差,不比日本的松夏、韩国的三星水平低。
也就是说,国外也没有现成的技术可以用。
全世界的电池企业都会和研讨会上的中国企业一样,面临技术公关的问题,而且是必须去做。
然后,问题又来了,真的把这个电池参数做出来,电池产业跃升一大截,那原本的镍氢手机电池,十二个小时才能充满的初级锂电池,还有人要吗?
国内国外,这些靠成熟技术吃老本就能躺赢的镍氢电池厂家,包括byd的锂电技术都要过时。
这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电池行业将会重新洗牌,大家都在同一个起跑线上,拼尽全力去争同一块蛋糕。
最后能不能争到,谁也不知道。
那些原本已经江山稳固的企业,像是byd、比克、东莞新能源等等,在下一个赛道能不能脱颖而出,完全就是未知的。
当然了,从消费者、老百性的角度来看,这当然是好事儿。推动技术发展,企业内卷带来的一定是人民收益。
可是,从企业的角度,又是另外一回事儿了。
我拼了老命打下来的江山,突然不做数了,要重新创业,谁愿意?
这才是研讨会上那些企业起幺蛾子,甚至串联起来反过来给齐磊制定标准的主要原因。
只有改变齐磊的主意,让三石自己承认,我们的参数搞错了,大伙儿别当真,才能保住当下的温床。
王总骂齐磊缺德?确实有点缺德,你一句话,把我们全推坑里去了,这已经算是客气的了。
半开玩笑,半认真,王总指着齐磊笑骂,“小齐总,你这样做生意是会没朋友的!”
“哈哈!”齐磊不以为意,哈哈大笑,“得罪人的事儿我没少干,不在乎这一回了。”
其实,当下的情况有点像后世的hw,某造车新势力的老总当众diss余大嘴,想骂娘,想给余大嘴扔鞋。
就连某造车老牌企业的高管也diss余大嘴。
为什么呢?看热闹的以为是余大嘴把牛吹大了,这些人看不下去了,行侠仗义。
其实,根本不是那么回事儿。
原本的汽车行业是一个分层很严重的产业,传统车企在机械品质上下工夫,用户群体更偏向于能耗、经济性、驾驶、机械体验的选择。
而造车新势力,从互联网、信息交互中总结的用户经验,领先于机械体验和驾驶之外的时间与空间,又在另一个维度占据优势。。
尽管两边互骂互相鄙视,谁也看不惯谁,可其实并没影响,因为各自有各自的用户群体,两边卖的就不是一个东西。
一边把用户的注意力集中在驾驶本身,所以传统车企更注重机械性能,对于其它的驾驶过程中的细节并不那么注重。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245/340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