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人的餐桌第57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72/598


为您提供大神孑与2的《唐人的餐桌》最快更新,!
第六章终究都是有瑕疵的免费阅读:,!
『』
===第七章扎根基础才是大事===
万年县目前是大唐最富裕的一个县。
这一点从夏赋,秋税中就能看的出来。
仅仅是晋昌坊跟曲江坊这两个坊市,就贡献了全县应收赋税的六成以上。
其中以晋昌坊最多,缴纳赋税为六千九百八十五贯,东市次之,为四千七百五十二贯,再次者为曲江坊的四千六百五十五贯,再算上其余坊市,里坊,万年县收到的铜钱税赋就足足有两万三千六百余贯。
大唐的税赋来源是租佣调,所谓租便是地租,一亩地租平均为两升,庸便是绢布,至于调这个东西在万年县是不存在的,因为万年县不允许百姓用每日三尺绢布来顶替徭役。
万年县的土地实在是太少,所以租庸调的数量不多,尽管不多,还是超越了很多大唐州。
根据永徽六年十一月秋税缴纳完毕之后,户部以粟米为基础价格换算出,永徽六年,大唐朝廷的总收入为四百八十一万贯。
朝堂上,百官们自然是弹冠相庆,因为这个收益已经是大唐立国以来最高。
云初虽然被皇帝称之为二百五,但是,在吏部清吏司衙门的考评中,再次被评为上上之选。
满朝官员们都认为,云初在没有把百姓最后一件遮羞的底裤盘剥走的状况下,能获得如此收益,吏部给一个上上之选,实在是不足以彰显他的能力。
没错,官员们,至少是户部的官员们,他们只看每年进入国库的银钱,粮食,绢帛,麻布的数量多少,至于百姓们是不是能活他们并不在意。
很少有官员因为催税赋弄出事情来受到户部的斥责,哪怕是激起民变,户部的官员们也只会认为是刁民之过,只需派遣大军平定就是了。
牧民,牧民,一个替朝廷放牧百姓的官员,放牧一年,如果没有收益,这就是该员最大的失败。
云初的政绩非常的显着,所以,在显庆一年初春的时候,云初正式踏进了五品官的行列,虽然只是从五品下的官职,却不再是朝臣口中的小官,真正进入了中级官员的行列,也终于有资格踏进大殿中与皇帝一起商议国事。
大唐的税赋非常的有灵活性,县一级的官员需要将收到的税负的八成上缴给州,州再把收到的税赋的七成上缴给国库。
有这种计算方式,万年县的县库里装的粮食,绢帛,麻布的数量就非常可观了。
因为,云初是按照户部最喜欢的将收到的实物税赋转化成货币缴纳给户部的。
这也是户部为何极力要求吏部,对云初的品级进行升迁的原因所在。
他们不知道的是,在把实物转化成货币缴纳税赋的过程中,万年县至少有三成以上的赚头,这还不算地方官府历来需要进行的,损耗,漂没,运输,库藏等等损失。
云初这个人从来都不允许国家占自己的便宜,现在,他是万年县的主官,所以,他也不允许国家占万年县的便宜。
所以,万年县的官吏们,如今出门都把腰杆挺得笔直,是因为别的,仅仅是因为大家都知道万年县今年出现了库房紧张的局面,不得不选择一个高地修建出一处仓库群出来,用来装粮食,绢帛,以及麻布。
也因为如此,万年县今年年底的赏赐除过万年县的官吏,乃至杂役们自己清楚之外,外边无人得知。
因为,万年县的吴主簿,在负责分发赏赐的时候,把话说的很清楚。
发给你的钱粮,拿回家可以跟老婆躲在被窝里的偷偷欢喜,却不许往外透露一个字。
如果因为县衙赏赐这种事情外泄,导致县尊被御史弹劾,那就没说的,不但要把今年发的赏赐收回去,就连以前的也要追索。
如今的万年县县衙里酒囊饭袋或许有,但是,蠢货是一个都没有的。
就算是有人打心底里不喜欢云初这个县尊,在拿到那些赏赐之后,哪怕
第七章扎根基础才是大事
===第八章
什么事情就怕认真===
云初可能是这些居住在长安城外的百姓们见过的最大的一个官员。
虽然经常在出劳役的时候,在南山或者龙首原见过一些名贵的马车跟大排场,那些马车里,以及被排场簇拥的官员的官位肯定比云初大。
但是呢,就站在他家屋檐底下跟他唠家常,进屋子查看他家米缸,关心他一天吃几顿的官员,云初绝对是最大的一个。
村子被洪水给淹了,云初就建议开挖排水渠。
房子倒塌了,云初就承诺县衙可以组织一笔资金,专门用来修统一的住宅,只是,修建住宅的地方,绝对不能占用半点农田,这样,就会多出来一些农田,抵消县衙的一部分出资。
遇到有拦着云初的去路喊冤的,云初立刻在谷场上开始审桉子,当场把桉子断的清清楚楚的,虽然有时候粗暴了一些,不过,百姓们还是认可的,毕竟,这是他们能求到的最好的求公平的所在。
如果遇到村民申诉有恶霸这个云初比较喜欢,将恶霸当场拉出来不管对不对的,就先来三十板子的杀威棒,在恶霸血肉横飞的惨叫声中,在百姓们愤怒的呐喊声中,百姓们心中蓄积的怒火顷刻间就消散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72/59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