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宰江山(校对)第13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34/898

  自从东天上露出鱼肚白,黄捷就站在高地遥望着东方。他知道清军打破了南路的堵截,在渡运盐河。然后泰东镇正东方传来的一阵阵厮杀声音也说明了清军南路来的这支精锐的打算,他们就是要切断姜堰镇与泰州的联系。
  金色的阳光仿佛千万缕利箭穿过树梢,照射到林中的草地上。薄雾消散。
  “驾驾……”一骑快马从西方直奔泰东镇。
  “大都督有令,黄捷率部出击。尽灭姜堰镇背后之敌。”来传令的人是刘武本人,黄捷按照规定验看了军令,大手一挥,鼓号声响起,早已经枕戈待旦的万名复汉军精锐立刻从泰东镇内外奔出,汇集于泰东镇前。
  嘹亮的军歌声响起,一面面营旗飘扬。
  “刘主任回去可禀告大都督,请大都督安心,末将定不负使命。”从南路杀来的清军总数也只一万多人,还先战南路,后战运盐河,久战之下兵士岂能不疲?而泰东镇的这支复汉军精锐呢?人数不比清军少多少,从半夜开始固然没有再合眼,但也在养精蓄锐,并且火炮之多远胜清军,黄捷想不出自己有失败的可能。
  刘武看着泰东镇的大军雄赳赳气昂昂的开赴战场,自己打马奔到陈鸣指挥部处。发现指挥部内外拱护的坦克营、亲卫右营和骑兵营一部,也开始秣兵历马。
  “大都督,黄总指挥让我转告大都督,定不负使命,请大都督安心。”
  陈鸣已经披挂了甲衣,几十斤重的钢甲挂在身上,陈鸣却仿佛感觉不到那重量。“十六个营最精锐的老兵握在他手上,还有过百门的大炮,要是还打不赢,本都督岂会让他坐到旅帅的位置?打是一定能打的赢得,就看能歼灭多少清兵,咱们自己又要损失多少精锐了。”
  “既然你回来了,就去催催侍从室吧,让他们都快一点。本督要去泰东镇。”
  陈鸣要赶到泰东镇去坐镇,刘武自然明白他话中的意思,狠狠一点头,立刻退出了大帐。
  整个侍从室就是陈鸣的指挥部,除了参谋方面空缺之外,各方面的人手全部配齐。而整个指挥部的转移,绝对不是一两句话就能完成的。刘武赶到的时候柳德昭正满头汗水的叫喊指挥着。
  柳德昭看到刘武赶回来了,大松了一口气:“你前脚刚走,大都督就要去泰东镇。要不是陈大伟、石猛等将拦着,大都督已经先提着兵马赶奔泰东镇了。”
  “大都督是对战局不放心啊。清军的策略不算太差,但鞑子把我们想的太差了。黄总指挥手下有十六个营的精锐,再加上过百门的火炮。”刘武突然压低了声音,在柳德昭耳边说道:“说句不好听的话,就是头猪坐在黄捷的位置上,这场也该能打胜。现在要看的是最终战果和咱们自己的损失……”
  “大都督调了六个营【新兵营】敢到南路,刚不久又下了南路反攻的命令。这是要把南面的口子给扎住。”
  “罗大良带人在西面河上也做好了准备。只要信号发出,水师立刻划船东向,炸了鞑子在运盐河上架设的浮桥……”
  柳德昭向刘武简单的说了说他离开期间陈鸣的两个军令,信息把陈鸣的打算显露的很清楚,他就是想全歼插过来的那支清军。由此对黄捷的能力才感到些担忧。
  “上百门大炮呢,还有那么多飞雷炮、臼炮,怕啥……”刘武想了想,觉得黄捷真心没有关键时刻掉链子的可能,那么多大炮呢。
  半个时辰后,天地间的雾气已经彻底消散,陈鸣带着马队先一步赶去泰东镇。他脸色并不如何严肃,根据侦察兵的汇报,清军渡过部队不超过一万五千人,有一千左右的八旗马队,有一千左右的八旗新军,大批的火器营和鸟枪部队,外加上五十门左右的大炮。这样的力量确实是很强大,但跟黄捷手中的复汉军精锐比,还弱了一截。
