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宰江山(校对)第30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02/898

  白天他们出去透风,跑远一点,就是被巡城的清兵撞见了,依靠他们对道路的熟悉,也断不会有危险的。
  这些人的日子无聊死了。每天就只有搓麻将、打扑克打发时间,脑子里也就越来越羡慕进肖长春带领的那个特别小组的成员了。
  后者的目标是圆明园。虽然里头的珍玩古董被清军已经扫荡一空,但更重要的是建筑群的安全。如果有哪个太监想不开了,不听永珹的命令又如何?或者是永珹根本就没打算与陈鸣玩君子协定,最后时候放把火烧了圆明园……陈鸣那还不亏大了啊。
  肖长春带领的这个小组,危险性是极大地。北京站的暗营人员只有聊聊不多的几个参加了其中,其余的都分散躲了起来。
  高竟成,嗯,也就是先前的余则成余大老板,有点后悔把信鸽都放出去了。要是这个时候他手中还有两只鸽子,那也不至于像现在这样闲着没事干啊。
  北京城里还剩下几个人啊?
  守城的旗兵满打满算有一万人吗?偌大的北京城,这么点人撒胡椒面啊?要让暗营来说,现在的北京城那就是一座不设防的城市,他们就是要悄悄的摸进紫禁城里,也不是不可能的。
  黄捷带着第三师为主力的北上部队已经攻下了保定,留守那里的直隶总督英廉和手下部队作战斗志低靡,抵抗力松软的跟一块豆腐一样,稀里哗啦的就退到了易州。
  “玛法……”冯雯雯端着一碗莲子羹送到了英廉面前。
  年近七十的英廉默默地坐着,一双眼睛禁闭,身前的桌案上铺着一副直隶的地图,黄色的纸面上留下了一点点未干的泪痕。
  就快七十岁的老人了,苍老的皮肤,饱经风霜的脸上,一条条的皱纹,眼睛深深向里凹进,脸上高高的颧骨,整个人骨瘦如柴,手上已经皮包骨头了。只有一双眼神还有着三分明亮,看到自己的宝贝孙女走进来,英廉身子微微颤抖,嘴巴一开一张,想说些什么,却最终什么也没说。
  这是自己仅有的血脉至亲啊。
  “雯雯,去把致斋(和珅)唤来。”
  英廉看着自己孙女的眼神无比的慈爱,冯雯雯诺诺的应下一声,出门的时候没有忘把房门带上。她没有看到自己的祖父大人的眼神在她出去的那一刻突然间全变了,一双黑色的眸子中再也寻不到一丝儿的慈爱,有的只是凌厉之极的杀气。
  和珅迅速的赶了过来,然后毫无防备的他被英廉两个贴身随从一把拿下。二人利索的用毛巾堵住了和珅的嘴巴,整个人被缚起来的和珅只剩下一双眼睛能动,满是震惊,满是不可思议的看着突然间泪流满面的英廉。
  “致斋啊,老夫对不住你。如果真的有来生,老头子下辈子给你做牛做马,还你这笔欠债。可是这一辈子,我不能让雯雯死。”英廉说着话,眼睛里掉落了两颗鳄鱼的眼泪。而和珅这个时候也明白了过来,老头子这是要反啊。他使劲的挣扎,一双眼睛圆睁着怒视英廉,昏聩,昏聩的老东西。你以为自己杀了八旗的孙女婿就能让复汉军绕过你吗?昏聩,昏聩!
  英廉则对和珅的怒视视而不见,“老头子就只剩下她这一个血脉至亲,我不能看着她走向绝路。她不能是满人的媳妇,她要做一个汉人。”英廉是有汉姓的,他的名字更该叫冯英廉,所以和珅就只能去死!
  这个英廉四年前亲手挑选的孙女婿啊,他一百个瞧好的人才,如果大清还是原来的大清,他会倾尽自己的全力送和珅最后一程,可是一切都变了。一手将和珅推上了督标中军副将位置的英廉现在又要亲手来要了他的命。很可能此举还会让他的亲孙女恨死了自己,可英廉只能如此。
  他年纪是大了,可脑子没有坏。
  局势到了现下这一幕,大青果已经完蛋了。即使新皇能逃去东北,那也是苟延残喘。不管是复汉军立刻会是东北,还是先解决西北、山西,再回过头来对付关外,满清都是不堪一击。
  “没可能东山再起的。”英廉像是读懂了和珅眼睛里的‘愤怒’。“大清就要完了。这一仗阿桂就算赢了,也只是推迟了一时半刻覆亡的时间,大清终究是要亡了。”
  “老头子等不到京津决战结束的那一刻了。那时候再下水就太晚了,没分量了。那时候我手中的这点本钱也可能早就被南面的复汉军给打的飞灰湮灭了。致斋啊,别怪雯雯,她什么都不知道。你心里面所有的气,你所有的怨恨都冲着我来吧。还有老天爷,这等大罪孽全都归于到我一个人的身上吧。雯雯什么都不知道,她什么都不知道……”冯英廉挥了挥手,两个身手高超的随从拗小鸡一样拗断了和珅的脖子。
  “陈顺、云和,你们俩带着这封信去保定,教给黄捷。”
  和珅如果天上有灵,这一刻一定更加的愤恨之极,英廉这个狗东西,竟然还没有与陈汉军搭上信,就要了他的小命,这还有没有天理了?
