盖世双谐第14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44/449


“这有什么好谢的,给你学东西是应该的。”渺音子道,“还有啊,你在学这‘十二谛’的过程中要是有什么不懂的呢,也别来问我,因为这本儿我也没看过。”
“啊?”黄东来都惊了,“师父您就不能教我点儿您自己也会的吗?”
“什么叫‘也会’啊?”渺音子一脸嫌弃地回道,“我没看过这本儿,就代表这本上面记载的东西我就都不会吗?就算这上面的东西我不会,学了这上面的东西能做的事情我就做不到吗?”他顿了顿,又喝了口茶,“道法千万,殊途同归你懂不懂?这世上无数的道书经文,就好比是无数条登山的道路,无论走哪一条都可以到山顶,区别只在于哪一条路更适合你走;今天这本儿十二谛到了你眼前,就说明你跟这一条道有缘,换一本我学过的给你,说不定反而把你耽误了。”
“好好好,您说的都对……我学这个就是了。”黄东来毕竟是徒弟,在修道的领域他自然说不过这已经修了一百多年的渺音子,人家怎么吹他都是无法反驳的,他也只能再度扯开话题,“对了,师父您说找我有两件事,这第二件又是什么啊?”
这一刻,渺音子放下了手中的茶杯:“嗯……”他调整了一下语气和表情,严肃了一点,“东来啊,你上山也有段时间了,入门的功法也已练得有模有样,按本门的规矩,差不多也该赐你个正式弟子的道号了;有了道号之后呢,你才算是正式入籍我玄奇宗,今后这历代弟子的系谱表上,也会有你一个。”
此处说个题外话,玄奇宗里给道号,一般都是在弟子练成了“无奇功”的第一层之后才给的,因为在那之前,严格来说这人还没迈入修道的门槛呢——只有当你掌握了一个门派里最基础的练气法门,你才能算是“修士”,才能有“道号”。
这一点,其他的修道宗门也是一样的,只不过其他门派也各有自己的基础功法,那些功法的难度和“无奇功”未必一样。
当年那白如鸿就是没有“道号”的,“银道”只是他的江湖称号而已;尽管他后来花了几十年也把无奇功练上去一些了,但由于他只是“记名弟子”,终究是入不了宗门的系谱表,也不会被赐予道号。
“哦?”此刻,黄东来一听自己也能有道号,也是相当高兴,心说我这相当于是“试用期表现优异转正”了啊,“那好啊,师父您准备赐我个什么名号啊?”
不料,下一秒,渺音子却是反过来问道:“你自己有什么想法吗?”
“我?”黄东来稍稍一愣,“这事儿我也可以提意见的吗?”
“唉……”渺音子这时竟是叹起气来,“其实本门对于起道号这事儿并没有任何的限制,全看当师父的当时当刻的想法,运气好的呢,遇上个讲究人儿,给你认真整个名儿,运气不好的……就比如我和我师兄这样儿的,赶上个特别随性的师父……”
“啊?”黄东来这就不懂了,“师父您这道号有什么问题吗?我听着还行啊?”
“唉,你不懂……”渺音子语重心长地回道,“我也不想跟你说,你以后也别问。”
见对方把话都说死了,黄东来也就不接茬儿了,只是默默喝了口茶。
一息过后,还是那渺音子自己又拾起了话头:“简而言之,我是不想步我师父的后尘,搞得你今后埋怨我,所以便先问问你自己的想法。”
“哦……”黄东来似是明白了,他念道,“那您说‘通天子’、‘无极子’、‘白云子’之类的,我合适吗?”
“俗了。”渺音子的评价言简意赅,“而且我印象中峨眉山和青城山那儿已经有同道用了这几个名儿了。”
黄东来闻言,微蹙眉头:“嘶……那我叫什么‘子’好呢?”
“你也不一定要叫什么‘子’啊,谁告诉你道号非得是什么什么子了?”渺音子道。
“是吗?”黄东来对这部分知识是真不清楚,“那还能叫什么?”
“叫道人、散人、先生都可以啊。”渺音子回道,“你乐意的话叫半仙也行啊。”
“这样啊……”黄东来旋即又问道,“那怎么……咱山上好像净是些叫什么什么子的啊?”
“起名儿的人懒呗~”渺音子道,“我今天要是也稍微懒一下,直接给你按个‘东来子’,那我现在还用在这儿跟你继续扯皮?”