  别的不说,只说那炮队。复汉军就两倍于清军,而且全都是五斤炮、八斤跑。
  “报大都督,姜堰镇飞鸽传书。”——镇内一切安好,守备固若金汤。简单单的十二个字。陈鸣看了满脸笑容,在这样的关键时候这样的信报让他看了很是舒服。
  “告诉苗福伟,最多辰时正点,大军主力就会与其背后清军接战,让他做好准备。”
  泰东镇黄捷之前在的那个高地,陈鸣遥望着东方,一边口述着命令。最后还加了一个催促南路部队尽快完成反扑的口谕。
  等到太阳升到三竿,黄捷派人传来消息,大战开始了。复汉军精锐杀到了正在猛攻姜堰镇后背的清军背后,两边在距离姜堰镇十里外的原野上列阵。
  清军的八旗新兵、火器营和马队、炮队全摆了出来,并且南岸的清军部队正在通过运盐河上的五道浮桥向着中路战场增援。
  “南路的战斗怎么样了?罗大良的船准备好没有?准备好了就先出发炸了浮桥。”听到清军后续部队还在通过浮桥源源不断的进入中路战场后,陈鸣有些沉不住气的让罗大良部先一步行动。在他的计划当中,最好清军的精锐部队刚刚进入中路战场,南路的复汉军就反攻回去,封锁住运盐河南路的通道。但现在看……丰升额的调度速度有点出乎他的预料。
  现在黄捷向他汇报——清军通过运盐河上的浮桥正在向中路战场增援兵力,陈鸣心焦啊。
  心焦就气燥,气燥就自然沉不住了气。下令水兵单独行动,这就是不顾惜水兵的伤亡了。
  要知道运盐河只有十丈宽,平均水深不足一丈,如果岸上没有大部队配合着船只破坏浮桥,那些驾船冲上浮桥的水兵恐怕会有死无生。
  “赏驾船水兵每人一百块银元,成功炸了浮桥每人再加一百块。能活着回来的,升一级。”
  一连串的重赏咯都不打一下就从陈鸣嘴里发出,只要能炸毁那五道浮桥,切断运盐河南北通道,几万块银元又算的了什么呢。至于升一级,更是应该的。这些人只要完成任务,那就是复汉军的功臣,功臣活着走下战场,当然要升职了。
  姜堰镇的正面,丰升额已经得到了海兰察的回报——万多复汉军已经杀到了他部背后,所以海兰察必须将主要精力从进攻姜堰镇转到击溃来敌。那么为了牵制住姜堰镇复汉军的兵力,不使得镇内的复汉军的人马从背后威胁海兰察部,正面的清军就必须掏出真本事,对着姜堰镇发起真正的猛攻。
  丰升额拿出了自家的看家法宝——盾车,推车的人当然不是清兵,也不是山东练勇。而是随军的劳壮男丁。
  苗福伟站在高处向清军阵地望去,见他们一片旗海。大军前面,是密密麻麻的盾车,跟在后面的,尽是穿着黑色皂衣的山东练勇,再然后是一片顶着避雷针的八旗兵,左右还有上千人的绿营马队。
  他冷哼一声,这清军进攻的打法还是老一套,使用盾车在前,后面有弓手与火枪兵鸟枪兵,待到临近了阵地又有敢死轻锐冲阵,这套牢把戏,复汉军上上下下不要太熟了。他看看己家的阵地,心中大定。
  虽然姜堰镇防线前沿的胸墙、鹿角、栅栏等设置,被清军的大炮打烂了不少,但姜堰镇镇内的大炮还没怎么发力呢。只要清军敢动真格的,姜堰镇的大小炮可也不是吃素的。
  大炮背后是臼炮,然后是飞雷炮,最后是虎蹲炮与手榴弹,还有犀利的火枪兵。最后是策应步军,层层长枪大刀盾牌,居于战壕地洞之中,清军大炮轰击也是无忧。这一战自己绝不会孬种。
  再说了,他麾下足足有七个营头,再加上从后面退入阵中的两个老营和二百马队,守军实力大增。而他对于清军的战法又是了如指掌,只要军士胆壮心齐,此战他丁点都不怕清军真正的攻杀来,这反而是立下雄厚军功的大好机会。
  号角声中,清兵的盾车越推越近,看他们盾车,下面有轮,前面厚实的木板,皆铺盖着厚厚的皮革棉被,尽数被水泼湿,以此来遮掩火箭枪子。苗福伟心中是很不屑的,这些盾车确确实实是很难解决,可姜堰镇阵前挖掘的三道壕沟也不是白费力气的,清兵的盾车要对姜堰镇守军形成真正的威胁,他们首先是要填沟的。
