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踪谍影第44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44/3857


得想个办法,一定得想个办法。
淞沪会战酣战至今,中队伤亡越来越大,一些被打散的,租界是他们唯一活下去的希望。
怎么才能够让他们进来?
尤其是急需得到救治的伤员?
孟绍原还没有什么特别好的办法。
他一边走着一边想着。
脑子里还是一片空白。
嗯,走到吴静怡家附近了?
8点多了,家里的灯还亮着。
自从吴静怡成为了自己的助理,还从来没到她家里来过呢。
孟绍原想了想,拉了下吴静怡家的门铃。
不一会,门打开了,一个戴着眼镜的男人,疑惑的看着孟绍原:“你是?”
“我是恒隆公司的总经理。”
“哦,你是我妻子的老板啊。”男人恍然大悟:“哎呀,你好你好,我是吴静怡的先生,我叫安光。快请进,快请进。”
一转身:“静怡,你老板来了。”
客厅里,摆着满满一桌子的菜,吴静怡正和自己的两个孩子开心的说着什么,一看到孟绍原出现,也是一怔:
“孟老板,你,你怎么来了?”
孟绍原有些尴尬:“我刚谈完一笔生意,路过这里,看到你家灯还亮着……”
“哎呀,来了就是客,孟老板,快请坐。”安光赶紧端来了凳子,让自己妻子再去拿来碗筷:“你说也巧了,明天休息,今天是我生日,所以我们就一直闹到了现在。”
啊?
孟绍原更加的尴尬了。
人家生日,一家人其乐融融,自己吃饱了撑的闯进来做什么?
吴静怡拿来了碗筷,恶狠狠的瞪了孟绍原一眼。
现在,可是下班了,自己的私人时间。
一个上海滩的特务头子,跑到自己家来做什么。
孟绍原只当做看不到。
“孟老板,喝酒,喝酒。”安光哪里知道这个年轻人的真实身份:“一直听静怡说起过你,可没想到,孟老板那么年轻有为。”
“打扰到你们了。”孟绍原举起杯子:“今天你生日,我祝你年年有今日,岁岁有今朝。”
“多谢,多谢。”安光喝了一口,放下酒杯:“说起来,我真还得当面向你道谢,我工作丢了,结果,你要帮我找了一份更好的工作,还是银行,薪水也比以前多了。我总说,要请你吃顿饭,当面感谢你,可静怡总是说你太忙了。”
“是啊,忙。”吴静怡接口说道:“公司里一忙,我这加班也多了,陪你们的时间也少了。”
随着战争的持续,军统方面对日情报工作也变得更加繁忙起来,即便是内勤,也都要开始加班加点。
向来准时下班的吴静怡,也开始变得不准时了。
“这话就不对了。”安光责备了一下自己的妻子:“这样的时局,能够有一份稳定的工作,那就算是不错的了。薪水又高,还有奖金,这样的工作到哪去找?加点班也是应该的。家里面侬放心,我下班准时,带两个老小(小孩)还是没有问题的。”
“安光,孟老板正好也在。”吴静怡话锋一转:“我上次和你说,你有个同学在香港做银行,让你带着孩子去香港,你想好没有啊。”
“否去个,否去个。”安光继续一口回绝:“你不去,我也不去,家里没个女人总是不行的。”
孟绍原知道吴静怡为什么那么急着要自己丈夫去上海。
现在的局势,已经渐渐的不再容许吴静怡那么准时的下班了。
在前几天的会议上,孟绍原已经很明确的对部下指出,按照战局走向,上海很有可能沦陷,那么,军统特工将会陷入到更加艰苦的作战中,所有内勤,也都要做好走上一线作战的思想准备。
这些人里,当然也包括吴静怡。
如果她的丈夫孩子还在上海,一来让她身份容易暴露,第二也让她在工作里有太多的顾虑了。
日特机关只要知道她的真实身份,以及她的重要性,随时随地都会对她丈夫孩子动手的。
孟绍原装作漫不经心地说道:“安先生,我呢,在政府里也有不少的朋友,从他们那里得到消息,在上海恐怕顶不住了。上海一旦沦陷,就算在公共租界里,中国人的日子恐怕也不会太好过。
不安全,真的不安全啊。汇丰银行在香港也有分行,我可以安排你过去当个部门经理,这可是你升迁的大好机会。还有,我的公司,在香港也有业务,等到上海这里的事情安顿好了,我可以把你妻子调到香港,让你们一家团聚。”
“真的?”安光眼睛一下就亮了。
又可以得到升迁,又不用夫妻长期两地分居,饱受相思之苦,这样的好事到哪去找?