  英廉他就不怕复汉军已经要对他下辣手吗?从起兵到现在,复汉军什么时候对旗人手软过了?就是那些新旗人都给重惩或者咔嚓了,英廉祖上可是从满清入关的老牌汉奸。
  可是这个时空并不是玄幻世界,没有鬼混这么一说,和珅的性命悄无声息的就从这个世界上消失了。冯英廉对自己的孙女说他派了一个秘密任务给和珅,后者办事去了。而军中的几个旗人武官,他们的性命也正式进入了倒计时。
  消息从易州转到百里外的保定用去了足足一天时间,而从保定传到三百里外的天津则用了半天都不到,因为有信鸽。
  “冯英廉无条件投降,为了表示自己的诚意,杀了孙女婿和珅???!”
  再多的感叹号也不足以表达陈鸣此刻内心的‘感叹’。和珅啊,这么一个人就这么的悄无声息的死了。陈鸣心里一阵难以诉说的复杂感情,还真的为和珅的死可惜了一下。
  上辈子他是从《宰相刘罗锅》这部电视剧里第一次接触到和大人的,然后那好感就再没有退下去。虽然这‘和大人’是个绝冠古今的大贪官,是旗人,可是王老师塑造的那个圆胖胖的,笑呵呵的‘和大人’形象太有爱了。
  现在的和珅才多大呢?二十三还是二十四?
  “殿下,殿下?”熊炳章叫唤道。“你说。”陈鸣回过神来,定神回答道。
  “是否要立刻收编了英廉所部?”
  “不。不必。”回神后的陈鸣脑子恢复了正常,立刻否决道:“让英廉把手下军队里的旗人清理干净。着第三师派出一部人马与之汇合,严谨走漏消息。”
  “两边做一做假,让英廉所部继续往北京败退。”
  “你告诉英廉,保下北京城内外建筑不受损就是他们的一大功劳,要是能抓着永珹了,我给他们请功。”
  “不管是英廉自个,还是他手下的那些新旗人,都不用担心后事。”
  “让他们都把心放回肚子里。本督是不会亏待功臣的。”
第485章
人心
  崇祯一百四十五年三月初八是一个被历史铭记的日子,因为紧张了一个月的京津战场上真正的满汉决战在这一天打响了。
  整合了山东陆军一师、二师,江苏陆军一师,广东陆军一师,守备一师、二师,亲卫旅、近卫旅、骑兵旅、山东骑兵团,外带三个炮团,总共十万大军,陈鸣浩浩荡荡的开出了天津城。
  同时,福建陆军一师、江西陆军一师,分别牵制大沽口和军粮城方向清军,水师陆战队部队负责守备大泊和天津城。
  陈鸣也不知道双边的决战会在哪个地方展开,大军就顺着北运河,直往北京而去。
  反正阿桂再缩也只能缩到通州,如果阿桂的十几万大军一直缩回北京去,哪清军的士气还能剩下一丁点么?
  陈鸣之前坐视百万旗人逃亡,让清军没有了后顾之忧,却也把清军的心劲泄了大半,他们的背后没有与他们血肉相连的家人,那么清军拼死一战的决心还能剩下几分呢?
  这还熊炳章吹捧他的时候,陈鸣后知后觉才意识到的一点,然后厚着脸皮默认了!当然,如此的后果还有一个是清军逃跑起来再无负担了,他们见势不妙逃窜的比例也高破了天际。未来在东北辽阔的山野平原,复汉军与清军的较量会发发展到哪一步,也都是不可预测的未知。
  “告诉将士们,此战功成,这天下就是我们的了。从今往后,谁也不能把他们现在拥有的田产再夺走,谁也不能再坏了他们现在的好日子。再也没有异族骑在咱们汉人的头上作威作福,再也没有谁的奴才比咱们汉人更尊贵……”
  “殿下万胜!殿下万胜……”
  “汉军威武!”
