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宰江山(校对)第36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61/898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当陈鸣一身元帅礼服出现在朝阳门上的时候,朝阳门内外左右,观礼台也好,警卫士兵也好,全都爆发出了轰鸣的呐喊。
  陈鸣在城门上露了面后,整个阅兵仪式就开始了。时间八点半,陈鸣在阅兵总指挥陈启的引领下下了城楼,乘上了一辆六匹阿拉伯白马拉的马车。
  通体洁白的阿拉伯马的确是漂亮之极,你甭管它们中不中用,卖相是很顶尖的。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陈鸣乘坐着马车从所有受阅官兵队列前行过,一声接着一声洪亮的呐喊,如排山倒海而来,震得天上的白云都全散开了。
  集中到朝阳门城墙东的无数百姓也跟着收阅士兵一块欢呼。隐藏在当中的一个个刺客,看着被旗帜和东边列队警卫的复汉军士兵,还有车架本身,遮挡的不说严严实实,也只有偶尔的一点身形漏出来的陈鸣,急的气的如怀里踹了二十五只老鼠,百爪挠心。
  但他们就是不存在半点的机会。
  除非他们能在陈鸣露出一点身形的时候,瞬间估量准他的身体要害在那里,然后周边所有的人都变成木头人,不会阻碍他分毫的行动,让他顺利的从遮掩中拿出线膛枪,再顺利的瞄准陈鸣打出枪里的铅弹,还要保证这铅弹一定能穿透陈鸣身上极可能穿戴的内甲,打入他的身子。
  但这些假设要是都能‘成’的话,他就更应该加入陈鸣毫无防备的出现在他面前,被他用手铳一枪爆头。那样的可能性倒是更大一些。
  满清派来的死士和神枪手任何动作都没有,打不死陈鸣,深刻破坏大阅的行为都是得不偿失的,就像之前的登基大典一样。他们动手后除了能制造混乱,杀伤一些百姓外,对陈鸣半根毫毛也不会有伤,而反过头来陈鸣绝对会立刻对他们痛下杀手。
  虽然汉贼不两立,但不管是东北还是西北,不管是永珹还是永瑢,都被鸵鸟附身,希望自己把头埋起来,然后整个世界都安稳了。这些被满清派来的死士就接到过命令,没有机会就什么也别做。所以陈鸣的登基大典顺顺利利的结束了,而现在这些人更要眼睁睁的看着陈鸣乘坐着车驾,在受阅部队间愉快的跑一个来回。
  “历经了明末神州陆沉,历经了百年耻辱,军人和军队的重要性都是不需要再诉说的。今天接受诸位检阅的这支部队是我朝各兵种各建制部队中直接抽调的现役军人,是我朝军队战斗力最直接最形象化的表现。他们来自五湖四海,他们来自天南地北,他们有步兵,有骑兵,有辎重兵,有炮兵,有陆军、有水师,还有军医军校生,有着全军各一部分的代表。参加分列式的五十五个方阵,下面将依次通过朝阳门,接受所有人的检阅。受阅部队将以强大的阵容和最恢宏的气势向所有人展示我军一线官兵的风采,展示我军威武之师,雄壮之师的精神风貌。”陈鸣的话很像是自吹自擂,可是依照中国在东方世界的千古霸主地位,他说这样的话实在太应该了。
  朝鲜、琉球、暹罗、安南以及日本,这些中国周边的国家谁没有受过中国的影响,谁没有受过中国的教化?中国是天朝上国,中国的使臣是天使,中国的军队就是天兵!
  “迎军旗!”
  朝阳门上,陈鸣的一番话落下的时候,阅兵总指挥陈启嘹亮的声音响了起来。
  礼炮声立刻充斥着所有人的耳朵,“轰轰轰……”九十九声轰鸣的炮声压倒了全部的声音。
  军旗班在军乐的演奏中,脚步整齐划一,举着一面面红旗,在先头三面大旗的引导下,迈步走向了朝天门。
  红旗;血虎旗;青天白日满地红旗;
  国旗,陆军旗,水师旗。
  就在海军旗帜设立的时候,陈鸣直截了当的丢掉了所有龙字旗,什么丫丫啊,哪里有青天白日满地红耀眼?
