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人的餐桌第50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01/598


武媚沉思片刻道:“继续养在晋昌坊也好,在那里她能平平安安的快活长大,回到这里又一堆的破事情,我来问你,左春那条老狗真的不愿意靠过来吗?”
宫人慢慢的折叠着那件漂亮的花衣,低声道:“老奴试探过两次,没有回应。”“百骑司,百骑司,陛下真是好手段啊,只是用这样的手段来对付他的皇后,真是的”
云初回到家里的时候,还在想今天跟皇帝的奏对,皇帝还算仁义,至少明着告诉他,在万年县衙里有一个,或者很多个百骑司的密探。
目的就是为了让他以后做事的时候多考虑一下,不要鲁莽否则知道底细的他可不会无限度的继续帮他。
皇帝要收买一个人,简直是轻而易举的事情,哪怕是受了云初大恩的人,在向皇帝出卖云初这件事上,也会有半分的犹豫。
因为,这样做了,也只跟大义有关,毕竟,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才是大义。
所以说,大义是一个很可怕的东西,这东西是一个可以将其余的一些美好情感,比如忠诚,友谊,感恩全部撕扯成碎片。
哪怕向皇帝举报自己亲爹谋反,都是高尚之举!
云家的美玉儿,跟彩云娘被虞修容喂养的很好。
主要是虞修容的身体很强壮,再加上胃口大开,足以以一人之力喂养两个孩子。
娜哈瞅着两个孩子一人抱着一只雪白的山丘勐啃的时候,她就流着口水出来了。
她年纪大了,不能再像前两年一样跟崔氏蹭一点没奶水的奶吃。
抱着一罐子牛乳痛饮之后,她觉得好多了,就带着大肥拉开后门,去了大慈恩寺,玄奘大师病了,翻译不了经,整日里除过打坐,就是卧床不起,很可怜的。
整个永徽六年,玄奘大师没有翻译出一句佛经。
哥哥说,玄奘大师常年茹素,很可能是因为营养不良才会乏力到这个地步。
娜哈劝说玄奘大师进一些牛乳,玄奘大师却说与小牛争夺牛乳属于不义。
娜哈问过哥哥,所以,每天都会按时按点的去大慈恩寺为玄奘大师磨一些豆子,煮豆浆,跟鲜嫩的豆腐脑给玄奘大师吃。
很见效,玄奘大师说他的气力回来了些,相信用不了多久,就能去一个清净一些寺庙继续翻译佛经。
云初其实是建议玄奘大师去河西,老猴子己经在河西打下来了一片大大的佛门疆域。
只要在那里待着,长安城中的所有破事情都与玄奘大师无关。
可惜,却被玄奘拒绝了,他还说,自己受十方供,受十方难是理所当然的。
他是佛门高僧却也是一个极为重要的政治人物,支持他翻译经的人大多是贞观朝的旧人,现在,贞观朝的旧人正在一个接一个的陨落。
很多人的事情都牵涉到了玄奘大师,过多地杂事,让他很难有一个清净的环境。
云初让娜哈告诉玄奘大师,就算日后所有人都不愿意供奉他翻译经,云家将会一力承担,不仅仅如此,不但会承担翻译经所需,还会将他得法相唯识宗的教义,印在上,散播的全天下都是。
听娜哈回来说,玄奘大师听到这个消息,足足高兴了三天。
于是,窥基大师再来云家的时候,就开始跟云初商量云家修建一座家庙的事情。
还说,霸上就是一块很好的。
云初觉得窥基大师人不怎么样,但是,建议却非常的好,就云家这种在崔氏操持下,日进斗金的家族,确实需要弄个家庙,把家里堆积如山的铜钱全部融化掉,铸造成一个又一个美的铜质佛像,以备不时之需。
几年下来,云初对大唐的经济又有了一个新的认知,至少是高度上去了。
以前,他总是觉得每隔六七八年就出现一次的钱灾,对于百姓来说只有坏处而没有好处,属于盘剥百姓之举。
现在,他终于明白了,这些人在干这些坏事的同时,还干出来了另外一件很重要的事情限制皇权。
要问普天之下最大的商号是那一家,全大唐的人都会把手指指向少府监。
别人家做生意要缴税,要遵守规矩,还要打通官府的门路,才能勉强做一点大生意。
少府监不用,因为规矩就是他们家订的,如果在遇到跟别人竞争的时候,他们甚至不用动用官府的权力,只需要随便修改一下规矩就可以了。
一个少府监,几乎能做全天下所有的生意,只要他张开血盆大口,全天下的钱财都会进入少府监这张血盆大口之中。
所以,很多大家族并不在意能赚多少钱,只希望能保住自家已经拥有的钱财。
云初很害怕突然有一天李治脑子抽抽了,在大唐突然发行纸币,如果他这样的做了,云初相信,大唐社会基础就会立刻崩塌,然后再现隋朝末年三十六路反王,七十二股烟尘的旧事。
栖云寺!
这就是云初家准备修建的家庙,规模不大,占地不超过二十亩,窥基大师准备弄十二个度牒,也就是在这座寺庙里安排十二个有正式度牒的僧人。
不等云初跟窥基大师商量出资多少,窥基大师就甩着宽大的僧袍袖子,急匆匆的走了。看样子,这座庙,应该不用云家出钱修建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01/59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