第282章
火星撞地球
  清兵越逼越近,复汉军阵地严阵以待。宪兵队巡弋各处阵地,未待中军号令,不得无故开枪开炮,违者就地斩首。敢有畏敌怯战者,不听军令者,立时严惩。
  不说宪兵的震慑,就姜堰镇的这些复汉军们,很有士卒都有多年的从军经验,与清兵也有过多次激战,甚至说是打老了仗了,现在清军大部逼来,他们也并不慌乱,大部神情沉着。
  近到三百步时,忽然镇子里传来一声炮响。
  而这时清军阵地上也响起激昂的战鼓,无数的呐喊声四起,密密麻麻的盾车开始加快速度,还有后面无数旗帜,向复汉军阵地急冲而来。
  苗福伟魁伟的身形安坐镇中,他披着厚实的钢甲,板着一张脸,只是凝神听着高台上的瞭望兵一次次的汇报,迟迟不下号令。无数的复汉军官兵望着中军位置。
  待密密匝匝的盾车冲过两百步,姜堰镇内突然响起急促的鼓点,接着三声炮响,炮声传遍了整个复汉军阵线。
  复汉军防线上枪炮齐鸣,黑火药燃烧产生的大量浓密白烟,在秋日暖暖的阳光照耀下,弥漫了整条防线的前方。
  “啪啪啪……”
  枪子炮子击中打破盾车的声音大作,中间不时的有血雾腾起,夹着受伤人的痛苦嚎叫。迎面而来的清军盾车,被枪炮打得屑木横飞,不少盾车的挡板瞬间就被击得洞穿。
  一声巨响,一辆盾车的挡板突然炸开,一个成人拳头大小的铁弹直接撞开两个丁壮的头颅,余势未尽,打在盾车的沙袋上,径直将一袋沙子打爆开了花,然后铁弹斜偏着弹了出去,透穿了一个山东练勇的胸膛内,带着他整个人都带翻了出去。
  碎肉血雾喷溅,嘭溅的脑浆和嗤射的鲜血,让左右两辆盾车的丁勇都忍不住呕吐了起来。
  这些丁勇可不是八旗兵丁,身上都是无甲布衣,半点防护力也没有。那枪子炮子打中挡板,溅射出来的尖刺碎屑,劲道之大如同箭矢飞射,扎的不知多少推车的丁壮和身后的山东练勇满脸满身的木刺碎渣,甚至打中了眼球,插进了耳朵,血流如注。每一声炮响后几乎都有人捂着头脸翻滚在地上,不可相信的嚎叫起来,或是跪在地上痛不欲生的痉挛颤抖。
  如此‘强大’的盾车后面如果是披甲的八旗兵,倒还有几分抵挡力,现在么,盾车只上前了二三十步,多少盾车就已经瘫在了地上走不动了。那挡板乃是原木赶制,再厚实的挡板,铺盖再多的皮棉,它们也挡不住大炮的轰击啊?
  ‘盾车阵’中哀嚎声一片,狼藉一片。
  复汉军阵前似乎燃起了一片火光,都是从枪口炮口喷出的硝烟余焰,还有大股股腾起的浓厚白烟。最前线的很多复汉军士兵都已经用沾了水的布巾蒙住了口鼻,整个阵线都被烟雾所笼罩,呛人硝烟味,被风吹动的直接传到了苗福伟的鼻孔。
  江伟打望着清军阵地,那边大批的盾车成为瘫坏在路上的废车,他们营两个队的火枪兵一共打了三轮,而整个战线上的火枪兵至少有六百人,你甭管他们是鸟枪兵还是燧发枪兵。再有炮弹打出去的霰弹,每颗霰弹内都有着上百颗的小铁丸,复汉军隐蔽在镇子内的三十门大炮打了两轮齐射,再有臼炮打出开花弹和虎蹲炮打出的大铁炮子,万余弹丸激射而去,射穿无数盾车的挡板。“噗噗噗……”密如雨点的声音中,盾车碎裂,碎木纷飞,大股大股的血雾激起,盾车后的清军民夫丁壮和练勇如草芥样栽倒地上,一时间都难以计数究竟有多少人或死或伤。
  那些被枪子弹子炮子打断了手脚,削穿了肚皮的民夫乡勇,不少人的五脏六腑都被铁弹子搅得稀烂,可他们一时间还没断气,遂捂着肚子,望着稀烂的大肠小肠,发出非人的嚎叫声。其场面骇人之极。
  苗福伟脸上露出笑容,这军功到手了。如果清军一直以这样的手段来强攻姜堰镇,他这次的任务简直是要高枕无忧了。
  清军共数百辆盾车,前面百余辆,打造比较精良,不过在姜堰镇枪炮的轰击下至少毁去数十辆,余者也是伤痕屡屡。而且复汉军的大炮依旧在猛烈的开火中,一枚枚霰弹噼里啪啦的打在清军的盾车阵上头。已经有很多丁勇吓尿了裤子,死死的躲在那些瘫坏的盾车下面不敢出来。
