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宰江山(校对)第54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46/898

  西北局采用了雷霆手段,以传播流言的罪名抓捕了上百回回劳改犯,以及少数的回回劳工,并按照二抽一的法子,让他们先自己推选愿意上天堂去见真神的人,这个当然没有成功,然后用抽签的法子选出了被吊死的那一半。短期里是打压下了这股恶劣谣言的势头。
  西北局指挥部过的很不容易的。工程总指挥,之前的第一条铁道工程的副总指挥段国瑞,不但要操心工程的进度和技术问题,还要关怀劳工们的‘思想’问题。甚至为了抑制这种性质很恶劣的流言,他还要请文工团来演大戏,放松劳改犯和劳工们的神经。
  如果不是段国瑞还想着再立一份功劳,而且这个任命被他看做是陈鸣对他的信任,让他有一种特殊的荣誉感,感觉自己就要背负起责任来,年纪已经五十岁的他早就撂挑子了。
  整条铁道建设从承天三年开始,到现在都五年了,他头发都熬白了。这比第一条铁道建设还难得多。
  清凉的夜风吹拂着段国瑞的老脸,这是一个经历很丰富的人。早期他出身鲁山,是当初跟在陈惠门下混饭吃的那些个白役之一,但他的能力比之郑宏宇、魏秀志那些当年陈惠手下的得力干将可差多了,而且不敢握着刀子在阵前拼命的他进入的是后勤部,他还有一个朋友,就是满洲的曾明。
  段国瑞早就与军队不搭边了。
  他退出军队后进入了交通部,这么多年过去,他成为了第一条铁道建设的副总指挥,在那一条铁道建设还没有完成的时候,就又被陈鸣钦点为第二条铁道建设的总负责人。这可不是一个随随便便就能坐上的位置,他现在还是西北局的第一负责人,是西北交通公司的董事长。
  能坐上如今的位置,可以说是段国瑞人生的一次飞跃,可这也能说是段国瑞人生最大的劫难了!
  大西北的铁道建设比之蒙古大草原上的铁道建设真艰苦困难多了。
  在这里,喝一口凉水可能就会打摆子,然后一病呜呼;被风吹一吹可能就发烧感冒,在虚弱中死去;更别说这些困难的环境。水,很多地方一连百里,连个地表露出的水源都难以找到。甚至于西北局都准备过一支运水队,那日子简直让人崩溃。
  段国瑞唯一对工地满意的就是这里的日本艺伎,虽然他对日本人的‘舞蹈’和那脸上全都涂满的白粉不感兴趣,但艺伎洗了脸以后还是很不错的,很顺服。
  而且她们很入乡随俗,看碟下菜。
  这些女人愿意来这个鬼地方为的就是银子,至于所谓的‘日本传统’,那值几个钱?
  没办法,国内的妓女们根本就不来大西北铁道工地,她们宁愿下南洋,即便是哈密城中都极少见到她们的面孔。段国瑞和绝大部分的国人又都对西北当地的女人提不起兴趣,就只有把钱撒给小日本的艺伎和妓女了。尤其是段国瑞这种身份的大佬,更喜欢包养一个漂亮的艺伎而非妓女!原因就不需要多说了。
  是的,他身边带的还有小妾和侍女,他甚至可以直接带着女人去工地,可这影响太坏了。综合考虑,段国瑞还是包养艺伎的好!
  因为哪一段工地上都有伎馆。
  明天是段国瑞半月一期的休息日,按照之前时候的‘生活’,今夜段国瑞肯定会醉眠花丛中,放荡玩耍一日去,他的头发虽然花白,可他的身体还很好,这也是他释放压力的方法之一。
  可是段国瑞没有去伎馆,他就一个人坐在房间的窗前,抬头看着天上半圆的月亮,手边握着一瓶酒。明天是一个人的忌日,他的原配,那是一个吃了不少苦的女人,给他生了三个儿子,三个都养成的儿子,可是她却没能跟着他享上大福。就在见过前一年的这一天,在家中的床上咽下了最后一口气。
  虽然段国瑞的原配并不漂亮,比其他现在的小妾来差了十条街,但这个女人在段国瑞随军出征江南的时候,尽心尽力的照顾着段国瑞的父母,一手送走了两位老人。段国瑞没有再娶继室,他不管感情不感情的,却必须要领这一份情。
  中国人可以娶小妾,这真是一项好制度。在陈汉发达之后,没谁要把糟糠妻下堂,这是一个让陈鸣很高兴的现象。
  视线从段国瑞这一个点慢慢拉高,一处整个庞大的铁道工地慢慢出现在眼前,这里就是星星峡了。
  是陇海线沟通薪疆的一处必经之路。
  当初复汉军打进薪疆的时候也走了这一条路,作为一条沟通北疆和咁肃的重要线路,如今这条路不仅没有荒废,反而变得更加繁荣了。当然,从张家口经呼和浩特、包头,走乌里雅苏台进入新疆的路线就更繁荣了,谁让这条路线水草丰盛,且路程缩短呢。星星峡这里沟通的更多是甘陕和薪疆。
