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宰江山(校对)第27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71/898

  “喳!”乾隆连续的命令传下,军机大臣们随之忙活了开来。
  莱芜县城。复汉军打山东的效果是显而易见的,之前还被山东的清兵练勇围得下山无路的清水教义军,两天前很轻松的就拿下了莱芜县。此刻一场关系着清水教众人未来命运前途的军事会议正在召开中,作为复汉军前来的联络员,陈潜也列席在坐。
  县衙大堂里的水火棍和架子都撤了下去,摆了密密麻麻好多个椅子。清水教系统能来的都是营一级的军官,而清水教的主战部队有一万多人,营制兵力有多有寡,光是编号就有二三十,就是不知道这些人投了复汉军后还能有几个挂着营一级头衔的。陈潜在今天的场合里甚至看到了好几个女的,比如乌三娘、王家大嫂,他还多认识。没办法,脱胎自白莲教的清水教受‘无生老母’影响很大,女性的地位可一点也不低。
  陈潜就自己的经历来言,是更不可能瞧不起女人的。他出身登州富户,家中富足,好女色,年纪不过二十出头就妻妾成群,却又不善经营。家中的产业全靠他精明强干的大老婆李媛媛来掌管。即使是眼下的这个差事,也是李媛媛去年夏天里前牵的线,陈家与暗营才有了直接的联系,这个位置才落到陈潜的手中。而很意外的,经商无能的陈潜心理素质却棒的很,往来山东内陆和海边多趟,硬是没走漏一丝儿风声,也让他彻底喜欢上了这份儿刺激的感觉——终于能在女人之外的地方感受到自己的存在价值了。
  会议开始前,陈潜跟自己熟悉的头领打着招呼,他来山寨上也不是一次两次了。
  “太子殿下已经举大军前来,这山东用不了多久就要换颜色了。咱们今后一俩月的任务这里不用多说,我早就是讲过了,打。
  今天召集大家来开这个会议,也不是为了军事上的布置,而是要强调一点,强调复汉军一直以来都特别强调的纪律问题。这是复汉军夺取天下的法宝之一。现在你去问问乡间的老百姓?有几个不知道复汉军军纪如山,不烧杀不抢掠的?你再问问他们清军的军纪如何?
  你们不用嫌弃我婆婆嘴,有事没事总是讲这个纪律,这不讲不行。因为咱们队伍里,总有人有意无意在违反纪律。至于是那几个,这里我就不点名了。
  但是你们要知道,复汉军已经来了,太子殿下亲率的大部队正在胶东登陆,今天陈先生也在这里。我就再强调最后一遍军规军纪,最后一遍啊,军纪军规是不容违背的!
  不管他是谁,包括我王伦在内,犯错就要受罚。
  战争中难免要杀人,可那杀的要是鞑子。谁要今后还敢在老百姓的头上亮刀子,或是管不住自己裤裆里的那玩意儿,我把话先说在前面,先撸了他军职,然后军纪审判,我让他给百姓们偿命……”
  “别以为我在说笑话。”
  大堂里静悄悄的一片,没人认为横眉怒目的王伦是在说笑话。所有人的神色为之一凛。
  “再有就是留心一下各地方的财主富户。就算要抄家灭族,也要等到上头的命令。看清楚了命令再奉命行事。要是哪一个见财眼开,可别怪军法杀人头。”
  “几年的苦咱们都吃了,眼看着好日子就要到了,可别因为管不住自己而死在自己人手里。”
  “今后咱们都会是军人。当兵就要有当兵的样儿,不比原先自由。你们谁要是受不了这约束,趁早给我打报告。我再向上头反应。”王伦是真的不想看到手下的兄弟徒弟、义子义女们,在这‘胜利来临前’的时刻,死在自己人的刀下。
  可他更知道,复汉军不会因为自家这个小小的清水教而改变政策的。这军规军纪是他们的立根之本,他们不会屈就自己的,那就只能是自己来适应复汉军的规规定定。
  所有人都在认真的听着王伦的讲话。连早就准备回家享福的王伦大哥、大嫂都不例外!