  只不过清军的攻势并没有结束,那些随军的民壮民夫在清军的刀枪威逼下,趁着复汉军战线被烟雾笼罩,继续推着那些相对简单的盾车,尖叫着向着姜堰镇冲来。
  而且清军第一次将八旗兵推上了战场。
  那些时不时的从盾车后头探出的火枪,也不再是老式的鸟枪,而是新式的燧发枪,枪管油亮闪光,比鸟枪的枪管要短一些,口径要大些。虽然这让燧发枪的精确度理论上连鸟枪都不如,但对于任何一种滑膛枪来说,讨论二十丈以外的射击精准度都是虚妄的。
  这些戴着避雷针,穿着后世的棉甲的火枪兵们,分为三层,中间依旧一层弓手,一层虎衣藤牌兵。跟之前纯粹是炮灰的山东练勇不一样,眼下的清军可都是南下大军的精锐。
  复汉军这里,一定数量的刀枪藤牌兵出现在阵上,他们列在火枪兵身后,这些冷兵器队伍分为两截,一截是甲兵,另一截是非主力部队,他们没有主力甲兵那整齐的铁甲、铁盔,只是头裹着红巾,身穿短褂样的赤色罩衣,手持盾牌短斧长枪,严阵以待。
  一些清军闪出盾车开枪,啪啪有声,不过复汉军仍然不与理会,清军最喜欢作假引诱,装个样子,引诱复汉军开枪。当年八旗跟明军干仗的时候,就爱用这一招。
  尖锐的哨声响起,复汉军阵地又是火光一片,大股大股的浓烟喷出,枪声轰鸣大作,一些刚刚闪出盾车未来得及遮掩的清军火枪兵胸口激射出一股股血箭,向后摔倒出去。
  距离已经近了很多,大炮打出的霰弹给清军带来了死亡的阴云。
  霰弹的铁弹子可不是木刺飞片,一旦被它们命中,清军身上披挂的棉甲半点作用也没有。大批的八旗兵和弓手、虎衣藤牌兵惨叫着倒下。
  数百杆火枪,几十门大炮齐射声,枪口炮口尽情向前方喷射大股的硝烟。
  弥漫烟雾中,就看到那些顶着避雷针的八旗兵狼奔豕突,乱成一锅。竟然跟之前的山东练勇别无二样。
  不过清军大阵鼓点声不绝,火炮也越来越多的落到复汉军阵上。而且滚滚的盾车阵还在向着姜堰镇逼来。
  在姜堰镇背后十里的复汉军清军精锐对决刚刚开始的时候,姜堰镇正面的主战场也进入了真正的高氵朝。
  “海将军,来敌……全是陈逆的精锐老营啊。”海兰察身边的一个绿营武官放下手中的单筒望远镜,两眼圆睁,震惊的声音都变尖厉了起来。
  “郑总兵何以见得?”骁骑营副都统春山举着望远镜只看到对面一片片的铁甲反射的精光,看不出个所以然来的他闻声连问向那人,后者乃是淮安之战后拥着李侍尧狼狈逃窜的苏北淮扬镇总兵郑国瑞。与复汉军有过几次交手。
  “诸位大人,陈逆军中三成着甲,七成布衣的军队,唯独其火枪营啊。余下全军着甲者,则是他的甲兵营,全都是豫鄂来的老匪。”
  海兰察的大旗高高的飘扬着,在他的身后,满满的布着八旗马兵。看衣甲旗号,有满军旗、蒙军旗和汉军旗是全齐了,还有镶白旗,正红旗,镶红旗,正蓝旗,镶蓝旗分得更细的五旗军士不等,这是八旗下五旗了。各旗马甲兵稳稳策于马背上,双目闪动,尽是寒芒。
  被这群八旗马队拱护在中央的一群军将,那就是海兰察以下军中的各部主将了。一群人的面前耸立的就是八旗新军和火器营士兵组成的火枪兵方阵,左右是各部的鸟枪兵,稍后是弓兵和刀枪藤牌等冷兵器士兵。当然也少不了虎衣藤牌兵这种打扮很Q的军队。
  与旌旗招展的清军对面的复汉军一样战旗飞舞,一面面营旗被擎旗手高高的举起,赤色的旗帜就像士兵们穿着的战袍,远远望去,如同一团团燃烧的火焰。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34/89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