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宰江山(校对)第37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78/898

  “这皇帝老子都说自己这儿子文采出众了,那胤祉就是想不看书也不行啊。”
  “所以时不时就到街市上收集古书,寻到古书后还献给康熙御览。”
  “这天胤祉又进宫了。垂头丧气,郁郁不乐,两手空空,没给他皇帝老子再带新书。”
  “这康熙很奇怪,自己这儿子是怎么啦?难不成在外头还受了委屈?谁那么大胆子?”
  “就连忙发问。”
  这胤祉脸上带着苦色地回道:“却不是受了他人委屈。而是儿臣在街市上看到了一本禁书——《皇明英烈传》。这等禁书竟然还在市井流传,儿臣心中为我大清江山担忧啊。”
  “康熙一听是《皇明英烈传》,脸色立刻阴沉起来。先传令给顺天府,查抄了那家书铺。然后他也心里担起忧来。”
  “这大明江山败了才几十年,建虏以异族莅临中原,根基不稳。民间反清之声不断。这北京城天子脚下都有人胆敢贩卖禁书,就可见一番了。”
  “那么该怎么办才好呢?康熙先问胤祉。”
  “这胤祉是早有准备啊。他回道说:‘此事当以毒攻毒。’《皇明英烈传》多传口于市井说书人口中,自前明至今三百年,潜移默化,在民间影响甚大。”说书人这可不是瞎白话,时间往前推移个六七八十年,天底下有几个说书人不会《皇明英烈传》的?如果说满清禁这书下了多么大的功夫,当初这话本在民间就有多么大的流传。
  “就算是清廷把书列为了禁书,民间依旧有流传,说书人更是多有人会。”
  “此书之影响在于说书人,更甚于市井书铺间的文本流通。”
  “儿臣以为当一边禁止说书之人再论此话本,另一边集朱明之阴私之肮脏,宣之天下。”
  “胤祉说的好听,实际上就是要诋毁污蔑抹黑。大家伙都想象,这些年里你们谁听过《皇明英烈传》?不都是《大明英烈》、《明英烈传》么?这里头都少不了火烧庆功楼、炮打庆功楼类的典故。讲到这朱洪武起兵推翻蒙元,得了天下,做了大明朝的开国皇帝,就对和他同甘苦共患难的开国大臣起了疑心,深恐他们谋反,夺取他的皇位,又担心那些与他出生入死打天下的兄弟们恃功夺权,于是建造了一座庆功楼。在庆功楼建成那天,他摆下宴席邀诸位文武功臣们前来赴宴庆功,暗地里却派人在楼下埋好大量火药和干柴,准备借机引火烧楼,一举灭之,以除后患。这事虽然做的很隐秘,但却被神机妙算的刘伯温看穿了。席上,刘伯温坐在了朱元璋旁边,悄悄将朱元璋龙袍的一角压在自己的坐椅上。当大家喝得酩酊大醉时,朱元璋悄然离席。由于有衣角牵动,刘伯温顿时警觉,于是跟随皇帝出了门。果然,朱元璋下楼以后庆功楼便笼罩在滚滚烈焰中。赴宴功臣以及侍卫宫女数千人,全部葬身火海。”
  “最毒莫过妇人心,可这读书人要是起了坏水,可比妇人更要阴毒百倍。”
  “《皇明英烈传》成了《大明英烈》、《明英烈传》,天下百姓久而久之,只闻后者不闻前因。倒是不知道有多少人将那洪武大帝当成了阴厉刻薄暴戾之君……”
  陈鸣也在竖着耳朵听,这还真的出乎他的预料,这个茶馆里的说书先生竟然把《九子夺嫡》玩出了新花样。
  “爹,这是真的吗?洪武大帝火烧庆功楼,真是鞑子瞎编出来的吗?”
  陈鸣被儿子的声音唤回神来,他向汪辉祖递了个眼神,自己对陈鼎温声说道:“不然呢?你以为这样的话本会在大明的时候出现吗?”那绝逼不可能啊。所以它只能是满清时候出现的。虽然一切来历都不可考据了,但是满清的锅总没有错,那按到康麻子和他一个儿子头上也是很有才华的一种表现。
  “老爷,这是九州府教化处出的新话本,属于九江府内部试用。”
  汪辉祖很快就搞明白了这处戏的来龙去脉。“九江府教化处的主事姓张,出身桐城张氏。”
  “张氏?”
