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宰江山(校对)第21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18/898

  这场战斗从昨天打到现在,甘国宝已经筋疲力尽,同时广东水师的败像也显露无遗,何思和已经降下了船帆,打出了白旗。甘国宝对之破口大骂。可有什么用呢?
  李慧并不知道,在座船连续中弹之前,一直都在全力指挥清军战船与复汉军周转的甘国宝甘提督,他本人的内心中已经对这场海战丧失了追求胜利的信心。
  这一仗败了!
  他败了。甘国宝只是困兽犹斗,临死一搏,如此而已。“火弹,火弹……”没理会李慧错愕的神色,甘国宝只看着对面继续向座船射来的火箭弹。
  复汉军没有胜在人多势众,也没有胜在火力优势,而只是赢在了火箭弹上。
  那东西对清军战船的压制和打击太大,太大了。李慧泪流满面:“军门……”
  “走吧,都走吧。别在这儿陪着老头子送死了。”甘国宝摆手摇头。两股浑浊的泪水也从他的老眼中流出,广东水师败了,广州危矣,广东危矣。
  叶相德望着前方魏文伟座船升起的白旗,无声的笑了笑。清军水师五个总兵投降了三个。另外两个和他们的提督大人一起沉入了凉凉的海水之中。
  “完胜。这一战他们是完胜!”
  “爹,我觉得今后水师都不用再造赶缯船、鸟船这些笨重的大船了。霆船、梭船也不用造。鲁公殿下不是说洋人的小帆船跑的最快么,儿子以为咱们今后就应该造些跑得快的小帆船。都不用配多少大炮。只用火龙弹,洋人那些大帆船配炮再多,斗上了,他们也是一个死!”
  两天不到的时间,亲眼目睹了火龙弹的威力后,叶廷洋已经彻底成为了火龙弹的拥趸。在他眼中,火龙弹就是无敌!
  “休得乱言。这等军国大事,岂是你一个小小右校尉能说建言的?”
  叶相德没好气的白了儿子一眼。先前选第二批‘种子’的时候,叶相德虽然不认为西式帆船就真的有多么的牛,但那些人明显会是鲁公的嫡系,他好言相劝,让叶廷洋去报名,叶廷洋百般不愿意,言辞里对西式帆船一百个瞧不上眼。但昨个打了一天之后,晚上却突然对洋人帆船的速度升起了兴趣,现在看,他就要异想天开了!
  “岂不闻殿下言,火龙弹潜力已尽,而火炮的潜力无穷。现在还只能远近与火龙弹相当,未来却必会远超火龙弹。”
  “那马尾炮台安放的二十斤大炮你又不是没见过?远可及八里余外。将来还有打的更远,射速更快,威力更大的火炮,它们都能搬上战船。火龙弹固然有许多优点,但也远不能替代火炮。”洋人的大帆船据说最大的能装载上百门大炮,叶相德没见过实物,不知道真假。可要是真的有上百门炮,一面就是五十门炮,轰出去,命中在滴,三四百米的距离上也能打碎了他儿子口中的小船。
  叶廷洋默不做声,他不敢大声的跟自己老爹较真,但心理面却一点也不服气。
  “再厉害的火炮你打不中不是净白瞎?要是能有几十艘速度奇快的小艇,以游骑对步阵的游射法子,乱其军心,疲其精神,废其体力,最后以众吃少,一点点分而食之。只要火龙弹充足,再多的战船也待宰猪羊……”
  人只要一生起念头,就总会把自己放到有力的位置上去想。叶家父子俩的想法……事物相似,结论却大相径庭。
  日后在中国海军史上留下自己深深一笔印记的叶廷洋,现在还只是一个二十出头的小青年。叶廷洋不知道自己心中的揣测给未来的中国海军带来多么巨大的影响,他的父亲叶相德也不知道自己的儿子,未来的前途远比自己光明。
  因为谁也不知道未来!
  即使是陈鸣,当然插手欧洲的时候,他也不能确定拿破仑这个小个子巨人是不是还能如原时空一样,在西历18、19世纪之交留下自己无匹的光辉。
  ……
  太阳终于落山了,天空由血红色转向无边的黑暗。
  绝大部分清军战船上的大火都已经被扑灭,所剩不多的几堆火光——为什么用堆呢?那是因为他们的船体已经只剩一个火堆还漂浮在海面上了。
  就比如谈秀的总兵座船,它的船体就已经被破坏得不成样子,完全没有修复的价值,在撤走所有的水兵和搬走所有可以被搬走的物质之后,一把火在破烂的船舱里燃起。到现在还是这片海域里最明亮的一支火炬。
  甘国宝与船共沉,虽然是敌对方,但张球、叶相德也要说一声:求仁得仁了。
  广东海域的这一战,东南水师与清军的广东水师打大亚湾,打到了惠来海面,而惠来县就是潮州府临海最西南的一个县。可以说他们从惠州海岸都打到潮州海面来了。
  前后复汉军一共战损了七艘主力战船,人员损伤不足一千人。对比辉煌的战绩,这点伤亡简直不值一提。
  可张球也好,叶相德也罢,却都内心十分复杂。因为他们都知道,这场大捷的主角是火龙弹而不是他们。
  看着重归平静的大海,张球脸上的神情冷硬冷硬。火龙弹这种威力奇大的武器,复汉军之前竟然一直藏着掖着,一丝儿风声都没有向外露出去。藏得可真深!