  “最后啊,还有一个事儿,要跟大家说一说。”王伦拿起桌案上放着的一个文件夹,打开清了清嗓子,“现在,传达大都督府命令——”
  “轰!”反射性的人人挺直腰杆,所有人,连带几个女将在内,全挺直了腰身。带的屁股底下的椅子等响动一片。
  “自今日起,我军改编为山东守备第五旅、第六旅,各部从今日开始正式编入复汉军守备部队,施行与复汉军一样的军规军纪,军中从今日起施行军衔制度!”
  “入军伍半年未满又无立下功勋的新兵为列兵,入军伍满半年的自动转为二等兵,而有战功的士兵还可以看功劳的转为一等兵,或是晋升军士。军士之上还有军士长,军士长可长期服役,共分五级,最高等五级军士长等同加号校尉。”至于余下的军官们,相应的就是清水教的大小头目、头领,那就看职务了。
  “现在我宣布第五旅、第六旅,营以上军官名单。”王伦扫视着在场人等,可以说今天到场的人大部分的名字都在这份名单上。
  虽然守备部队的军衔同等低一级,正营官也才是一个上士。团长右校尉,旅帅左校尉,王伦自己倒是得了一个‘将军’的头衔,但没有获得相应的官职,只有一个守备部队副指挥的衔。
  至于之前就投靠复汉军的杨明昭,他也是一个‘将军’军衔,山东总兵官的职位当然也是没有了,可还有一个山东陆军第一师师帅的名号,同时还是山东守备部队总指挥。
  “杨明昭因为投靠的早,这第一旅和第一师的名号都给他抢去了。但这不算什么。咱们清水教健儿彪悍,常年习武,比混元教那帮欺神弄鬼的家伙强多了。你们的目标不是什么山东陆军第二师,而是被选入主力部队。”
  王伦的话让在坐的所有人都精神无比的亢奋。‘主力部队’四个字更一下子就把杨明昭‘第一师’番号的影响力给压下去了。军队么,不管怎么变换花样,这‘第一’的名头总是最吸引人的。
  可是跟进入复汉军主力部队一笔,山东陆军第一师再是‘第一师’,也只是一个鸡头!
第451章
武装大游行
  正午时分,败逃的清军尾巴已经越过了福山县城,复汉军守备二师第十三旅登陆山东后的第一战——福山之战结束了。
  打得非常轻松。在未来的军史中也只被轻飘飘的记载了这么一句毫无特色的描述:
  崇祯一百四十年秋,八月二十八日,自烟台出击,北攻登州的复汉军守备二师第十三旅,于福山县城东五里处,大败登州清军兵勇主力。
  “师座,福山县城内没有太多有价值的东西。”后勤部长拿了几张纸走进福山县衙签押房,朝高靖辉汇报:“除了五千余石粮食、三百石黑豆、一千多束草料外,就只有少量铁弹、火药、刀枪了,火药还质量低劣,似乎不是清军的军用火药,而是当地民勇的土药,很多还是粉末状。再有就是百十杆残破的鸟枪。最大的收获是四百多辆大车和配套的骡马牲畜了,牛马驴骡都有,具体分类数字在最后一页。”
  高靖辉随手翻了翻,发现确实没啥有价值的东西,银子只搜出来了二百多两,拿到南京都不够13旅全旅上下打个牙祭的。当然,这个数字和现在的缴获只是现下,可不是随后全县清肃的总收入,可能连哪儿的二十分之一、三十分之一都不够。这些是第二旅自己可以伸手拿的。高靖辉然后便问道:“我军伤亡情况如何?”