  “汉军威武……”
  鼓舞士气,陈鸣根本不需要做太多。大军的士气已经比滚水都沸腾,十万大军浩荡的行进在平坦的华北平原上,嘹亮的军歌声把天上的云彩都给震碎了。
  温暖的春风格外温柔,暖阳相随,照撒在所有人的脸上,厚重的棉衣早已经脱下,一身身大红色的混纺毛料军装笔挺威武,里面只需要穿一件衬衫,这就是此刻复汉军将士标准的配备了。
  大步向前的十万大军前后绵延超过二十里,整个军队的横面也宽达七八里,骑兵部队撒出去三十里远。一批批快马带着一道道消息如是归巢的倦鸟,将各种信息汇总到参谋部。
  陈鸣从天津行到武清,一个比较明确的信息来到了,河西务,复汉军的侦查骑兵在河西务发现了大批量清军的马队。
  这个名字对于地理不是多么了解的人来说是一个很陌生的名字。事实上自从大运河开凿后,那里就是出入北京的水路咽喉,历代朝廷都在这里设置的钞关、驿站、武备等各种衙门,最高官阶为正三品,可见地位之显要。二百年前,明朝在河西务开始建造砖城。此后的二百年间,繁华的河西务一直都有着“京东第一镇”和“津门首驿”之称。
  “殿下,河西务的清军马队至少有上万。我们的队伍根本就进不去河西务十里范围中。”密密麻麻的清军马队比蜘蛛网都要密集,复汉军的侦查骑兵一次次渗透都是无功而返。
  陈鸣立刻就让人取出了河西务的地图来,事实上他脑子里对这个地方有一定的了解,自我感觉着这里并不是一个合适会战的地方,水流太多了。
  而当地图整个拿出来以后,陈鸣更是坚定了自己刚才的观点——这里根本不适合做大规模的会战。
  “真是怪了啊,清军明明有绝对的骑兵优势,阿桂怎么就选在了河西务呢?”
  “清军骑兵是出现在河西务,可也未必就是要把决战地点定在河西务。”
  身边参谋们的声音传过来,陈鸣沉沉的看着地图。水道沟渠众多的河西务,清军既然先到,那自然是握住了往来河流间的那几座石桥了,他们自然也就很方便的调整兵力。
  可是哪有如何呢?就算因为这里复杂的地理环境,先天上就让复汉军的大部队‘被分割’了。清军马队就能发起冲击吗?别往了,河流也一样阻隔了清军马队!
  “往左右翼散开侦查。”或许阿桂真的就把战场摆在河西务一带了,但主战场并不是河西务镇本身,而是把河西务当成一个大步兵集群无法通过的障碍,留一批骑兵在里面,那可是能给侧面通过的复汉军造成不小的威胁的。
  大部队在武清县城停了下来。没等到派出去侦查的骑兵返回来,武清县乡野间就有人向复汉军禀告,清军大部队在武清正北方的香河。
  因为清军在前些日子疯狂的迁移百姓之后,就对余下的汉民不闻不问了,大批的清军反倒是从武清县拉走了不少石料。那本是清军要在武清修筑碉堡用的,但时间来不及了,而且清军也没有余力围绕着碉堡构造武清县这个层次的防御阵地了,因为这半点作用都没有。现在清军要考虑的是大军团决战,一决生死!
  香河距离武清有六十里,如果只是进入香河境内,那这个间距还能缩短一半。两者间夹着凤河、凉水河、北运河、王家武引水河,以及窝头河,五条河流。
  “报……”
  复汉军这边快马来报陈鸣的时候,清军的探骑也将报告送到了阿桂的手中。后者可没有把主力布置在香河县城,而是城南快二十里地方的杜集。这个地方与平安镇齐平,而平安镇在河西务镇的西北风,三个点差不多组成了一个正三角形。
  十五万大军啊,与富尔勒部汇合之后,再加上被阿桂调回的舒赫德部,整个清军已经达到了十五万这个惊人的数字。
  每天光是人吃的粮食就高达4000石,还有总数超过八万头(匹)的战马、黄牛、驴子、骡,每天使用的豆料和草料也是一个天文数字。
  打仗就是打钱就是打后勤的。
  满清是就地组织作战,他们的后勤压力都大到没边了,复汉军可是跨海作战。整个陆面部队不下十二万大军,还有前后过万人的战俘,每天的人吃马嚼全要从后方运输过来,如果不是山东的孔、孟、颜、曾等家族把自己的家底儿都贡献出来了,复汉军从正月开始到三月份的军费开支将增大到一千二百万到一千五百万银元一个月。
  从山东到广东,整个军兵军需运输过程中,外人根本无法预料到后勤部共筹集了多少船只,又动用了多少人力。
  “你们的薪酬可以拿来增益25%的堆消日后的税务!”为了尽可能的减少货币开销,陈汉政府甚至都没有把‘债务转让’这个明显的漏洞给堵上。
  以至于各省的工商大户纷纷用增益5%到10%的价格从运船东主手中套取他们的‘薪酬’。
  只此一项措施就让陈汉少开支了五百万真金白银的运输费用。
  所以,在兵力和各类军需储备大致完成之后,陈鸣不管之前表现的再怎么悠闲,现在都一刻钟也不想再空耗下去,立刻就出兵了。
  只是复汉军内部气氛搞得非常好,大家也知道汇聚来的各建制单位,每一支部队被送上岸来就意味着决战的时间又进了一步。就这样几乎全军公开的形式,很像陈鸣上辈子的‘高考倒计时’,让全军上下亢奋起来的情绪始终保持在一个很高的高度上。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02/89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