  如果当初自己一念想错,那是不是广东水师的厄运也会落到张家人的头上呢?
  张球不能不这样想。陈鸣用聋哑人来操作火龙弹的铸造,连弹壳铸造都有学习了铸造手艺的聋哑人来完成,外界人等真心一丁点的消息都没有听到。如今一经使出,那就是大杀四方!
  不过可以确定的是,这场海战的消息会飞快的传到清军手中。后者船队中的小船有不少见势不妙就扯帆远扬,这场大战里的消息不会被‘大海’保密的。
  在这场倾力一搏的海战中,复汉军东南水师主力共击沉清军大小战船愈五十艘,俘虏各类战船近百艘,救起和俘获战俘共四千余人。而尸沉大海的清军士兵至少有三千人。
  不管是看结果,还是看进程,东南水师无疑都是赢大发了。
  汕头港附近一处宅院的大堂里,熊炳章和刘武两个大忙人此刻都坐在里面埋首书案。手边书案上摞的文书已经堆了好大一撂了,但俩人这么忙,办公的时候似乎总分心,是不是的抬头看一看门口。
  茶碗里的水是加了一道又一道,叶子都泡得发白了,他俩谁也没介意。
  这个宅院就是陈鸣的落脚地。他现在在里头的书房里,至于干什么的,刘武、熊炳章虽然没去看,却也知道,一定是各地政府的组建工作。
  但陈鸣也老是分心,并不比熊炳章和刘武好到哪里去了。东南水师自昨天清晨与清军水师再战,战场从大亚湾一带燃起,一路向大海深处延伸,到现在还没有传回消息。也幸亏这两日没见到台风袭来,否则陈鸣的‘玻璃心’非碎了不可。
  每次窗前响起脚步声,外屋的刘武、熊炳章,里屋的陈鸣总是会同时抬起头,不过等来的却都是各地送来等待批示的呈文,对于他们想要知道的消息依旧杳无音信。
  又是一阵“噔、噔、噔”的脚步声响起,熊炳章手里茶碗都是一颤,跟刘武互相看了一眼,眼里又一次看向了门口。
  不过一路跑来的高彦明可没有他们这样的故作矜持,人还没到,就已是大声喊了出来:“大胜,水师大胜。东南水师全歼清广东水师,俘其战船百艘,兵丁四千余。”
  刘武三步并作两步走到门口,一手抢过高彦明手里的消息,飞快地看了起来。消息是从惠来飞鸽传到的,果然是全胜广东水师。刘武已经情不自禁的放声大笑起来,口中连道‘好’字。
  熊炳章这时走到刘武身后,看了信报上短短百十字的内容后,原来沉凝拨云见日。整个人骨头都轻了三分。对着起身走到外屋的陈鸣抱拳一躬身:“恭喜殿下,贺喜殿下。广东大局已定,再无反复之忧。”
第399章
倒塌的帝国……
  海战大捷的消息被复汉军以最快的速度传递四方。
  福州城里,吴必达的表情有些复杂,又甚是不解。只看双方战力,大海上的这一战,东南水师看似占据了绝对的优势,但双方的实力对比绝对不像最终战果反应出的那般悬殊。吴必达都不知道甘国宝是怎么打这一仗的了。
  甚至于,若不是甘国宝与船同沉了,他都要怀疑甘国宝是复汉军的内应了。
  复汉军东南水师的实力吴必达当然是清楚的,广东水师的力量他也明了的很,若把他放到甘国宝的位置上,就是闭着眼打也不至于落得如此惨败的结局啊?难道是甘国宝自己昏了头,出了昏招了?还是像九十年前的澎湖海战那样,风向陡转,老天庇佑陈汉?
  当年的施琅就靠着海上风向陡变,一举反败为胜,以微小之极的损失完败郑军,歼灭了郑军两万主力,难道这场海战也是如此?只是老天爷庇护的不再是大青果,而是陈汉了?
  吴必达内心如此想着,心头竟然对陈汉生起了一股‘敬意’。再想想陈汉的发家史,短短三四年就搞得盛世繁华的大青果惨淡如此,都丢了南国的半壁江山,要一蹶不振了。说不准的,陈汉真就是有天意庇护。不然鲁山陈氏这个默默无名的地方小族怎么陡然崛起若斯?陈鸣这个年纪刚刚双十的小青年,一天弓马都没练过,兵书都没读过的皂户之子,小豪强小地主家的儿子,怎么就纵横沙场无有一败?前后覆灭了大清几十万兵马?