  “战死79人、伤157人,总伤亡236人;其中伤残、重伤者52人,预计最终死亡数字会在130人左右。”后勤部长也不去看统计表,面无表情地说道。这一仗让第十三旅的伤亡接近了5%。
  “击毙清军步骑一千五百余人,俘虏三千二百余人。”这就是初步统计了,远没有自己的伤亡数字统计的精细精准。“缴获各类火炮十五门,火枪两千余支。刀枪弓箭各一批。”
  这一仗第十三旅打的并不难,只是杀过来的清军数量有些多,上万清兵外加大批的民勇,还有一支马队,总兵力都近两万了。战斗力不足人家人数凑,第十三旅没能一举将清军吃掉。
  打仗的时候,披着胸甲的复汉军很占便宜,追击的时候就是一身轻装的清军跑的快了。
  当然,这一仗下来清军也损失巨大,只战场上就损失了小五千人,估计都是这支清军中的敢战之士了。而对于清军更难的是大败后的败兵收容收揽,胶东半岛本来就是被复汉军反复蹂躏所在,这里的清兵和民勇士气本就不高,战斗力更是一般。这次大败不知道会有多少绿营乡兵逃散去,他们能最终收拢起一万人都是难能可贵了。
  而一战损失了一半人,丢了全部的大炮,丢了过半的马队,清军这一败可谓惨烈至极。想必也能像一记警钟,猛地让山东清军民勇彻底清醒,跨海而来的复汉军战斗力并没减弱,即使他们是刚刚从船上下来,以一敌三也能在野战中轻易地扫平了胶东清军。
  一直到了黄昏时候,整个战场才彻底打扫完毕。
  一具具都要被剥光的清军民勇尸身被扔入坑中,这些坑道本来是之前清军民勇守城时候挖掘的防线,现在全没用了。
  被复汉军从县城里拉出来帮忙的百姓们,疯狂的剥下死去清兵和民勇的衣服、鞋子,一些人捡到战场上偶尔遗留的枪头、刀啊啥的,还小心的包裹在衣服里,深怕被复汉军瞧见收了去。山东这几年缺铜铁缺的厉害,铁价比之陈汉能高出十倍来。
  一些地方的铁锅、菜刀和铁质农具都被兵勇收拢去造刀枪枪炮了,很多百姓只能用铜钱‘奢侈’的打造铜刀,然后小心翼翼的藏起来。三五家人合用一把刀的事情,自从蒙元灭亡后重新出现在了中国大地上。然后粗陶锅在山东,河北、陕西、山西等省也都大行其道。
  百姓‘疯狂’的一幕复汉军见多了,虽然只要不太过分,比如剥了外衣还要去扒中衣、甚至是内衣,复汉军根本就不管。至于刀枪铁器,更是不在乎。
  第十三旅在福山停留了两日,大批的粮食通过海运从烟台送到福山县城东,也就是福山境内最主要的两条河流——清洋河与大姑河合流的地方,海船只能行到这里。
  这个位置距离第十三旅与清军交火的战场不远,距离福山县城有六七里地。一堆堆粮食被送到岸上,复汉军立刻开仓放粮。消息传出后,整个福山轰动,很多乡下的百姓都拖儿带女的跑来,谁也不会嫌多出了那六七里路就太远了。
  而事实上开仓放粮的陈汉官员与第十三旅完全是两个系统。
  当地的暗营也跳将出来。虽然福山并不是山东暗营一开始就重点经营的地方,但这里就在烟台旁边,复汉军在烟台扎下根儿后,福山也成为了暗营不容忽视的一个点。现在这些人,还有几家与复汉军有所联系的士绅与地主,就成了陈汉在福山建立初步统治和信誉的关键了。
  两天的时间,陈汉忙着运送各种物资、人员,第十三旅并没有立刻向北。在这期间,青州哈隆部清军赶到了莱州,但哈隆并没有继续向登州赶进。
  大半个山东都该知道登州清军大败而回的消息了。又哪还有谁敢来继续顶第十三旅的牛呢?反倒是明里暗里,无数消息被送到了福山,全是各地方士绅地主乃至官员们的‘投降书’。
  作为全天下乡兵势力最强盛的一个省,山东的士绅地主手中握着不俗的力量。可作为圣人之乡的山东的士绅们的耻度,似乎并没有想象中的高尚。当在真正的危险来临的时候,跪的也是异常的利索。
  九月初一,福山的第十三旅乘船抵到长山岛,与当地的水师汇合,然后在登城府城蓬莱的西侧登陆,当天下午登州城就落到了第十三旅的手中。
  三天前还被第十三旅狠狠揍了一阵的登州民勇突然反正,打开城门,城中的清军非是投降,就是立刻弃城而逃。第十三旅进入登州之后,立刻在当地‘反正’士绅和暗营的配合下,将一批满清铁杆士绅抄拿斩杀,或是找不到人的就将他们在城内的家产全部没收。
  稍晚些时候在胶州湾登陆的复汉军主力,与陈鸣的带领下这个时候已经开进了青州府,杀到了诸城外。而北面的登莱两州,包裹大半个青州府,陈鸣是都不会派兵扫荡的,有烟台登陆的第十三旅,还有马上就要在莱州湾登陆的守备二师第十四旅,两个旅足以解决这些问题。他们在扫平了登莱青三府后,还会直向济南进军。
  陈鸣则要先把鲁西南和鲁东南解决掉,汇合清水教和混元教的四路义军,然后再看济南之战的情况而定。如果没必要,陈鸣就要大军南下,进攻淮安了。
  哪儿才是他最大的目标!