  前世民国,在成为果党标志之前的青天白日满地红那就是民国的海军旗。陈鸣倒是不怎么了解这面旗帜在那个当时是如何表示水师的?但他可以用自己的意思来解释啊。
  战舰就是一个国家移动的国土,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对不对?那么国土就是要用赤红色的,因为这代表着无数烈士的鲜血,与陆军保持一致。
  然后就是大海之上,水师所面对的情况可不就是头顶着青天白日,脚踩着战舰吗?而且白日的十二道光芒,代表着一年十二个月,一天十二个时辰;象征着国家的命脉,随着时间的前进永存于世界。蓝蓝的青天无限广阔,也象征着水师的步伐,无可限制,勇往直前。
  中国为东方大国,为日出东方为之最者。青天白日下的赤红,何尝又不是在暗示着苍天之下的所有土地,这是一种远大之极的愿望!
第552章
灵魂冲击
  鲜红的旗帜斜指着前方,赤旗据中,左为陆军血虎旗,右是水师青天白日满地红,身后是整整五十六面军旗,分为四列,每行十四面鲜红的大旗。在节奏激昂的军乐声中,军旗班的士兵们,昂首挺胸,行动如一,从北向南,厚底皮靴敲打着地板发出铿锵有力的声音。
  军旗班每一名士兵神色都是那样的庄严,因为他们手中端着的不仅是二十斤沉重的军旗,还是无数铮铮铁骨赤胆军魂!清风吹拂起军旗,却吹不动厚重如山,巍峨屹然的旗杆。向前倾斜的旗杆牢牢地固定在空中统一水准面上,仿佛那举着它们的手不是血肉之躯,而是坚固不可动摇的钢铁。
  整齐的美感瞬间征服了观礼台上的无数人。
  朝阳门上,对这种事情本来兴致缺缺的高氏和老太太,一瞬间都睁大了眼睛。
  不过,这个时候所有的人,包括一脸高兴的站在陈鸣身边,个头已经触到他的胸口的陈鼎,内心里对此的感觉也只是一个好看。只有陈鸣,不自觉地挺拔起了自己的腰杆。
  现代的大阅兵,真正的亮点在于方阵,尤其是威武整齐的步兵方阵对于人的眼球的吸引力,单纯的从美感上来讲,比之坦克导弹方阵和飞行阵列都要更甚。【作者个人观点】
  陈鸣筹划的这次大阅兵从来就不是中国传统式的阅兵观师,而是按照他脑子里的解放军大阅兵copy来的。全体受阅官兵经过之前两个月的统一训练,在接下这个耀眼的舞台上所要的就是一种整齐的美。任何动作都要整齐划一!
  而复汉军现在的军装,简洁大方的新式军装比之同时代欧洲军队那色彩华丽的军装要得体、简洁、流畅的多。也更加的适合于这种跨越时空的‘阅兵’模式!
  受阅官兵聚集点的士气已经像一团炙热燃烧的火,城楼上的陈鸣都似能感受到那扑面而来的热量。
  在朝阳门下,道路两旁,一个个挺立着警卫士兵,虽然单兵站立的他们远没有聚集起方阵时候的威武,但新式军装所表达的那种简洁的美感,与满清时代的号褂,与中国传统的盔甲,与这个时代欧洲军队的华丽艳丽,是完全不同的。
  中国士兵精神,不是人来衬托华丽的军服,而是军装来衬托个人的精神。
  “沿着两度东征的英雄足迹和巍巍中原的烽火硝烟,踏着滚滚长江的汹涌波涛,穿过战争岁月的峥嵘,原教导师,现在的荣誉师官兵方阵,正以排山倒海之势、雷霆万钧之力阔步走来。”
  在没有电话,也没有广播的时代,每个解说台所能覆盖的区域面都是很有限的,哪怕每一个解说台上都并排放着一排的喇叭。
  比如那面积并不是太大的朝阳门城楼上,一个年纪只有二十岁的年轻人,洪亮醇厚的声音就一个个喇叭中喷薄而出,声音却也只能笼罩整个朝阳门城楼,最多连带左右和城下的一些人。
  “哗哗哗……”教导师官兵方阵铿锵有力的脚步声由远到近,而受阅部队聚集点的百姓们的呐喊声早已经汇成了一片。任何声音在那里都穿不出去,完完全全的被淹没在人声的海洋中。
  他们看不到一个个步兵方阵踢着正步的样子,他们能看到的只是齐步走中的方阵。但就如刚才所说的‘整齐之美’,它所突出的是一种别样的质感,给每一个人都能带来极强烈的冲击感。受阅官兵们在训练场上,不管流多少汗,不管多苦多累,每名官兵都始终以昂扬的姿态面对着所要面对的一切困难。统一的色调,整齐的步伐,给人的感觉完全不是单调,而是一种刚强到极点的气势和力量。鞋跟和路面的撞击声,就像一声声急促的鼓点,把你的心思中的杂念全部都剔出去,仿佛天地间就只有这样一个睥睨天下的军阵。
  “向右看,一二!”
