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宰江山(校对)第18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88/898

  大帐外响起了将士们的欢呼声,震耳如雷,声音中透着的喜悦都能冲破云霄。这不是在为犒赏,而是在为常州。
  赢下这一战,他们几万人就彻底腾出手来了。大军南下北上,谁还堪是敌手?只要一想日后复汉军的光明前程,整个军队都士气鼎沸,如火如荼。
  接着就是整整一个下午的清理工作。一个下午的时间复汉军都在清理城中东躲西藏的败兵。因为满清宣传过,被复汉军抓到的降兵,全都会被拉去干苦力,挖矿铺路啥的,饭都不给吃饱,一天从早干到晚,累死了就往铁炉里一扔,全化作灰灰。
  这样的宣传还是引得一些人相信的,很多败兵都扔了刀枪,脱了军装,钻入民居里。
  可惜人当兵不当兵的差距太大了。
  不管是体格,站姿,还是那手面,跟城里的普通百姓都是不一样的。这个时候的清军火枪兵还是以鸟枪居多,战斗力要经常开枪,而鸟枪因为其构造,发射的时候后门冒烟嘣火,很多鸟枪手的脸手都有着大大小小多寡不同的烧伤,至少也有火星炙热烫下的斑点。
  再说了,整个常州城中只有三五千百姓,复汉军清查常州城,城里的百姓也全拉了出来,很轻易的就从里面搜出了一大堆逃兵,然后再向百姓宣讲,说出哪个是降兵了,给一块银元。于是乎,清兵就都悲剧了。
  “对于因攻城而伤亡、伤残的百姓,我们都是有惯例可对应的。死人了,二十块银元。受伤了,看伤势轻重,两块到十块银元;残疾了,十五块银元。所以伤残和死去的人都记录在案,日后核实了官田后,先由着他们租种。且今后的钱粮赋税,他们也都有相应规格和年限的减免。”
  中午,陈鸣大宴众将,段秀林被陈鸣安排到了右手第一位。宴后,陈鸣与段秀林说起百姓受难的事情。对此复汉军是有着一整套相应规定的。
  “大王鲁公宅心仁厚,我军果然是汉家王师。”段秀林的马屁又拍过来了。
  哈哈哈,陈鸣内心里狂笑,嘴角都禁不住露出一抹笑。这段秀林真的好会拍马屁,且一点也不觉得马屁拍的累。这才投过来多长点时间,一个马屁接着一个马屁。复汉军战后善后的事儿他作为方面大员怎么可能不知道呢?
  陈鸣一开始还是以为段秀林是不信‘传言’呢。后来才觉得是拍马屁!
  但不管怎么说,‘汉家王师’四个字让他很高兴。“既然是汉家的王师,对于那些异族胡虏,本都督也就不客气了。”
  “所有的旗兵,凡是受伤的,都砍了。”因为受伤就意味着抵抗了,“世职佐领以上者,为官五品以上者,皆处斩;其下而有官职者,服役二十年;旗丁服役十年。”至于干什么活儿,满蒙汉之间又有什么区别,那就具体情况再具体分配了。
  “记住,不剪他们的那猪尾巴辫。”陈鸣眼睛里寒光凛凛。那条辫子是满清加负于华夏的耻辱的标记,当年他们用刀子让华夏剃发易服,现在时局变化,陈鸣就也要让满清鞑子自己吞吃下这根辫子的苦果。也要让百姓们永远记着那根辫子的教训!