  “张氏嫡支,张廷玉的四世孙。”
  张廷玉晚年虽然被乾隆厌弃,搞得很是狼狈坎坷,还影响到了张氏后人的前程。但他的儿子、侄子多人依旧身居一二品大员之位,尤其是他的四个儿子,即使次子张若霭早丧,也依旧做到了礼部尚书之位,可以说张氏一门荣光在张廷玉辞世之后依旧非常耀眼。
  陈汉起兵的时候,桐城张氏也亦然是安徽的豪门望族。只是张家人滑头,与复汉军暗地里早有勾搭,虽然没有立下大的功劳,可到底有一份情面在。陈汉席卷天下后,张氏的田亩店铺是大大的缩水了一部分,但总算还保住了门庭。
  “哈哈,配享雍正太庙的张廷玉的重孙子诋毁康熙……”陈鸣心里头突然的就生出一股乐。这可真的是有趣!
  “这个说法不错。转给教化司,推行天下。”
  “遵旨。”
  汪辉祖恭敬的领旨退了下去,跟在雅间外头站着的刘武眼光对照了一下,一股不言自明的感叹在两个人的心底同时升起。这是天不亡张氏啊。一下子就被皇帝给记住了!好运道。
  ……
  上百名伤员正躺在伊尔库茨克后方的伤病员聚集地里,一股子血腥气直冲鼻子。时不时的,痛苦的呻吟声传入亚历山大神父的耳朵,穿着一身黑色祭服的亚历山大绕过帐幕的外边缘,能够晒到太阳的重伤员病床区——躺这里的人都是刚做过截肢手术,少了一条腿或者是一条胳膊的倒霉蛋。
  三三两两的在哼哼歪歪的呻吟着,更有人在默默地流泪着。
  亚历山大不可怜他们,也不觉得他们真的可怜。
  首先,他是一名俄国人;其次,他是一名行走在西伯利亚的神父。
  任何一个俄国人都知道西伯利亚意味着什么,这里有丰富的猎物,但懦夫在这里是无法生存的。俄国人开拓西伯利亚百多年,这里已经形成一个旧有的印记,印刻在所有俄罗斯人的心底。
  而作为一个在西伯利亚行走的神父,亚历山大自身更不缺乏勇气。
  当然他也为受伤和战死的俄罗斯人祈祷,每天亚历山大都有真诚的祷告。如果有可能,他希望所有的伤病员在一瞬间里恢复健康。在这个没有抗菌药的时代,不要说枪弹炮弹伤口,就算是肉搏的冷兵器伤口,很多人也会在破伤风下和感染下无助的死去。伤病员,尤其是重伤病员能不能活下来完全要碰运气。
  手术后的病菌感染以及伤口溃烂,哪怕是欧州人信奉的上帝也没办法解决!当然,在亚历山大看来,这正是考验人的信仰的时候。只要真诚的信仰主,主自然会庇护他的羔羊。
  对比此刻复汉军的医护营,俄罗斯军队里的军医和医疗环境实在是太够呛了。这里连清洗伤口的浓盐水和烈性酒精都不够,更没有中医里传统的伤创药。虽然那些金疮药面对刀枪伤口的效用也比较有限,但它确确实实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伤口发炎和溃变几率。伤病员或许会吃点苦,但无论如何也比送命要好得多了。
  更别说对于伤口腐烂的士兵,复汉军这里还有一个西方医学界的发明——蛆虫疗法。
  据说早在几百年前就有人发现蛆对感染创口的清洁作用。在西方的十六世纪中叶,欧洲就已经有人发现感染创面上孳生的蝇蛆非但不会加重感染,反而有利于愈合。但是欧洲人从没有大规模系统的整理这套疗法,反而是复汉军最早的将这种疗法系统的应用到了军队。
  虽然在最初的开始,这种蛆虫疗法根本不能被人所接受,这太恶心了。最初的时候,上到众军将、军医大夫,下到军队中最最普通的一员士兵,都对蛆虫疗法报以坚决的抗拒,但事实面前所有人都要低头。这种看起来恶心人的疗法,真真的对治疗伤员大有好处。
  对于复汉军来说,每一名士兵的生命都是珍贵的。医护营的建立可不是为了给军官医治的,而是为了整体官兵。甚至在战争期间,中下级军官与士兵的差别待遇并不大。能体现两者地位差异的地方,不是前线的医护营,而是后方的休养院。
  亚历山大完成了自己的祈祷,但是悲哀的很,那名接受祈祷的士兵还是死在了手术台上。现在他需要回自己的帐篷。这场战斗还不知道要进行多久。
  从北方而来的土尔扈特人扑街了,亚历山大站在城墙上都能看到复汉军在城外以绝对优势的兵力对土尔扈特骑兵的围剿。他们都不知道这批土尔扈特骑兵究竟有多少人能逃出生天。希望俄军能真正的给力,让这座遍布痛苦惨叫的伤病地不再有更多地人到来……
  伊尔库茨克的战斗继续在进行。
  喊杀声没有,枪炮声则一阵阵的从伊尔库茨克上空传来。复汉军在解决了土尔扈特人之后,趁着势头对伊尔库茨克发起了一次进攻,结果打先锋的复汉军和蒙古人在城下被撞得头破血流。纵然伊尔库茨克已经被炮弹轰出了好几个缺口,但俄国人的反抗力还是挺强的。
第573章
帝国主义
  海浪冲刷着鱼鹰一号探险船,红旗在海风中呼呼作响。
  岸上的俄罗斯据点已经敲响了战斗的警钟,但是大海上的这支两艘中型西式帆船和一艘小型飞剪艏战船组成的编队却还没有确定好在哪个地方下手。就算实力再处于碾压状态,能少是几个人的还是要少死的。这次行动可没有水师在后头背锅,完全是海外勘探一局的独立行动。他们前不久刚从水师手中拿到了五艘退出现役的战船!
