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你大 叫我哥哥就行第70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03/3150


即使韩殷枭雄一生,轻易不肯信人,却也从来没有怀疑过他。
谁能想得到呢?
那个对下宽仁、对上孝谨,一百多年兢兢业业的好皇帝。
为了彻底掌握权力,为了成为真正的君主,竟不惜引狼入室,亲手肢解雍国!
但正是因为这似乎不可能发生,他才得以成功!
锁龙关,关城之上。
庄高羡毫无威仪地坐着,两条腿吊在关城外,俯瞰着进进出出的庄军将士。
断了一条手臂的杜如晦,则在旁边站得十分端正。
庄国不算富裕,但修复断肢的灵药还是能找出来的。只不过要想重回往日巅峰,就不是三两天能做到的事情了。
此次国战,他们君臣真正的战略目的已经全部完成,可以说是大获全胜。自今日起,庄国的版图就跨过了祁昌山脉,又以锁龙关为据点,虎视雍境腹地。
哪怕从此以后不再进取,他也是庄国无可争议的中兴之主。而他庄高羡正年富力强,未来仍大有可为。
他没有理由心情不好!
以国君之尊坐在这里,自然是为安抚军心,提振士气。
“那先登此城的壮士呢?”庄高羡侧头问道:“朕让你们请来相见,怎的还未来?”
近侍面面相觑,然后才有一名近侍硬着头皮上前:“陛下,那杜野虎着实可恨。说什么主将昏厥不醒,他无颜受功,此时正在段将军身边伺候,不肯挪步如此大胆,敢抗皇命,属下是否要将他拿来?”
“只是邀见,哪里算得大事?且他也非无由。”庄高羡笑着摆摆手:“不要苛责壮士。”
回头正好迎上杜如晦的眼神,他顿了顿,说道:“之后朕亲自去看段将军。”
大战结束之后,他没有去看受创昏厥的段离,并不是疏忽。而是因为与雍君韩煦的这次合作,他没有让段离、贺拔刀知晓。因为他们若是敷衍,断然无法骗过韩殷。
所以他们是真的在与李应生死搏杀,真的为国奋死,根本不知道自己战斗的意义,不是战胜对手,甚至也不是拖住对手,而是战死在对手手里,成为增添对手信任的筹码。
贺拔刀死了,段离废了。尽管是庄高羡自己做出的决定,却还是有些下意识地逃避面对。
而杜如晦的眼神就是在告诉他,不可如此。
“报!”
忽有一人,疾飞而至,在锁龙关前拜倒:“启禀陛下,澜安府急报!”
庄高羡皱了皱眉,锁龙关这边战局方定,他还没有来得及让水军停战。水军本来也只是起牵制作用,没指望有什么亮眼战果。此时传来消息,就有一种事情脱离掌控的不安感。
“说来!”杜如晦道。
那士卒洪声道:“国院祝唯我突然出现在澜安府战场,在清河水君与北宫玉对峙的时候,孤枪深入,连破十城!”
这当然是一个好消息。
庄国水军若能顺势占领澜安府,他们是绝不会退回的。届时有澜安府和锁龙关在手,雍国夹在澜安、宜阳两府中的抚明府,也就成了半块飞地,随时可以被庄国咬下。
庄高羡与杜如晦对视一眼,忍不住摇头失笑,故意埋怨道:“祝卿还真是一个急性子,这就在新安城坐不住了?回头把他丢到白羽军里去,免得无事生非!”
名为埋怨,实为赞许。
而且,白羽军主将贺拔刀刚刚战死,祝唯我去了,该任何职?
庄高羡对祝唯我的满意和期许,明眼人都能看得出来。
“报!”
便在此刻,又有一人飞至:“澜安府急报!”
两名传信士卒就是前后脚的事情,真真叫人意外。
庄高羡饶有兴致道:“祝唯我又闹出什么事情了?”
“祝唯我他他”这士卒结结巴巴道:“他叛国了!”
“你说清楚。”杜如晦沉声道:“到底怎么回事?”
传信士卒拜道:“祝唯我连破十城,力竭而倒,幸得将士用命,将他救回。他稍作恢复,在回营的路上提枪便走了。兄弟们拦他,他只说说”
“他说什么?”庄高羡问。
“他说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
那传信士卒战战兢兢道
“那祝唯我说,枫林旧事,必不肯忘。”
“他舍命伐城,为国拓土,侥幸不死,已经偿尽栽培之恩。”
“今后,他将视您为寇仇!”
