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你大 叫我哥哥就行第139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391/3150


“啊?”叶青雨脸上忽地飞起红云:“这……怎么分。”
“让他也做你哥哥!”姜安安一副‘我很伟大’的表情:“这样你也可以跟我一样开心啦!”
叶青雨木然地噢了一声,随即恢复了清冷:“你该去练字了。”
姜安安:?
……
……
安慰不成反被教训的姜安安噘着嘴走了,很没有眼力见的蠢灰,屁颠屁颠地跟着离开。
浑不知自己已经被“委以重任”的姜望,还是第一次踏足草原。
放眼望去,莽莽苍苍,天地一片辽阔!
就像从逼仄的斗室走出,拨开蛛网、云翳、荆棘,骤然就领略到了大自然的胸怀。
它是如此宽广无垠,可以包容最自由的灵魂。
时值秋月,草原已经褪去了青翠,那扑满视野的“草衣”,绿中带黄,黄中染红,午后的阳光垂落,正是一个斑斓的秋!
此时的姜望,戴斗篷,穿麻衣,俨然一个孤独的旅人,在茫茫无际的草原上拄杖而行,
斗篷还是曾经顺的胖瘦人魔的那一只,拄的却是得自碧珠婆婆的行思杖。
说起来与这行思杖配套的,还有一只云暮樽,有奇毒无比的五色鱼养在其间。但姜望却几乎没怎么用过。
因为它毒性太烈,号称“受一吻而必死”,等闲时候姜望不会拿出来用,可是在真正遇到危险的那几次……拿出来也没有用,甚至根本拿不出来。
是以这条五色鱼在跟着姜望之后,竟度过了难得清闲的时光,几乎没有干过活,每日在云暮樽里优哉游哉,属于白吃白喝的典型。
跟蠢灰比起来,简直是咸鱼懒狗,一时瑜亮。
当然,区别还是有的。
五色鱼是姜望没有拿出来用……蠢灰是没有用。
姜望漫步在无边的草原,经过野马、牛羊、牧民、海子,难得地去除了紧绷,脸上带笑,神思飘渺。
不去想天下的形势,不去想镌刻在庄国的仇恨,不去想那些取舍、得失、毁誉……
有一种难得的自在。
天地辽阔,悠然我心。
对于同小五的再会,他很是期待,也不知那小子跟牧国公主处得如何……
听小五说,邓叔现在是一名五马客,过着安宁的日子,不知现今在哪里售卖货物,每日挣几个银钱?
人世多艰,更要攫取点滴美好,方能以火炬明长夜,驭扁舟渡苦海。
故人相逢,自是其一。
===第一百一十二章
万般皆在修行中===
上古魔窟里黑衣魔族那一枪,和洗月庵里养伤的日子,算是强制性地勒住了马蹄。
一直以来一刻不敢停歇、一息不肯停留的姜望,不得不停下脚步,松了他紧绷的弦。
弓须养弦,剑须养锋。
人非器物,更是该有松弛之度。可是就像玉真所说的那样,姜望太不肯放过自己。
披荆斩棘,绝不退缩,破敌的时候,也难免自伤。
强大的时候可以掩盖一切,晦沉的时候,不免照见伤痕累累。
僵卧孤衾的日子,又何尝不是一种放松呢?