  实际上全世界最最变态的军队也不可能在受阅当中从头到尾都踢正步,阅兵式都是在方队途经观礼台前时敬礼,为便于整齐划一,敬礼的时间由目标所定的,就像练车的时候,倒车入库,在那个点开始打转向盘,阅兵也是如此。陈鸣在朝阳门城楼前立的有警卫,受阅官兵就以此作为基准标兵的相隔距离,也就是说从方队途经一侧的第一个基准标兵开始敬礼到另一侧的最后一个基准标兵结束。
  现在整个阅兵式中最让人激动的时候就来到了【作者是这么认为的】,陈鸣没有发现他自己已经挺得笔直的腰板依旧不自觉地挺了又挺,神情庄重的对着下方的受阅官兵行着注目礼。不管那些士兵是否能够看到他的脸。
  排面如刀切,摆臂似流光,踢腿像射箭,落地若雷霆。
  横看、竖看、斜看,都是一条线。线线笔直,整齐划一;势如雷霆,踢腿带风,落地砸坑,铿锵有力。
  当第一个方阵的士兵以绝对统一的动作改齐步走为正步走的时候,那一瞬间的震撼,整个朝阳门上都息音了。
  绝对标准的步幅,绝对均匀的步速,绝对正直的走向,绝对准确的节奏,绝对协调的配合。这就是绝对的整齐统一之美。
  他们的军姿,他们的威武,能让世界上每一个国家另目相看。而事实上也是如此。
  本来还带着几分漫不经意的罗伯特、佩里埃就像被蝎子蛰了一下,瞬间从座位上站了起来。
  “哦,上帝,上帝……”更富有激情的皮埃尔直接叫了起来。
  后排的刺刀顶着前排人的脖颈,似乎前排的人只要稍微有一丝缓慢,刺刀就直接能插入他们的脖子;后排的人要稍微的快一点,他们手中的刺刀就能误伤自己的战友!这是多么惊险,多么刺激啊。
  整个方队所有的步枪都倾斜在胸前,双臂持枪,枪口向外一条直线,雪亮的刺刀直指前方,阳光照射在明亮的刺刀上,后者似乎连一个手纹指印都没有,爆发出一团闪耀逼人的寒光。没有人会以为它没有杀伤力!
  整个朝阳门在最初一刹那的安静之后,彻底的给引爆了,观礼台上观众响起一片呼声,城楼上的欢呼毫不逊色。内心无限的震撼与激动让人想不出词来,他们只能用嘴巴发出最惊讶和震撼的呐喊。
  城门楼上和城下的观礼台上的欧洲人都兴奋地叫了起来,他们看到了震撼心灵的一幕,他们看到了不敢置信的一幕。
  18世纪的欧洲阅兵式十分盛行,在牛顿、罗伯特和佩里埃他们的人生中,很多人并不是没有看到过阅兵式,但是那些阅兵式根本无法与他们现在看到的一幕相比。
  这是一种心理上的爆炸式的冲击!
  受阅部队官兵目不斜视,但是在无数的欢呼声中,每一个战士都胸怀壮烈,心潮澎湃。
  事实已经证明,他们的辛苦一点都没有白费,群众们的欢呼都冲上了九霄,他们雄壮的军威震撼了所有人。
  兵行壮阔,步履强劲,齐勇若一,让人目不暇接,让人冲击灵魂。
  城楼中心,一股子囊括整个天下的豪情在陈鸣的心中荡漾着,这就是他的兵!