===第一百五十一章
国战落幕===
震动西境的庄雍国战终于落幕,战局频频令人意外。
首先是国力更弱的庄国竟然取得大胜。
庄高羡阵斩一代枭雄韩殷,结束了韩殷在雍国几百年的统治历史,庄国大军攻破锁龙关,震动天下!
当此之时,一直被视为傀儡的雍君韩煦挺身而出,引军与庄高羡阵前对峙,生生逼停庄军北伐的脚步。
仅仅如此,雍国依然是腹背受敌。韩殷镇守的锁龙关,都城破身死。韩煦领军,倚马平原,更不被人看好。
但第二件令人震惊的事情发生了。
从来保持中立的墨家圣地,派出大量门徒加入雍国,一夜之间,在一马平川的雍国腹地平原地区,兴起一座钢铁雄城!
正与锁龙关对峙。
韩煦亲自定名为殷歌,以此纪念他的父亲韩殷。
在三面作战的情况下,韩煦凭借一夜筑成的殷歌城,在最短的时间里,与庄高羡达成停战之约,并立碑为誓。庄高羡承诺不再北进,韩煦也承诺放弃失地,就此庄雍罢战。
庄高羡班师回国,韩煦则火速回军靖安府,亲身上阵,击退了荆国闻名天下的铁骑赤马卫,逐出国境三百里。
雍国武功侯薛明义则分军西去,支援英国公北宫玉,二人联手,一举将庄、洛两国水军赶出澜安府,杀得人头滚滚。
也在这一日,韩煦宣布定墨学为国学,放弃如秦、楚那般“百家为我所用”的方针,选择以墨治国。这选择谈不上好坏,各国都有不同取舍。独尊道门的景国雄视天下,控扼百家的强秦也是西境霸主。
更大的意义在于,这是墨家第一次,在真正意义上,拥有了自己所扶持的国家。
以往的墨家门徒,周游列国,行侠天下,并不拘泥于一地一城。与法家三刑宫,儒家四大书院一般。专注学说,不重国别。
但从此以后,墨家大量人力物力,必然会往雍国倾斜。作为当世显宗,墨门或许只是一步小小的尝试,却没有任何人能够疏忽其后可能引发的种种变化。
而墨门的支持,毫无疑问证明了韩煦的潜力。
自此,雍国从危若累卵的险恶局势中走出,四境抚平。
韩煦也从这一天起,被世人真正认可为雍帝。是他力挽狂澜,拯救了这个濒临灭亡的国家,让这个逐渐衰老的国度,焕发新生!
若在事后复盘全局,这场牵涉进四个国家,引得无数目光注视的国战,最大的胜利者无疑是庄国。
在这场国战里,庄国占据了整条祁昌山脉,整个岭北府,以及锁龙关以南的小半个宜阳府。
如今自锁龙关以南至祁昌山脉的这一片领土,已经被划为一体,正式加入庄国版图。为庄国的第四郡,定名永昌。
庄高羡班师回朝,留有十万大军常驻永昌郡,控扼锁龙关,与殷歌城对峙。
而荆国出动天下闻名的骑军赤马卫,却迟迟没能啃下雍相齐茂贤坐镇的靖安府,反倒被逼停庄高羡的韩煦回军杀来,赶出雍境数百里,受创不轻。
洛国水军与清江水府联兵入澜,前期取得了短暂优势,但在武功侯赶来后,北宫玉猛然发力,将庄、洛水军全线逐出境外。
此次国战,雍国固然损失惨重,牺牲了本国唯一的当世真人韩殷,丢掉南境大量领土,算得失人失地。
但军政力量正式被韩煦接过,又获得了墨门的支持,借由这次战争,自上而下的改革几乎没有遇到太多阻力,也算迎来新生。
远道而来的荆国,和冒险夹击的洛国,竟是白白出兵一场。
当然,普通百姓不会知道,韩殷之死是韩煦与庄高羡联手的结果。他们也不会知道,英国公北宫玉,是在墨门参与、朝廷局势已定的情况下,才选择骤然发力。
他们并不知道,韩煦接掌权力的过程,并不是他们所感受到的那样顺理成章。暗地里流淌的鲜血、割掉的人头,他们不得而知。
时局的变幻明明影响到千万人,但决定时局变幻的那些时刻,却好像都与普通人无关。
雍国百姓或者还在雍国覆灭的恐惧里,或者已经在庆幸新生。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03/315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