“是是是……还是师父您会疼人。”黄东来赶紧来句马屁哄一哄对方,生怕对方失去耐心,忽然给他来句“就这么着吧”然后扭头就走。
说罢,黄东来又思考了一下,随即抱着半开玩笑的态度来了句:“呵……师父啊,您觉得‘旭东老仙’这个号怎样?”
“妖道?”渺音子反应也是贼快,脱口而出,“魔头?”他这话也不知算是疑问还是陈述,“这名儿可以啊,听着就像是那种准备自立门户出去骗去的路子啊。”
“没有没有,东来不敢……”黄东来赶紧否认。
然,正在他准备把“我只是开个玩笑”这后半句说出来之际……
“有什么不敢的呀?”渺音子却已抢道,“自立门户怎么了?玄奇宗可从来没拦着弟子出去自立门户,也没有限制过弟子下山入世修行;你上山以来见过的师兄师伯们,包括师父我……有一位算一位,都是自己想赖在山上不走的。”
“啊?”黄东来道,“这都可以?”
他道完这句,自己再琢磨一下,就发现这好像是句废话。
就他目前为止对玄奇宗这帮道士的了解,他们连在自己门派里担任点职位都嫌麻烦,像“自立门户”这种更加麻烦的事他们又岂会去掺和?至于入世修行什么的……这山上过得这么舒服,再加上这帮懒鬼本来也是凡事“不争”,更没可能去了。
“没什么不可以的,你想叫‘旭东老仙’是吧?好!那就这么定了。”渺音子接着便道,“以后你的道号就叫旭东老仙,你管我叫师父,我管你叫老仙,齐活儿了。”
说罢,他居然站起来就要走。
“诶诶!师父,我就随便那么一说的啊。”黄东来这下可急了,“您别走啊,咱们再商量商量啊。”
“不必了。”渺音子摆了摆手,“这名儿有点儿意思,我挺喜欢的,我这就跟师兄说一句,让他给你入籍,就这样了啊。”
说到这儿他就已经迈出门去了。
黄东来哪儿拦得住渺音子啊,他几步追到门口,后者就已不见了踪影。
只留黄东来一个人站在门前,呆若木鸡地望着空荡荡的院子。
傻站了片刻后,黄东来突然抬手,连着扇了自己好几巴掌,边扇边道:“老仙老仙老仙……老子真的是犯贱!”
当然,他可没真用力,就是象征性地拍了几下。
一想到今后这山上但凡是个人见了自己打招呼就是“老仙”,他就觉着蛋疼,但事已至此,他也知道已经没办法了,因为他现在再去找渺音子强行要求再改一个名儿,那就“勉强”了,不“自然”了,“味儿不对”了。
因此,他也只能认下这个自己一时玩笑而提出的道号,关上房门回屋,慢慢参悟那“十二谛”去了。
===第十四章
西湖有雅座===
永泰十九年,五月初一。
黄历上写:岁煞北,八座地破,五富天成,忌破土、安葬,宜开门、开业。
很显然,这是个做买卖开张的吉日。
孙亦谐那“西湖雅座”,便选在了这天正式开门营业。
那个年头,也没个电视广告、网络媒体啥的,除了吆喝,最好的宣发手段就是传单了。
当然……印传单的成本也不低。
尽管大朙的印刷技术已是相当繁盛,但那时候印东西的效率跟现代印刷厂的效率完全是两码事;当年不单是纸贵,而且印刷所需的人力也多,出货速度方面嘛……咱现代的印刷厂,只要订单下了流水线,几千几万的量,一两天也就出来了,但在朙时你若要印几千张传单,没半个月可下不来。
好在孙亦谐也是早有准备,提前一个多月就已经在操办这事儿了,因此,这“西湖雅座开张”的消息,七天前就已飞遍了杭州城,就连周边各县也都传开了。
到五月初一当天,杭州城中那是锣鼓喧天,鞭炮齐鸣,虽没红旗,但也人山人海啊。
城中其他那些开酒楼、青楼的老板、老鸨们,今天也都很识趣地选择关门歇业一天,并纷纷拿着贺礼来孙亦谐这儿捧场拜码头。
如果说在“红梅雀”引发的事件之前,他们对孙亦谐在江湖上留下的传闻还有些怀疑,那么在那次事件之后,他们除了“认大哥”之外也没什么别的想法了——毕竟他们都不想被干死。
而孙亦谐呢,也是会做人,在开张前,他就已经跟这帮同行同业的都打过招呼:这碗饭我吃就吃了,但也不去砸你们的饭碗。
那他具体是怎么操作的呢?
