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执教皇马开始第101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010/2148


贝肯鲍尔已经淡出拜仁管理层,但他的话还是有很大影响力的,也暂时平息了外界对克林斯曼的质疑,以及更衣室对他的担忧。
所以,客场挑战那不勒斯的比赛,对克林斯曼来说,也是一份挑战。
…………
…………
“德国人可都在说,克林斯曼跟你很像。”
在比赛之前,那不勒斯教练组都在等着拜仁的首发阵容名单,齐达内开起了高深的玩笑。
也确实有这样的说法。
但具体的争议在于,有人觉得是高深在学克林斯曼,也有人说,是克林斯曼在学高深。
高深从来都不会去回应这种说法,只是现在碰到了克林斯曼。
相象的地方体现在对传球的重视,以及对数据分析的强调。
克林斯曼上任德国国家队的时候,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让团队搜集很多的数据,这些数据来自于每一堂训练课和每一场比赛,他们会对数据进行分析和研究。
用克林斯曼自己的说法,这一套在美国其实并不新鲜,甚至早就很成熟了。
如果只是数据分析,倒还不至于引发这样的争议,毕竟英超也很早就开始数据分析了。
但克林斯曼还特别喜欢跟球员唠嗑。
对,没错,他就真的跟高深非常非常像,每天都在不断地跟所有的球员聊天,聊各种各样的话题,而他本人做事情就属于那种特别有激情的人,自然而然就把这种激情灌输给球员。
而全世界都知道,从执教皇马开始,高深也是以热衷于唠嗑闻名。
在训练方面,高深就是个甩手掌柜,基本不参与具体的训练安排,他每天很重要的一项任务就是跟球员唠嗑,保持沟通,随时随地了解和掌握球队的情况。
看,是不是一模一样?
对于齐达内的玩笑,高深还真有些不感冒,傲娇地回了一句,“我可比他强多了,尤其是技战术,我可不觉得,他在这方面有多强!”
高深对此还是特别自信的。
很多人都奇怪,为什么德国国家队会选择勒夫?
其实很简单,因为在克林斯曼执教德国国家队时,球队几乎所有的战术都是勒夫在具体负责的,包括比赛中的指挥和调整,克林斯曼更多是在整体上操盘。
可以这么说,克林斯曼提出了一个改革的设想和方向,但这个设想很空泛,是勒夫等助手帮他付诸实行,并取得了非常不错的开局。
所以,在克林斯曼挂印而去后,勒夫取而代之,并在未来几年,一步一个脚印地带领德国队取得成功。
失去了克林斯曼,勒夫的德国队就失去了那份激情,失去了德国人最引以为傲的意志,这才导致德国队在零八、一零和一二的欧洲杯和世界杯上,都让所有人感到惋惜,直到一四年才修成正果。
而失去了勒夫,克林斯曼执教的拜仁慕尼黑,本赛季在战术层面上就一塌糊涂,就连媒体都公开指责克林斯曼,至今还没有想好球队要采取什么样的战术。
根据那不勒斯的球探所得到的情报显示,在慕尼黑,拜仁基本都在训练体能,很少召开战术会议,全面地阐述自己的战术思路和想法。
所以很多时候,拜仁的球员不得不在赛前自己讨论和决定要怎么踢。
于是就可以看到,在比赛里,拜仁一旦战术对路,立马就踢得激情四射,可一旦战术受挫,拜仁就会踢得磕磕绊绊,甚至会兵败如山倒。
归根结底就在这里。
作为昔日的伟大球星,克林斯曼自然不可能不懂战术,但自己懂,跟成体系地阐述出来,这就是两回事了。
以前有个对胃口的勒夫,克林斯曼基本只要跟勒夫沟通好就行,可现在没有了勒夫,他必须要面对所有人,于是克林斯曼就不知道怎么说了。
在职业足坛,懂得做,但不懂得说,大有人在。
这叫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所以,高深就拿出师傅的架势,狠狠地,以克林斯曼为反面教材,给齐达内上了一课。
甚至,他实在是很想要说一句:不要崇拜哥,哥只是个传说!
但最后仔细想想,还是太装那个啥了,他就忍了。
……
在主场被云达不莱梅狂虐之后,克林斯曼终于也是吸取了经验教训,在面对那不勒斯的时候,没有选择三五二阵型。
这也没让高深感到意外,只是有些失落。
“我原本还在想着,要再刷他一场大比分!”高深看到拜仁首发阵容时,颇感遗憾地摇头道。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010/214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