  洪武五年,朱元璋令蒙古色目人氏,既居中国,许与中国人家结婚姻,不许与本类自相嫁娶,违者男女两家抄没,入官为奴婢。如中国人不愿与回回钦察为婚姻者,听从本类自相嫁娶,不在禁限。这是要同化了回回。
  但是到了洪武九年,淮安府海州儒学学正曾秉正上言:“窃观近来蒙古、色目人,多改为汉姓,与华人无异,有求主官者,有登显要者,有为富商大贾者。古人曰‘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安得无隐伏之邪心,怀腹诽之怨咨。宜令复姓,绝其番语,庶得辨认,斟量处置。其典兵及居近列之人,许其退避”。朱元璋大喜。
  陈鸣也觉得这话说的有道理。陈鸣不可能把所有的旗人斩尽杀绝?那么几十年后就看着他们又变成中国之民啦?虽然明景泰、天顺年间的丘浚说:“国初平定,凡蒙古色目人散处诸州者,多已更姓易名,杂处民间,如一二梯稗生于丘垄禾稻之中,久之,固已相忘相化,而亦不易以别识之也。”可这么轻轻松松的放过去了,陈鸣心里不爽啊。
  最后他还是选择了留下那根猪尾巴辫。这个辫子作为满清的标记,日后的鞑子想要去掉这根辫子,他们也必须用鲜血和生命来换取。陈鸣会定下一个苛刻的标准,不然他心里不舒坦。
  “就先让他们把常州城里里外外收拾干净了。”
  现在多神清气爽,念头通达?
  只要想一想日后的鞑子哭爹喊娘的要减掉脑袋后头的猪尾巴辫,要为此用十倍、几十倍于‘汉人抬旗’的努力去换,去争,陈鸣心里就是一个爽。
  至于会不会因此而埋下隐患?呵呵。满清覆亡后,整个八旗谁还以为会留下多少人吗?
  洪武元年十月间曾发生过一件事。当时,徐达率大军攻破元大都,将所俘获的蒙元文武官僚等大队人马押送南京,行至通州时,“内有回鹘欲作乱,事泄,戮五千余人,妻女俱配军士。”
  满清动不动就将人发配关外与披甲人为奴,他们自个的老婆女儿是不是也要于人为奴呢?
  整个常州投降的旗丁,满蒙汉,大概有两千五六百人。主力当然是三千杭州旗丁,死守常州府衙的八百来八旗新军投降的有没有四百人都还是一说。
  但接下来被陈鸣这么一杀,不要说四百了,还有没有二百人都保不准了。
  一旁的段秀林就如同聋子一样,对陈鸣下达的命令‘充耳不闻’。
  且不提常州这里的善后,只说那捷报从常州一路快马传到江阴,当即江阴水师就派出一艘大舢板船,披红挂彩,摆上大鼓,再配上数十乐手,安排好轮替,敲锣的吹唢呐的,还有呜呜长号的,扯来风帆就向着武汉而去。身后有两艘同样的大舢板船护卫着。
  这就是一个再好不过的‘广告’了。
  ——复汉军已经攻取了常州,清两江总督尹继善与大将军丰升额嗑药自尽,常州那么多的清军一个不漏,非死即降。
  这消息随着报喜船只的驶过,从长江两岸迅速传到苏南苏北,继而是皖南皖北,再而是江西鄱阳湖,等到消息传到鄂北的时候,时间已经到了四月。
  凡是陈汉这边的官兵都信心百倍,欣喜鼓舞。而那些心想着满清的乡绅士子,一个个哭丧着脸,如丧考妣。随着消息的传播传开,陈汉在九江、安庆和湖北的统治是肉眼可见的巩固。那些对下乡工作队冷眼旁观的乡绅地主们,一改往日的冷漠,一些脸皮厚的人都舔着脸巴结上了。倒是让下乡工作队的‘武装警备力度’下降了一些,‘廉政奉公指数’则不断被强调拔高。
  下乡工作队这项政策也差不多施行一年了,这一年中他们在乡间遭受的待遇和境遇,一本百万字的鸿篇巨著也说不完。但一个事实是不能否认的,随着复汉军声势、实力的强大,越来越多的乡绅地主底下了自己的头。越来越多的乡官挺直腰板履行起了自己的职责,而百万计的农民百姓也知道了复汉军的政策。
  罗田县的桃花集。
  张有利赶着自家的小毛驴车,愉快的奔跑在回家的路上。天色已经将近黄昏,回到家中又要抹黑,自从做了罗田县的邮递员之后,虽然这差事被些没见识的人叫做邮差,张有利自己也觉得跟邮差很相似,但是鞑子的邮差有他这么挣钱吗?
