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写的自传不可能是悲剧第52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26/1000


等许劲风嬉皮笑脸,心满意足地出了门,崔季忠这才笑着道。
“许总和风少兄友弟恭,感情深厚,实在是让令人羡慕。”
许劲松脸上的笑容渐渐收敛,嘴角勾起一抹冷笑。
只要他无心集团事务,安安心心当一个游手好闲,玩物丧志的纨绔子弟。
那他……就永远是我的好弟弟……
===第一百七十五章
这个问题……有问题===
“噼里啪啦!”
书桌前,孟浪飞速敲击着键盘,对话框中一串串字符快速地在屏幕上出现、消失。
平凡归平凡,那位身残志坚的兄弟,该做的开源任务还是有在认真完成的。
脑子里又更新了一批代码,孟浪趁热将它们码了出来。
但是和前几次相比,这一次的收获明显少了许多。
充其量只是将目前他所打造的“神经系统模型”打磨的更加完美,完善了一些外围数据库。
但是核心算法和内容却没有多少创新。
关键还是卡在了三大数学难题上!
孟浪活动了一下手指,目光不由看向手边刚打出来的一份资料上。
这一集里《平凡之路》的技术附件,是一份《腿部机械义肢技术详解》。
完全彷生构造,内部零件相当精密,光图纸孟浪就打印了不下数十页。
机械设计部分是孟浪的知识盲区,基本是在看天书,只能直呼“漂亮”、“牛逼”、“不明觉厉”……
不过也有一部分踩到了孟浪的专业范畴。
那就是其中最关键的一项核心技术……“运动神经义肢技术”!
神经义肢技术,又称为神经修复术。
它是一门与神经科学和生物医学工程有关的学科,用以帮助各种残疾和瘫痪患者恢复残缺功能。
比如目前应用最广泛的人工耳蜗植入术,全球已完成的成功手术超过70万例,帮助无数耳聋患者恢复听力。
不过这只是最初级的应用。
前沿的神经义肢技术再往前推进,便是另一颗璀璨的科技明珠——脑机接口技术!
通过在大脑植入一个微型装置,读取大脑的意识,然后通过短程蓝牙技术控制机械义肢进行运动。
被誉为“钢铁侠”的马斯克·埃隆,据说近期就在搞这个东西。
这里面不仅涉及到神经学、医学、生物学,还涉及到计算机学、神经信号模拟等复杂领域。
要设计出能够模彷正常生物神经信号的义肢,就必须精准模拟出正常功能组织的非线性输入/输出(i
/
o)参数。
要实现神经信号与电信号的相互转换技术,所需要的计算机建模就是一项复杂的任务。
巧的是,孟浪一直在做的“神经系统模型”中,就有这方面的涉猎。
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彷生机械义肢,已经可以做到由大脑控制进行简单运动,甚至还有初级的触觉反馈。
但它的实用性和成本完全不具备规模化应用条件。
不过孟浪手中这份义肢技术的技术含量,远超当今世界最前沿的科技水平。
除了千锤百炼的机械设计结构之外,它与当今技术最大的区别在于,采用了初级的“神经接驳技术”!
不同于手部和脑部的密集控制神经,腿部的运动功能不需要像双手那么灵活,也不需要承担中枢神经的庞大信号处理任务。
因此腿部的神经结构相对简单。
涉及坐骨神经、皮神经、腓神经、胫神经等等。
所以,腿部的机械义肢,是相对比较容易实现的一种。
这份图纸里的机械义肢包含了两个部分,一部分是与肢体、神经紧密相连,通过手术安装在断肢末端的“端口”。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26/100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