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人的餐桌第35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59/598


“商贾的利益中,很大一部分就是从燕子嘴上夺泥夺出来的。
如果县尊发动百姓去白千这些事情,那么,就预示着那些专门干这事的团队没了活计。
所以,有的时候,免费的东西并不是一个好东西,至少,这些人在请完毕废墟的时候,会给我腾出一个几乎不怎么用修正的平整地基。
过几天县尊去工地看看就明白了。
刘仁轨当然会看,他不仅仅会查看那些云初口中专业的清理凌墟的人如何千活,也要看光福坊已经建成的新坊市,是不是如同云初说的那样,对谁都有好处。
站在光福坊大街上,这里已经人来人往的,早早恢复了原本热闹的样子。
云初将手按在一个跟他很熟悉的一个小女童的脑袋上,指着女童家的一楼作坊道“这就是我们第一批改造的一户人家。
他们家是篾匠,买卖说不上好,也说不上坏,总之就是能湖口而已,房子在一场火灾中成了灰尽,如果依靠他们白家的能力,想要修建新房子难如登天。
现在,他们家的房子面积其实没有变化,只不过从摊开给摞起来了,就是这么一个小小的变化,让他们家重新拥有了一座可以居住百年的新的砖瓦房子。
云初说着话,还拍拍小女童的脑袋瓜,显得极为亲民。
对于篾匠一家来说,一次性来了两个很大的官员,手足无措的站在门口,不知道应不应该邀请这两位进来。
云初很自然的带若刘仁轨进了他家,也不用主人招呼,就指着一楼的结构继续对刘仁轨道∶
“当初建造房子的时候,就在一楼规划了仓库跟干活的空间,很多时候在盖房子的时候甚至考虑到了主人家生计的需求。
因为篾匠需要很大的干活空间与储存竹子的空间,所以,你看他们家一楼,几乎是贯通的,前后都有门,干起活来很方便。
刘仁轨一边看,一边点头,看样子对云初的介绍很满意。
云初掀开人家的米缸,从里面抓了一把黄米,看了一下,又掀开人家熬粥的锅,
就对人家的主妇道
“今年米价下来了一些,大冷的天,
粥熬的稠一些,太稀了不抗饿,也不抗冻。
主妇听了连连点头。
两人上了篾匠家的二楼,云初指着这家小小的窗户道
“当初还因为这个窗户闹出来了一些笑话,我在设计之初,总以为窗户大一些采光会好,也美观,没想到百姓
们想的却是让窗户小一些,冬日里也暖和一些看来,我终究还是犯了何不食肉糜的的老错。
刘仁轨一言不发,就这么跟着云初一路走,一路看,一路听,看着云初揣摩小女童身上衣衫的厚度,看着云初掀开人家床铺看铺盖的是否保暖。
看着云初用木勺从人家锅里挖一勺米粥放嘴里品尝一下味道。
一路走下来,刘仁轨变得更加沉默了。
目送刘仁轨落寞的离开,云初咧开嘴自言自语的道:“跟老子比亲民,你还差得远呢。
,
===第七十五章沉渣泛起===
云初认为长安就是他的,所以,只要是发生在长安这座城里的任何事情他都关心。
长安县的发展需要跟上,要不然,等万年县发展到了一定程度,长安这座城市的百姓就会因为富裕程度发生了变化,人心也会发生变化,最后弄出一个不伦不类的阶级出来,不利于以后整合长安。
与云初自始至终把目光盯在长安城上不同,大唐王朝明显有着更大的野心。李绩这些人整日与皇帝讨论高句丽,讨论如何资助新罗国钳制高句丽。
不过,从现在的局面来看新罗国在面对高句丽与百济的两面夹击之下,并没有明显的颓势,也就是说,此时还不是大唐积极介入的好时候。
李治给倭皇下达的钳制百济,支援新罗的诏书已经过去半年了,直到现在,还是没有没有消息,也不知道是使者的船倾覆在海上了,还是倭皇根本就没有出兵百济的打算。
总之,在新罗与高句丽,百济的战场上,一直没有倭国人的兵马出现。
新罗的存亡对于大唐来说其实没有所有人想的那么重要,至少,李治认为辽东四郡本就是大唐人的地盘,无论如何也要拿下来,当然,如果可以顺便吞并高句丽,新罗,百济,甚至倭国,他也能勉强接受。
李治不喜欢羁縻州,羁縻国这种说法,他就是一个淳朴的大唐皇帝,喜欢一些实实在在的税赋一类的东西,不喜欢虚头巴脑的朝贡。
大唐皇帝的旨意就该遍布四野,而不是通过什么皇,什么王打一个大大的折扣之后再去执行。
太宗皇帝是“天可汗“,四夷八方来朝,听起来很不错,只是没有多少实际东西李治不一样,他如果喜欢什么东西,就想亲手去拿,而不是还要顾忌很多事情。眼看着武媚的肚子再一次大了起来,李治就更加喜欢让韩国夫人进宫,跟他讲述-此宫内没有的逸闻趣事。
武媚似乎已经失去了存在感,她对皇帝跟姐姐讲故事的事情假装没看见,更多的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59/59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