  而这里是就阿拉斯加的科迪亚克岛三圣湾。俄罗斯人在阿拉斯加地区最大的据点。
  北路的海外勘探一局成立已经两年了。它在成立的当年就触摸到了阿拉斯加这片冰雪世界,水师在库页岛的战斗中缴获的有俄罗斯人的航海图,上面阿留申群岛的位置还有距离标注的十分清楚,顺着阿留申群岛直接就看到了北美大陆,包括这些年俄罗斯人在这里建造的几个落脚点。
  三十五年前,伊丽莎白一世刚刚登上沙皇的宝座,就派遣丹麦人白令和俄国人奇里科夫作远东海域的探险航行。在这次探险中,白令海峡由此而得名,俄国人向着更东方大大迈进了一步,他们看到了北美。而活动之中,船队在一次风暴中失散后,奇里科夫幸运的发现了东部几座岛屿,白令则幸运的发现了西部几座岛屿。一条通往北美大陆的航线向俄罗斯人揭开了自己的面纱。西伯利亚的猎人得知此地富于毛皮动物后,即涌至指挥官群岛,然后组渐的东迁,越过阿留申群岛至大陆,如此俄国便在北美有了立足点。虽然俄国人的征服和屠杀,在短短的几十年中就几乎使原住民阿留申人灭绝。
  但是现在这些全成了他们给复汉军做的嫁衣裳。
  只是两年前的复汉军水师并没有直接出兵扫荡俄国人在阿拉斯加的一系列据点,因为这块肉在陈鸣看来已经是落到了自己碗里的肉,想什么时候吃就什么时候吃,早吃晚吃都没有一点风险。在吃掉整个阿拉斯加之前,中国更应该清扫一些俄国人在东北亚沿海的一系列据点,也有详细的勘探整个白令海峡,那里的物产,那里的气候,那里的洋流。
  随后的两年,海外勘探局的船只虽然抵到了北极圈、阿拉斯加,但那都是探险侦查性质的。当时水师的注意力就集中在勘察加和外兴安岭以北陆地,而海外勘探一局的一切活动完全是依托水师的帮助,后者目光没转到阿拉斯加,而是来回的扫荡沿海或是近海的俄罗斯居民点,海外勘探一局也就无可奈何。只不过勘探船倒是为陈鸣带回了北极熊、北极兔、北极狼和同样是白色的北极狐,因为在中国白色的动物总是很那个啥的。一度引来了举国轰动,纵然那些个动物因为不能忍受南京的温暖气候很快就纷纷死去,在陈鸣的眼中那些只能算是个噱头。可是很快的,一股‘猎杀白皮’的浪潮就席卷了中国,让陈鸣瞬间意识到这是一个大好的机会。‘白色’皮毛能够吸引所有中国人的眼球!朝廷也可以借力使力,引导着更多人涌入北极圈。
  陈鸣下令给北海公司,让陈继功再组织起一个皮货公司。一些已经退伍的士兵和经验丰富的猎人,被近水楼台先得月的北海公司抢先一步纠集起来,有组织的送往北极圈猎杀动物,获取皮毛,获利丰厚。直接的影响就是让中国国内掀起的北极热潮更加升温。即使中国本身并没有俄罗斯那样的‘专职’的猎人群体,可短短的一年多点的时间,还是有上千人主动地跑到了大北方。虽然他们当中的一些人根本没有抵到北极,而是在库页岛就安了家。
  国内市场上大批的北极熊皮、北极狐皮、北极狼皮、北极兔皮,还有海豹皮、海獭皮等等,从去年秋冬开始是纷纷涌现。其中北极狐皮和海獭皮极受追捧!
