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写的自传不可能是悲剧第53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36/1000


特别是这位瘦瘦高高,带着眼睛,看着斯斯文文的陈有为,居然是一位数学系的大学老师,这让孟浪忍不住多上了些心。
难道自己选择拯救目标时……还做了家庭背景调查?
可能性不大,想来这又是一次“命运的回响”?
那么根据“小雨定律”,他……会不会就是自己解决三个数学问题的“关键人物”?
“呵呵!算不上什么书香门第,不过家里都是搞学问的,这倒是真的。”陈有为笑道。
“虽然我是个数学学渣,不过我这个人最崇拜的人之一就是数学家了!”
因为需要,所以崇拜。
“呵呵!小兄弟过奖了,我可谈不上什么数学家,就是一个教书匠而已。”
“诶!陈大哥,那你平时在大学,是不是总研究些什么什么猜想,什么什么假设之类的世界难题?”孟浪一脸期待地问道。
闻言,陈有为哈哈一笑。
“np完全问题、霍奇猜想、庞加莱猜想、黎曼假设,这些世界难题我当然也有想过去解答,只不过我的水平距离那种程度可差得远了。
大学里面的讲师大概也分两种,一种是喜欢教书育人的,一种是喜欢搞课题研究的,我吧就属于前一种。”
孟浪闻言有些失望。
救一个人解决一个麻烦,果然还是自己想多了。
要真能这么玩,那我一天扶一个老奶奶,岂不是就能功德成圣了?
陈有为不知道孟浪的失望,有些自嘲地继续道。
“以前呢大学老师的基本任务是教书育人,后来为了适应国家战略需求,需要搞科研。
所以大学老师的主要任务发生了转变,变成了搞科研。
就算是教学岗的老师,都有论文科研要求,各种评职称更是离不开学术成就。
像我们这样天赋有限的老师也很无奈呀。”
“陈大哥过谦了,教书育人固然也是很重要的,搞科研功在当代,搞教育利在千秋嘛!”
“呵呵!孟老弟一针见血。
好在最近两年教育部要求,教书育人和科研并重,所以很多学校修改了职称评聘的要求。
现在科研体系越来越复杂,想要有所成就,对人才的专精需求就更高了,特别是数学这一块。
有没有一个好老师,或者说有没有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那影响是无比巨大的。”
“哦?愿闻其详!”孟浪露出一副很感兴趣的模样。
陈有为显然也是有些话痨,见孟浪似乎真的感兴趣,于是打开了话匣子。
“数学其实是很枯燥的一种东西,国内大多数人学习数学,只是为了高考而已。
而国内的教育环境也决定了,华国人的数学水平平均值高,但极端值低。
所以我们奥数奖牌一直拿个不停,但出顶尖数学人才的几率却不如某些数学大国。
这时候,就很考验教师的能力了,如何引导学生的兴趣,如何因材施教,都会极大地影响学生对数学的学习态度。”
陈有为顿了顿。
“另一个方面,家庭环境的影响也是极其巨大的。
如果你仔细观察就会发现,不论是国内还是国外的数学圈子,都在呈现家族化。
家长是数学人才,受到从小的熏陶,子孙攻读数学的几率就比较高。
反之,没有一个很好的教育背景,那么普通学生就更倾向于那些看上去更容易,也更有希望取得成就的“新兴”学科。
而不是难度更高,就业前景更不明朗的基础学科。
所以历史上大多数的杰出数学家,即便家族并没有出过优秀的数学家,至少也是高知家庭熏陶出来的结果。
这就导致,数学圈子的资源会朝着某一部分高知群体集中。
比如著名的伯努利家族,祖孙三代一门8杰,全都是优秀的数学家,又比如明末清初的著名数学家族‘梅氏家族’。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36/100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