  虽然二月初的南京已经挺暖和了,但陈鸣这一刻却有一种汗出如浆的感觉,内心的激动就像波涛汹涌的大海,浩浩荡荡的涌现出,再也没有什么可以阻挡。他脸面不自觉的都成赤红了。
  这真的很像很像他记忆中的大阅兵啊。
  那种海浪拍岸,松涛阵阵,方阵随大地一起共鸣的力与美的碰撞,威武与庄严的展现,纪律与意志的凝聚,完全可以从下面的复汉军身上看到。
  虽然,21世纪中国军人所具有的信念,与现在这个时代的中国军人心中的信念绝对不一样,可现在的中国军人精神上的力量未必就比和平时代的21世纪中国军人差,天朝上国的自傲自豪那可是一股很强大的精神力量。
  教导师官兵的方阵过去了,第一师、第二师、第三师方阵……源源不断的推过来。
  每一个方阵都是那样的整齐,两名正副中队长在前,带领着四百名官兵排成的20×20的步兵方队,整个看上去就像是用刀切出来的一样齐整,步法整齐,矫健有力,落步声响亮人的耳膜。
  “good,good。这是我见过的最棒的阅兵式……”牛顿高声的欢呼着,他用最大的嗓门对罗伯特吼道,脸上带着一种胜利的笑容。那是在嘲笑东印度公司的不智!
  一头可怜的蚂蚁在向大象挑战。
  李裀、金基种、丁载远,还有田沼意次和安南、暹罗的使臣看的都禁不住长大了嘴巴,同样也在朝天门城楼上的万二和尚和琉球王尚喜,还有几个内蒙王公贵族,先是目瞪口呆,后是如释重负。如此可怕的军队真的不可抵挡,万幸他们不是站在这支威武之师的对立面。尚喜更是变得喜不胜己,眼泪都要流下来了,他太高兴了。这样的受阅队伍实在太有冲击力,太具视觉感观了。让他内心中对之升起一百倍的信心!
  尚喜两眼看着下面的复汉军方阵直冒金光,内心中无比的坚定了自己原先的信念。身边就有着日本这头饿狼,琉球国小民弱,想要图存,必须依靠上国天朝爸爸的力量。而有着如此力量的天朝爸爸,那都不需要去用一支手,就是只有一根手指头,都能把日本碾臭虫一年碾死。
  “赞美上帝,这是一支强大的军队,我甚至觉得它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军队,它是世界上最最精锐的力量。”瑞典东印度公司的代表罗宾·卢斯蒂格由衷的赞叹着。
  18世纪还有二十五年才走过去,大瑞典的背影在历史上的长河上还没有彻底的被磨灭,每一个爱国的瑞典人心中还都怀揣着一个‘帝国复兴’梦。卢斯蒂格出生的七年前,瑞典战败,芬兰虽然归还给了瑞典,可瑞属爱沙尼亚,立窝尼亚,因格里亚,凯克斯霍姆和卡累利阿大部却割让给俄国。俄罗斯从此称霸波罗的海,并逐步走上了欧洲强国的序列。而瑞典却从欧洲列强的名单上消失。
  巨大的损失让瑞典人耿耿于怀。
  在卢斯蒂格十三岁的那一年,西历的1741年,瑞典在法国支持下为夺回失地再次挑起战争。俄军首先发动进攻,于9月3日在芬兰的维利曼斯特兰德大败瑞军。翌年,俄军再次侵入芬兰,击败瑞军主力。9月24日,1.7万瑞军在赫尔辛福斯(今赫尔辛基)投降。
  瑞典的声势再次大挫,丢掉了芬兰的一部分。在原时空的历史上,当第六次俄土战争爆发的时候,瑞典国王古斯塔夫三世还会乘机再次出兵进攻俄国。所以卢斯蒂格在赞叹眼前的中国、军队的同时,他更渴望自己的祖国瑞典什么时候也能有一支如此的军队。
  当年,西方记者和观察员、使馆武官看了北洋军的演习后,把北洋军比作了欧洲二流军队。现在从卢斯蒂格的兴奋中就可以看出来,欧洲人这一传统还是很有历史的,卢斯蒂格就已经把中国的军队看做世界上最最精锐的力量了。似乎谁也没有想过这是不是银样镴枪头!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61/89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