  别的不说,只他家的这辆驴车,政府一个月就给三块银元补贴,再有草料二百斤,黑豆三斗。
  这一个月比过去半年挣得都多,还有张有利这差事呢,刚刚开始做,一个月就三块银元起了,以后还会一年涨一次基本工资,还有奖励。
  整个张家都不需要去种地了,只张有利每个月挣得银子就够他们一家几口人吃喝不尽了。
  桃花集肉眼看着张家抖了起来,就有人打趣张有利,早知道有现在的好日子过,去年他就不应该让他兄弟和大儿子都去当兵!被张有利一口吐沫呸了回去,张有财和张大山不去当兵,这好差事哪能轮得到他?
  现在整个罗田就五个邮差,瞧瞧哪一个不是军属、烈属?
  一日的勤劳并没有让张有利感到疲惫。有奔头的日子只会让过惯苦日子的张有利充满干劲,无穷无尽的干劲。何况今天张有利的驴车后头还留着两个包裹,大大的包裹,这却不再是别人的了,而是张家自己的。
  “娘,这是俺大哥寄来的。”
  回到家中的张有利第一件事就是卸了车子,牵着驴子到棚子里去开吃。细料粗料搭配混合,家里人早就准备好了,还有清水,现在张家的日子好过了,毛驴的待遇也依旧是第一等的。
  从技校放月假回家的张大海熟练地把驴车里的包裹抱回家,这东西就是邮差的命根子,丢了或是损坏了,张有利不仅要贴钱赔偿,还影响他的评分,而影响了张有利的评分就是影响了他的‘前途’。罗田县邮局还只是草创,邮差后勤全算上也只是十个人,局长是一个伤残退伍兵,其他大大小小的位置可都空着的,来年谁干的最好,积分最高——这一招学军队,谁就戴帽子,带高帽子。张有利即使带着帽子依旧来干邮差,薪水也提高了啊。
  张大海已经进了黄州府的技校,他学的是铁匠,目的是能进入朝廷的枪炮局。至于资格,那当然是因为张家出了两个兵而得来的了。
  在技校中张大海学的不仅仅只是打铁炼铁的手艺,他学的还有字,还有加减乘除。可以说从技校学几年出来的张大海,不能说多么有学问,但至少不是睁眼瞎了。只是技校里教的都是简化字,用的是炭笔——陈鸣‘发明’的铅笔,这在‘民间’非议声很大。就连桃花集这穷地方,都有几个童生秀才对此大加声讨。
  可要是就张有利看,这简化字千不好万不好,只要容易认,那就是最好。他儿子是当工匠的,又不是要去考秀才做官的,能认得俩字就行。
  现在认得俩字的张大海抱着包裹的时候一眼就看到了上头‘张大山’这三个字。这是他哥寄来的包裹啊。
  屋里的张王氏正摆着饭菜,一家人都等着张有利回家才好开饭,这时候听到张大海的叫声,泪珠子啪啦啪啦就从眼眶里掉出来了。
  张有财张大山叔侄一块进的新兵营,可从新兵营里出来的时候,俩人就不能再在一块了。张家叔侄一个在湖南,一个到安徽。张有财去了安徽,张大山去了湖南。
  而现在陈汉各块地盘各个方面,你要说最最艰苦的位置,稍微有点见识的老百姓都知道是湖南。
  自从复汉军大举动下,两广和湘西的清军,还有云贵再度调来的一部分边兵,都跟饿狼一样扑向湖南来。
  湘南三府,宝庆、常德,都有县城被打破的消息传过来。而且是时不时的就有这消息。就是现下,听说那宝庆府的府城也是被清兵包围着的。张大山进的部队是第十五旅,张家人每每说起这个来就跟揪心一样痛。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大哥这封家书,真的能顶一万金。一万金都不换。”
  伺候好了驴大爷的陈有利这时候不紧不慢的走进屋里来,看到两个包裹一个被宝贝的放到桌子上,张王氏正拿着剪刀去剪外面的油布,而另一个胜利包裹则被视而不见的丢在地上。他弯腰把包裹捡了起来。
  这可也是自家的东西,抱在怀里沉甸甸的。
  “急什么急?老大既然寄包裹回来了,那他至少就还活着。还有啥好急的?”说着张有利用力一拍手里的包裹,“告诉你们,鲁公殿下已经把常州的鞑子全部消灭干净了。这里头就是咱们部队给底下的军属、烈属发的奖励。这包裹也是咱们的。”
  张有利清了清嗓子,嘴巴里说着他们头上午讲过的话:
  “鲁公殿下战无不胜,攻无不克,咱们在江南的大军马上就能南下了。到时候福建会横扫而下,广东广西的人马守自己的老家都还来不及,他们还怎么打湖南?等十五旅腾出手来,云贵和湘西的鞑子自然也会缩头的。”
  “老大那里不会有事的!”