  诸城就是刘统勋、刘墉父子的老家了,刘统勋是满清汉员中的一支标杆,即使刘家现在已经成了刘佳氏,可对于老家的影响力却不见什么减弱,这里的乡绅最反动,与复汉军的仇恨也最大。
  在刘墉死后,诸城的民勇依旧在存在,虽然他们不再出山东作战,可在对付省内的‘教匪’的时候还是很给力的。尤其是刘墉的学生张固,在刘统勋的照顾下,都已经戴上三品顶戴了。
  张固本来在泰安,复汉军即将登陆山东的消息传来,张固就急带手下民勇返回了诸城,当时济南的大佬们许诺张固,必会派兵增援诸城的,虽然事实证明那是一声忽悠,但复汉军已经杀到了,诸城的士绅只能坚持顽抗。
  螳臂挡车的代价就是被浩浩滚滚的车轮压得粉碎身骨,尤其是眼下这汉兴满衰的时候,这些人更会被刻进历史的耻辱柱,遗臭万年。
  陈鸣用大小炮向城内轰了三十分钟,然后付出了五十多名士兵死伤的代价拿下了诸城县城。两千多守城的民勇被打死了五百多,剩下的都了俘虏。双腿被炸断的张固被抬到战俘营后并没得到诊治,与他一样的还有五个民勇的头领,这些人被摆在一个高台上,他们将当着俘虏们的面活活流血而死!
  张固死不瞑目,他没有给自己的老师报仇,相反他还在战俘营里看到了一个熟人,一个他早以为已经死了的熟人——李铭兴。当初青州营的头领之一,武举人。匹夫一个!张固是看不起他的。
  青州营在苏北决战的时候近乎死伤殆尽,李铭兴也没回来,张固还以为他已经死了呢。哪料得到李铭兴竟然从贼了,而此刻看他的穿着,李铭兴还当上官了。
  亏得朝廷还赐了他家牌匾——
  因此,入城后的陈鸣大搜全县,下令将那些顽抗的士绅及其直系男性亲属二百余人全部处死,家产予以没收,妻妾女儿的下场只能是那啥。旁支偏房的族人被完全看押,等待他们的将是劳改营的干活!
  第十四旅在莱州湾登陆,第十三旅从登州杀来,莱州府的哈隆部汇合登州的败兵后,还有上万人马,却不敢在莱州死扛,逃向了内地【南面】的平度州。
  这个位置在莱州与胶州的中间。
  哈隆当然不敢往胶州去闯,抵到平度州后就向济南告急,然后带着队伍转向西面一路狂奔,经潍县,逃入了青州府的府城益都。
  复汉军自从登陆山东以来,除了第十三旅在福山打了一场算是硬仗的战斗,其他的时候那简直是武装游行。但是这种武装游行又何尝不是满清故意纵容的呢?
  清军的策略很明显,那就是放纵复汉军深入山东腹地。
  福山只是一个接触战,即将开打的青州也是如此,济南才是两军真正的较量。
  清兵部满尚书加九门提督舒赫德已经进到济南了。
  ……
  南洋,苏禄群岛。
  九月的气候,北国已经是金黄色的深秋,东北和新疆甚至已经飘雪,而这里依旧热的要命。复汉军在苏禄的平叛已经进入到最关键的时刻,因为不仅是‘叛乱贵族’邀请的欧洲海盗们纷纷登场,这些海盗还‘筹措’起来一直士兵,组成了一支上千人的陆战部队,此时正帮着苏禄的‘叛乱贵族’进攻和乐岛。
  和乐就是霍洛,前者是中国译音,后者是西班牙人的叫法。
  大海上,七艘大小不一的海盗船飘扬着骷髅旗,像一头头饿狼盯着笨重的水牛——复汉军的南洋水师。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71/89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