  小两年,复汉军更见一步驱逐了东北的满清残余势力,肃整了整个朝鲜,可这些对于海外勘探一局来说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们终于等来自己的战船,等到了五艘军方转交来的二手船。
  有了这些船,他们就完全可以甩开水师的制肘,自己独立来干。就像现在这样。
  三艘二手战船装载着二百人以上的猎人,每个人之前都签订了协议,而这份协议除了海外勘探一局外,还有北极圈内影响巨大的北海公司背书,可以说海外勘探一局的这次行动,背后就有着北海公司很大的暗手。三艘战船沿着阿留申群岛一路奔到了科迪亚克岛的三圣湾。这里是俄罗斯人在阿拉斯加最大也最重要的据点,不仅是很多猎人的歇脚地,也是俄国皮货商行总部的所在地,在经济领域占据着很重要的地位。
  三艘战船现在就缓行在距离三圣湾一段距离外的海面,处在俄罗斯人的炮台火炮射程之外。指挥官柴大纪细细的观测着三圣湾的炮台布置。
  作为一个在清军中厮混了许多年的老油子,柴大纪投降了新朝后,纵然一直都在军校系统离待着,再没有真正的打过仗,可他的战斗经验也不是初出茅庐的菜鸟可比的。而且在军校的这几年,为了跟上时代的潮流,他上过洋人的帆船,随着训练船南洋跑过,北极圈见过。柴大纪眼界是很宽广的,他并不觉得要夺下三圣湾会多么的艰难。俄国人在此处的炮台怕是最近两年才修建起来的,坚固不坚固且不说,就说炮台周边那茂密的树林他们也都没有完全清理。
  炮台周边的空白区域有三十丈长吗?
  如果有人从侧面摸到炮台附近,枪子直接就能威胁到炮台。
  当然此处连连的高山和茂密的森林一定程度上也阻挡了从侧面进攻的道路。柴大纪可以让人从树林中趟出一条道路来,但他觉得那样做就太费事了。而且伤亡不会比正面进攻更小。树林中的战斗可是俄罗斯猎人的拿手好戏。
  “我们在火力、人力上都占据着绝对的优势。”三圣湾这个地方的俄罗斯人有二百人吗?当中能拿得起枪杆子的一百人都没有吧?所以直接进攻最妥当。“咱们就正面发起进攻,摧毁炮台后放小船直接登陆。”港口里一艘商船都没有,这让柴大纪很感到遗憾。
  这两年海外勘探一局最大的一次收益就是在勘察加半岛抓到了一艘俄罗斯的商船,上面一船满满的皮货,让海外勘探一局吃的满嘴流油。“炮击和陆上进攻中小心俄国人的仓库。要尽量保护仓库的安全。”
  意见得到统一,柴大纪正式下达了进攻命令。鱼鹰二号和五号【飞剪艏】船只的船长坐小船回到了各自战船上。
  很快的当鱼鹰一号和二号战船就靠近港口一里地左右的时候,岸上俄罗斯人的炮台开火了。
  六颗炮弹划破天空,或远或近的散落在两艘当头战船的周边,打出了几道小小的水柱,鱼鹰一号和二号的还击也随之到来。
  “轰轰轰……”硝烟弥漫整个船体。
  二三十枚陆续射出的炮弹落到了炮台周边,大海上的炮击对比陆地更没准头。但是每一个俄罗斯人都清楚,这场战斗的胜利者不会是他们了。双方实力上的差距太大了。
  飞剪艏战船像一支利箭从两艘战船中间穿过,在距离岸边只有三百米不到距离的时候,灵巧的划过一个九十度的弯弧,同时间瞄向了炮台的两枚火箭弹从飞剪艏战船上喷射而出……
  炮战进行了不到半个小时,一艘艘小船从三艘战船上放了下来。一个个穿着灰绿色服装的猎人们划着小船向着三亚湾码头奔去。
  在他们身后的战船甲板上,水手们吃力地用着滑轮吊杆将一门门小炮吊下去,还有火药桶、炮弹、手榴弹,以及加固的铁板盾牌。后者属于民用器械类,是用两分厚的铁板加实木板制成的,重量不低于六十斤,比之军队中的盾牌防御力可能不差多少,但却重出了很多。能抵挡枪弹的近距离射击!
  每一艘小船搭载猎人在十名左右,抵达港口后就在各自队长的口令声中列队戒备,这些猎人中很多都是复汉军的退伍兵,虽然是猎人,战斗力却不差。守住登陆场,等待后续部队的跟上。
  “砰!砰!”双边的火枪开火了,俄罗斯人真的没有更多地大炮了,在港口两边茂密的树丛与土堆后并没有俄国人新的大炮出现。所以俄国人的抵抗在勘探局的几门火炮被运送到岸上以后,就立刻破产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78/89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