  “等鲁公殿下扫荡了南国,汉王就要称皇帝了。这天下就是南北朝。咱们是南朝,就跟当年的大明一样,大军北伐,横扫中原,将鞑子都赶回老家去。”
  “咱们张家的富贵,所有军属军列的富贵,都是彻底做踏实啦。”
第365章
南国谁堪敌手?
  张有财并不知道自己的大儿子此时已经不在第十五旅了,而是刚刚转到湖南陆军第二旅。这次寄东西回来,里头夹的信就写了这事儿,只是张有财没有拆开包裹,自然也就不得而知了。而且张大山刚刚在老部队做上了班长,到了新部队就又被提为排长了。
  这可是个喜事!
  至于为什么被突然调整了部队,张大山也没有隐瞒家人。湖南陆军第二旅部署在西线,应对的是退守湘西的本进忠部和一部分云贵调过来的边军,清军不仅人多还兵强,再则他们还占据着地利优势,而且第二旅负责的澧州、常德、宝庆等地间也没有贯通的大江大河,部队转送和军需物资补给都不方便,几方面相加就让第二旅承受的压力远胜过陆军第一旅,死伤自然也就大了。如此调整说白了,就是调集一部分底层军官补充第二旅的。
  自从陈鸣起复汉军过湖口直下江南后,湖南的陈汉官兵就陷入一片水深火热之中了。
  这是没法子的事情,复汉军可机动的兵力往东去了,南面战场自然就只剩下空虚了。
  首先就是躲在湘西的本进忠,立刻就出兵攻向常德、澧州,坐镇常德的湖南陆军第二旅旅帅何二虎是疲于应付。广西的兵马还有云贵的兵马也出兵攻向宝庆、永州,前者一度更是除了府城还控制在陈汉手中,其余县城已经尽数沦陷了个遍。
  整个三月,长沙、岳阳最常听到的消息就是哪哪哪个县城又被破了,这回县官没有逃掉;哪哪县的当官的都死绝了……等等。
  广东的人马也汇同广西之军进攻湘南,湖南陆军第一旅则一边守着郴州,另一边还要增援永州,也就是桂阳受敌少,第一旅暂时还应付的过来。忙碌的就是坐镇衡阳的第十五旅了。
  赵永吉人也不笨,更知道拳头要攥在一起打出去才有力气。从不把第十五旅的兵力分散,广西的兵进永州了,就提着整旅兵马一拳头打过去;云贵的兵进宝庆了,再提兵去宝庆打出去;然后是本进忠,赵永吉带着十五旅直接敲湘西门户——辰州沅陵。
  如此辛苦转辗奔波的过了一个月,湖南局势坚持到了陈鸣带兵将丰升额引领的江南清军主力尽数包裹在常州的消息传来,湖南官兵瞬间士气大涨,而相应的两广、西南的清军的攻势就‘刷’的一下有了回落。连本进忠也不浪了!
  但林子大了之啥鸟都有,清兵人多势众,里头就总是有个别的。
  已经坐上了保靖守备位置的刘飞就是挑柿子拣软的捏的好手,对旁人道:“陈贼气势正盛,不趁着他们兵少势弱的时候好好地打一打他们,难道要等到陈逆的大队人马转回来了再打?”
  四月初就又一次攻破了白马关,带手下的匪兵围了桃源县。桃源县是常德下属各县中最穷最靠西的一个县。之前已经四次被清军攻破,知县死了一个,现在的知县刚刚上任还不到十天。
  常德的精华之地全在洞庭湖沿岸,但是洞庭湖里有复汉军的水师,并且在三月份的时候,大都督府在岳阳新设了一个水师新兵大营,刘飞不敢把注意打到常德东,除非本进忠大队人马在后头跟着,不然就他现在的小身板,常德府城的驻军就能将他吃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88/89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