就像是睡了很长的一个觉,此时醒来,万物复苏。
在这无边的草原上自由行走,姜望左手拄杖,右手捧着一卷书,时不时看上一眼,便诵读一整页书是来草原之前,在路边的书店里买的。
重玄胜要他隐藏行迹,扮演好失踪的天骄,以利于齐景谈判。劫后余生的他,本也不打算再做什么大事,绕行去悬空寺的漫长旅途中,正好捡起之前“读万卷书”的念头。
养伤是一事,早课晚课是一事,道术琢磨是一事,剑术雕琢是一事,感受世间风物是一事,读书亦是一事
万般皆在修行中。
向内认识自身,向外认识世界,就是人成长的过程。
姜望此时读的这本书,名曰白虎通义。却不是什么兵家典籍,而是一部号称“讲论五经同异,统一今经义”的儒家经典,当然它所谓的“今”,已是昔年成书之时。“统一”的自然只是当时当刻,而未及、也不可能及现世。
如今读来,难免有些不合时宜的地方。
曾经与朋友们讨论读书一事,照无颜便建议他读此书,说是“此书经典之处,再过百年也不过时。而恰是有些不合时宜的地方,才不至于将你框了进去。”
意思是说,那些与现世儒学矛盾的点,可以帮助姜望摆脱禁锢,叫他不至于陷进去。这是知道姜望并非儒家门徒,所以给出的恰当建议。
照无颜还说过,读白虎通义,最好先读春秋繁露,因为这两本儒家经典里,前者恰是继承了后者。但姜望在书商处没有买到,只好先读了再说。
此外,在姜望表示要读书之后,李龙川也推荐了一些兵家经典,许象乾热情推荐了他自己编纂创作的神秀诗集。
他自谓他写诗“可称神秀矣。”
所谓意可胜句,神可胜意,他许象乾自负诗才,平生不输于人
总之这本诗集至今还躺在储物匣最里面,姜望一直没有勇气翻开。
全然遮去往日的身份,剑也收在储物匣里,唯有腰间的白玉依然佩着反正对很多人来说,它也只是一块普通的玉。
什么天下第一内府,大齐青羊子,都好像是另一个人身上的故事。
他只是天地一孤鸥,人间一旅人。
如此修行、读书、赏风景,一路去往无垠草原上的至高王庭。
偶然间路遇一群野马,姜望也起了童心,用行思杖这驭兽之杖,收服了一匹枣红色的骏马。
此马比不得焰照灵性,但在普通的马里已算得绝品。
坐于马背上,也学那些个书生,摇头晃脑,诵曰经史子集。
“嘿,莫耶来!”一个脸上有几点小雀斑的草原少女远远喊道:“你这马卖不卖?”
她本来正在拿着一把草料喂牛,见得姜望的马之后,激动非常,当即跃上一匹矮脚的小黄马,驱马而近。
那矫健的身姿,令人眼前一亮。
她的马虽矮,跑起来却也快得很。马尾和少女的马尾,一齐荡在风中。
“莫耶来”是草原语,意为“远方的旅人”。
说起来天下各国的语言,其实差别都不算太大,至少对超凡修士来说,那点差异很容易掌握。
很多国家的语言,都是在景国语言基础上发生的演变,而景国语言往上追溯,本就是道门时代的语言发展而来。
无怪乎景国自负历史,而道门号为万流之宗。
当然,字本为“述道”之用,由各人对“道”的理解不同,也由此产生字的差异。这是诞生有别于道门语系的其它语言之土壤。
除了口音之外,牧国语言的不同之处,主要就是从苍图神语中继承的一些名词。诸如“莫耶来”、“阿图鲁”。
而如“曳赅”之类非神系语言的名词,则又是草原人在漫长历史中的一种自然演变了,属于另一种语言演化体系。
现世广阔,列国繁多。非是饱学之士,不足以厘清这些区别。
姜望当然是不够“饱学”的,但好歹知道赵汝成在牧国发展以后,也特意记了一些草原的常见词语,此时倒不至于抓瞎。
摇了摇手里的书:“不卖,不卖!”
说话间,那草原少女已经驱马近前来,眼神热切地打量着他这匹马,看起来是真的很喜欢。
她五指大张,伸到姜望面前:“我用五头牛跟你换!”
姜望云淡风轻,继续摇书:“不换,不换!”
“嘿你这书生!”脸上有着几点小雀斑的少女,在马背上叉住腰:“我又不叫你吃亏!你怎样才肯换?”
听听这称呼!
书生!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391/315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