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人的餐桌第18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84/598


另外,给老弱孤苦之辈的救济粮不要克扣,可以多给黄米,粟米,高粱,就是不能给白米跟麦子,可以给衣衫,给物件,却不能给钱,这一点你一定要记住了,要让那些老弱孤苦的饭食,穿着比普通坊民的吃食,穿着差一些,不能一样,更不能超过。
这可是坊民们的骄傲来源,也是他们发善心的基础。”
刘义回头瞅着在寒风中等待松针下落的老妪,忍不住叹口气道:“发好心原来这么难啊。”
云初当然不会告诉刘义什么是集体,什么才是集体的核心竞争力,他只希望刘义能记住,他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这些可怜的坊民。
云初看似凶恶,实则温柔的做派,迟早会通过刘义之口被宣扬出去,迟早,晋昌坊里的每一个人都知道云初是一个办事非常讲究的人。
他里下的所有规矩都是为了坊民们好,继而将服从云初的命令当成一种本能。
假若云初的这个愿望达成,那么,长安一百零八个坊市中,就有一个坊市彻彻底底地姓云了。
这种事情其实很多大的家族都在干,只不过他们没有在京城里这么干,是在自己的家乡,在偏远之地,一点点的蚕食自耕农的土地,最后通过各种手段,让这些人成为自家的奴隶,或者部曲。
大唐太宗皇帝之所以对高门大户非常反感,就在于此,李治之所以讨厌门阀,也就是这个原因,到武则天的时候,她不仅仅是讨厌,还开始动刀子了。
晋昌坊不一样,每当坊门打开的时候,这里就是长安的一个普通坊市,等到坊门闭上,这里迟早会变成云家大院。
娜哈还是没有回来,云初有些着急。
早上崔氏从大慈恩寺回来的时候告诉云初,娜哈很乖,在跟着玄奘大师念经。
她眉心的莲花纹不生气,不激动的时候看不出来,额头很光滑,看不出来像是被刺青过的样子。
就是因为娜哈很乖,这才让云初感觉很不好,因为娜哈从来就不是一个乖孩子,云初也不希望她变成一个乖孩子。
再有四天,就要到上元节了,那一晚上金吾不禁,长安城将不会再有宵禁,晋昌坊早在五天前就接到了制作灯山的命令。
往年,刘义能推就推,能耍赖就耍赖,只是依靠着大慈恩寺的佛山灯撑门面。
今年不一样了,晋昌坊自己要制作灯山了,准确地说,晋昌坊今年要制作一盏奇大无比的巨型孔明灯,云初想让这只用桃花纸糊起来的巨型孔明灯照亮整个晋昌坊。
因为,灯山的头名,会收到皇帝的赏赐,据说,赏赐不菲。
灯山好看不好看并不重要,主要是必须奇特,上面写的祝愿皇帝陛下万寿无疆的字要足够大,足够醒目,国泰民安四个大字要让皇帝看得舒心,看得愉快才好。
至于百姓的意见,真的不重要,因为能参与投票的人中间一个百姓都没有。
(本章完)
===第一百章自愿的跟强迫的大不同===
晋昌坊就有扎孔明灯换钱的人家。
云初把事情安排下去之后,就不管了,他又不会扎孔明灯,就算是出主意,也是不靠谱的主意。
如此巨大的孔明灯对于张贺一家来说,是一场史无前例的挑战,他们一家干这个活计已经干了三代人了,头一次遇见要扎这么大的孔明灯的。
张贺瞅瞅堆在桌子上的那些钱,几次都想把这个活计推掉,可是,看到家人瞅着那堆铜钱发光的眼神,他还是决定试一下。
接下来的四天里,自己全家人就不要再想着睡觉了。
一盏灯,三十贯钱!
云初回到家里的时候崔氏也从城外回来了,带回来的消息不好,负责管理那将近两百亩地的佃户,人家不愿意伺候云家这样的小户人家,在确定庄子被老侯爷送给了云家之后,那几户佃户也就跟着去了距离这个小庄子不足十里地的大庄子,那里,也是人家梁建方的产业。
“那几户人家说的话能活活气死人,一个个把自己放在忠仆的位置上,话里话外的意思都是饿死不来咱们家。
开再好的条件都没有用,哪怕妾身说准备购置两头耕牛供他们使唤,也换不回他们的心。
真是不明白,几个佃户而已,饿得精瘦,衣服更是补丁摞补丁的,被梁侯家里人当牲口使唤,还使唤出情义来了。
妾身才到,那些人就背着破烂的家当带着妻儿离开了庄子,妾身没办法,把肥九留下来看门呢。
郎君,要不要再招募一些佃户呢?”
云初苦笑道:‘问题是你从哪里招佃户呢?”
崔氏笑道:“晋昌坊。”
“这些人已经习惯居住在城里了,恐怕没人愿意去当农夫吧?”
崔氏轻笑一声道:’只要郎君同意,妾身就去找坊正讨一个主意,这城里面啊,居住的不一定都是城里人。”
云初见崔氏满怀信心,就点点头,继续用小刀子雕刻自己的象棋,他想等娜哈回来之后,就教这个小丫头下象棋。
象棋在大唐也有,叫做象戏,不过是初级版的象棋,没有马,炮,士,规则也很简陋,几乎跟狼吃娃娃一般,毫无趣味可言。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84/59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