主要还是从营业时间和市场定位两方面下手。
孙家这西湖雅座,并不像杭州其他的那些高档酒楼、青楼一样全年无休地营业,而是采取“三日一小歇”,“七日一大歇”的营业日程。
比如说,五月初一开张,那么初一初二就是正常营业的日子。所谓“正常营业”,便是做满午市和晚市:午市即午时前后那两个时辰,只开楼下两层的散座儿,定价适中,面向大众,将本求利,赚个吆喝;晚市则由晚上戌时才开始,最晚子时结束,只开楼上两层,只提供雅间儿,且菜单上的菜品保证你在其他的店里看不见、吃不着……定价呢,也是极高的,就是专赚那些达官显贵的银子。
然后,到了初三这天,就歇“半天”,即这天没有午市,只做晚市。
初四、初五、初六,再正常营业三天,随后到了初七,就歇“一整天”,即初七这天全天都不营业,酒楼的员工也是全部放假。
初八开始呢,就再来一个这样的循环。
列位,那可是朙朝,知道朙朝那会儿是怎么上班儿的吗?
这时候章说演员就要回了:“不知道啊”,那我说说你听听。
由于朙太祖自己是苦出身,实打实的劳动人民,所以他对自己都极为严苛,更不用说对别人了;那个时候,全国上下一年就只歇三天,分别是春节、冬至,和皇帝的生日,其他三百六十二天都是工作日。
这样搞法,显然是有悖人性和科学的,于是……等太祖挂了之后,有那么几年,政策又严重“反弹”,新皇帝竟宣布春节前后可以连放一个多月,从腊月二十歇到正月二十五,但这又有点矫枉过正了。
一直到朙朝中后期,节假日分配这个事情才算趋于稳定,除了每个月都有固定的三天假外,一年到头各种节日也都能休……反正零零总总的加起来,也有五十来天吧。
这是个什么概念呢?相当于你现在做一个996的工作,每周只休那规定的那一天,且所有国定节假日也都得上班。
要不那时的人怎么寿命短呢?你这么干你也短啊。
不过,具体情况得具体说,大部分的朙朝官员并不会像996的人那样一天办公十二个小时,特别是地方官儿,也没那么多公务让他们办,再说他们的办公时间都可以自己分配,不是特别着急的事情拖个十天半拉月都行。
而老百姓呢,有那三百六十五天手停口就停、一天都不敢歇、且干的是体力劳动的主;也有那占着房躺着地,一天天躺那儿收租就衣食无忧的人……但总体来说,还是劳动人民居多。
因此,对于那些在“西湖雅座”工作的伙计们来说,孙亦谐这“三日一小歇,七日一大歇”简直就是惊天动地的福利。
粗略一算,他们一年下来至少比别人多出12天左右的“正休假”,而且每周还能休个“半天假”;您可别小看这半天,这跟咱们现代的“半天假”完全是两个概念,人家那时候上班可不用提前一个半小时起床,然后还挤地铁、挤公交、或者自己开车在路上堵个一小时左右,下班时也不用这样再耗一回……古代人那都是真正的“就近上班”,走着去走着回,通勤时间最多不超过半小时,而且酒楼的晚市要晚上七点才开始,对那时的人来说相当于这一天到吃晚饭为止都给放了。一年下来,这样的“小歇”也有五十二天呢……相同的工资待遇下,城里那些能干的伙计们肯定是抢着也要来这儿干呐。
这样的营业时间,加上只有午市才做老百姓的买卖、晚上能接待的凯子数量也有限,自是不至于形成垄断的;最多就是午市的时候从其他各个酒楼的生意里刮点痧,晚市争夺了少量的最高端客户而已。
况且,孙亦谐这酒楼并不提供住宿和青楼卖笑的那种业务,所以总体来说对同行们的生意影响也没有那么大。
孙哥把这笔账算得是明明白白,他跟那些老板、老鸨们一说呢,那些位心里一盘算,也就踏实了——既然孙家少爷肯给大家留活路,那今天大伙儿都来送份礼,客气客气,也是应当。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44/44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