  难道真的是天生将种奇才,还是自有天授?
  吴必达这般想着,回过头来却又觉得自己实在不该这样想,这是对大青果的不忠啊,心慌意乱的竟是心跳不止。
  但是无论如何,广东水师战力全灭已经成了事实。这一仗复汉军的东南水师得了完胜,那复汉军上上下下的信心更不知道会膨胀到什么地步呢,拿下两广肯定是不必说的。将来足迹也绝不会只限足于东南。
  “朝廷有难喽。”吴必达感慨不已。大青果啊,三五年前还盛世繁华,烈火烹油的大青果。
  水师上绝对占优的复汉军,今后会让大青果打苏北到辽南的千里海疆变得无一日安宁,处处是烽烟,处处是战场。
  吴家的命运已经绑在了复汉军这条大船上。木已成舟,吴必达性格再迂,也不愿看到复汉军翻船的。他现在只是在脑子里‘想象’,因为他现在说什么,想什么都是假的,因为他已经‘中风’了。
  整个福州城,政府官员士农工商千千百百,如吴必达这样想的,绝对不乏其人。
  这场大捷的消息就很快传遍了整个江南,各地的报纸纷纷把大亚湾海战复汉军完胜的消息刊登出来,高兴得不知道多少人把桌子椅子拍得震天响。
  复汉军拿下了江南以后,漕粮没有了,对外港口开埠了。整个江南虽然被战争搞得萧条不已,实际上农民也好,商人也好,都已经看到了光明的出路。
  作为中国经济最繁荣的地方,江南商贾的力量绝对不弱的。之前是因为‘传统因素’存在,商人的地位实实在在的被士绅压过一头,可现在商人有了工商署在背后撑腰,纵然只是刚刚小荷才露尖尖角,爆发出一点点力量,就让复汉军在江南的统治顺滑了很多。
  尤其是上海、宁波的茶馆、酒楼,那是天天坐的爆满。一个个红光满面的富商大贾,手中拿着一张张报纸,高谈阔论,让那些开店的老板也赚了个盆满钵满。
  ……
  当然,陈鸣不是银子,复汉军不是金子,他们的好不是谁都喜欢的。
  北京城里的八旗子弟们,就尤其的痛恨。复汉军的每一次大胜就意味着清军的一次大败。而且让满北京的百万八旗感到‘深恶痛绝’的是,因为复汉军的‘倒腾’,大青果终于没钱全额发放八旗们的铁杆庄稼了。不仅如此,还要回迁八旗到关外老家,去开荒种地,去从土地里刨食。养尊处优已经百十年的八旗子弟们,如何想再拿起锄头?
  “操他娘的,这陈贼又走了狗屎运。呸!”这么说话都还算是客气的。
  而紫禁城里,当吴书来把复汉军水师大胜的消息报上来的时候,乾隆皇帝神情似乎很平静,只是轻轻点了点头表示知道了,不过他那忍不住颤抖的双手却暴露了他此时心中的恐惧。
  乾隆皇帝的寝宫墙上挂着一张大大的大地图,是整个大青果的地舆图。乾隆死死地看着地图上广东的位置。现在复汉军已经要对广州发起进攻了吧。
  而消灭了广东水师的复汉军舰队,若是开到山东,开到天津……
  乾隆只是这么一想,浑身就寒的彻骨!“加快速度,东北必须加快速度。”乾隆需要更多地钱,更多地粮食。
  他的帝国正在倒塌!
  ……
  鲁山。
  天色已经黑了,陈惠在椅子上整整坐了两个多小时。自从处理完公务后,他就坐到了这里。当然陈惠不会是一直动也不动,只是脸色沉静,浑身上下散发着一种让人窒息的迫压感!
  两天前,飞鸽来报,东南水师与清军的广东水师二次交火,两支规模庞大的船队越打距离岸边越远,然后就再没有海战的消息传来。这叫陈惠心里如何放得下?所以这两日,尤其是今日,整个汉王宫都是寂静的。来来往往的官员、婢女都像是怕惊动了陈惠,惹来他无限的怒火一样,说话的声音放小,迈出的脚步变轻!
  直到王府中响起一阵高昂的欢呼声,整个汉王宫春回大地,冰雪消融!
  谁都知道陈惠为什么变成这样,而当他的欢笑响起,当他身边的侍卫、侍从的欢呼传出来,无疑就表示着广东海战的胜利,至少不是吃亏。
  “传告四方,我军海战大捷,鞑虏的广东水师已被我军尽数歼灭,海战大捷!”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18/89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