“当然是真的了。”
“哎哟,孟老板啊,你就是我们家的大贵人啊。”安光举起杯子又敬了孟绍原一杯酒,放下杯子,叹息一声:“你说日本人要是占领了上海,中国人没有好日子过,那是真正一点都不假的。
这西洋人,也怕东洋人啊。就我们汇丰银行,有个意大利的客户,前几天来我银行存钱,我送他出去,看到他上了一辆车,和车子里的日本人有说有笑的。我当时就想啊,这个意大利人看到中国人,冷冰冰的,和日本人在一起倒那么开心。”
“意大利人?日本人?”孟绍原眉头一皱:“安先生,那个日本人你认识?”
“是啊,日本人,那个人也在我们银行开有户头的。”
迷踪谍影
===第三百九十章
特别支队===
“查到没有?”
“查到了,那个意大利人要托尼基里延力。”
“托尼老师。”
“什么?老师?不是啊,他表面身份是做生意的。”
“啊,没什么。”
孟绍原只是忽然想起了自己那个时代理发业名声赫赫的“托尼老师”而已。
“托尼是‘意大利马尔基尼贸易公司’在华全权商业代表,公共租界工部局董事,音乐委员会主席。”吴静怡拿着资料汇报道:
“他还有一个特殊的身份,是意大利政府和我国民政府之间商务交流的商业指导。”
所谓的意大利和国民政府之间的商务交流,其实就是意大利大肆卖武器给中国。
作为世界第六大工业强国,意大利还是有两把刷子的,尤其是在军工方面,意大利的水平很高,而且非常有特色,很多武器比日本都先进。
抗战前,中国曾和意大利进行过密切的合作,从意大利进口了大量武器,意大利还帮助中国建设了不少军工企业。
当年,中国刚结束中原大战,又在“九一八事变”中被日本抢走了富饶的东北和仅有的重工业,百废待兴的中国急需建设现代化的军事工业。当时各国都不愿意得罪日本,所以不愿意向中国提供帮助。
在中国窘迫的环境下,德国人向中国伸出了援助之手。中德关系因此日益升温,在30年代进入了蜜月期。
在德国人的帮助下,中国初步建立了现代的国防工业,为抗战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中德合作让意大利感觉到眼红,所以在1934年意大利向中国表达了合作意向。对于意大利伸出的橄榄枝,中国自然非常乐意接受。
一方面,意大利是列强之一,搞好和意大利的关系对中国非常有益。
另一方面,意大利的武器和军事水平虽然比不上德国,但非常具有特色,称得上物美价廉,非常适合中国这种财力不足的国家。
比如意大利的cv33\35超轻型坦克,虽然装甲薄、火力弱,但价格低廉、性能不错,尤其是适合缺乏反坦克武器和地形复杂的中国战场。所以中国一口气从意大利进口了几十辆,是国民政府进口数量最多的坦克。
中国还从意大利订购了百禄34型47毫米平射炮、布雷达35型20毫米高射炮、cr32战斗机、水雷等各种武器。
同时,意大利向中国派遣了大量的军事顾问,中国也派遣了不少军事人员到意大利进行学习,国民政府的空军顾问主要是意大利人。
为表示对中国的友好,墨索里尼还向委员长赠送了一架座机。此外,意大利还帮助中国建设了中央南昌飞机制造厂,飞机厂由意大利垫资建设,意大利出钱出技术,生产布瑞达25式教练机、萨伏亚s-81式双发轰炸机等机型,投产后由中国分五年赎回。
意大利曾表示,中央南昌飞机制造厂在设备和规模上名列远东第一。不过南昌飞机制造厂刚投产抗战就爆发了,飞机厂被迫迁往大后方。
对于中国和意大利的合作,日本非常恐惧和不满,日本政府曾多次向意大利表示抗议。但意大利置若罔闻,在金钱面前,意大利的立场还是很坚定的。
“正因为这个身份,托尼被日本特务组织收买。他商业指导的身份,让他能够接触到很多国民政府官员,轻易的获得我事、经济情报,再转卖给日特组织。”吴静怡调查的很清楚了:
“我们过去也发现了某些情报的泄露,但总是认为在内部出了问题,排查了不少了,可从来没有想过是一个意大利人出卖的。你和我先生进行了交谈,仅仅凭借他在银行内外的表现就迅速锁定了他的间谍身份,孟主任,这点我真的很佩服你。”
是啊,佩服。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44/385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