  现在薪疆的汉人就以星星峡为分割点,以东的为口里,以西就是口外。
  虽然是深夜了,工地的大部分区域已经陷入了黑暗中,只留有零星的几盏灯火,但在距离工地不远的一片地方——一座如同一座小县城一样的集市正是热闹时分。灯火通明,人声喧嚣,歌舞酒乐中让人忘记了死亡的阴影和工作的疲劳……
  把视线放得更远一些,距离星星峡工地七八里的一处山头,一座座简易的墓碑如同大校场中屹立的士兵一样紧密的排列着。这里就是一座墓地,迄今为止,已经有超过三千人被下葬在这里了。
  这里头有一部分士兵的遗骨,他们一座座坟墓前立的都是石碑;剩下的就全是劳改犯和劳工们的了。后者好歹还是遗骨下土,还有着一具薄皮棺材,前者却只是骨灰一盒了。
  同样就在七月中,就在陈鸣在留心着西北交通公司股票发行的同时,移民局干了一件自己想干依旧的大事,一批的阿伊努人被从苦寒的库页岛迁到了他们的故土——虾夷地。
  这些年中国一直对外大力移民,库页岛也是被着重开发的地点之一,现今那里已经生活着至少五万汉人移民了。几个沿海港口都成为了皮毛的销售贩卖中心,也成为了北地猎人的总后勤补给站。
  但凡愿意迁移到库页岛的移民,全都被安置在之前就已经选定的屯垦区。
  都是水源充足,地势平坦,适合耕种的平原沃土。
  移民们过去后,只需要开垦土地,修建好过冬的房屋,储备过冬所需的粮食和柴火,再撑过今年的严冬,等到明年,差不多就能自给自足了。
  而且那里的移民工作在这个时候普遍都已经结束了,因为过不几天,库页岛就进入秋冬时节了,然后再等几天,大雪和寒冬就要到来了。
  移民局向陈鸣递交的报告不是在为库页岛而烦恼的,而是在为檀香山。
  这几年的开发下来,檀香山似乎也到了可下口的时候了。
  这第一批移民的数量达到了一万人,远涉万里之遥,移民工作就好比当初的南明州,都非常的琐碎且麻烦。
  陈鸣也召集朝廷大臣共议,南明州发现金矿了。
第751章
吞并南洋
  “朝廷现在哪里还有钱来开发南明州的金矿?”
  “国库财政紧张是众所周知的事儿,我们还要预备下大量资金应对北美很可能发生的战争。”此外还有南洋,根据皇帝的预料,荷兰人很可能今年就会彻底坠入浑水,插手北美战争中——不然的话时间就来不及了,陈鸣是如此想的。
  那么巴达维亚也就到了改名换姓的时候了。
  乾清宫内,陈鸣高高的坐在上首,内阁一班重臣悉数云集。柳德昭说话中脸上皱纹更深了一些,就现在财政部手里的钱财,怎么可能再大手笔投入万里之外的南明州金矿?即便那是一个含金量很高的富矿。
  这可不比打一场仗来的开支小。
  虽然南明州来报说那里的金矿规模很大,矿石含金量也很高,绝对有开发价值,矿产部下属的南洋矿业开采公司发疯一样游说内阁,想要吞吃掉这块大肥肉。可是财政部现在根本就没有多余的钱。
  要开发一个大规模富金矿可不是说开发就能开发的,那需要前期大规模的投入,尤其是在南明州那个离本土万里之遥的荒芜不毛之地。
  柳德昭转身向陈鸣拜道:“陛下,臣心下以为,最适合开发南明州金矿的方式就是与民合作。”方宽度比祥州的金矿开发还要更加深一步。
  “财政部一分多余的钱也没有。”虽然一个大规模富金矿被开发出来之后产出的黄金会给财政带来极巨大的利益,但是财政部真的一个子多余的钱财也没有。
  陈鸣也没钱,他手中的银子黄金早就填财政赤字花的干干净净了,皇宫大内倒是有很多的珍玩珠宝和古董器物,但这些不可能往市面上流传啊。
  他现在都有点后悔之前到手的银子花的太快太溜了。把军情局拆分很痛快,刚刚到手的银子也花的精光。现在去往南明州的矿产部勘探五支队一大队发现了原时空位面澳大利亚墨尔本的疏芬山金矿,勘探五支队一大队发回来的奏折中附属了一张当地的简易地图,那显然就是原时空墨尔本的位置。他们在当地找到了十七个个头超过十斤的狗头金,在发回南京的奏报中直接以‘金山’来为这处金矿山命名。
  陈鸣怎么不后悔呢。
  “陛下,财政真的没钱啊。”柳德昭硬着那一张老脸,坚定地说。
  一旁的陈聪看着柳德昭那张老脸真恨不得一巴掌抽过去,因为他知道柳德昭背后所牵连的巨大经济联盟已经把眼睛看向了南明州。那个荒凉的地方竟然有着如此巨大的一座金矿,这是谁也没有想到的。每一个知道的人都无不垂涎三尺。
  而且最重要的是,柳德昭也没有说谎,财政真的没钱啦。
  不是说一点小钱都没有,几百万上千万还是有的,挤一挤甚至几千万上亿也能拿得出手,但这些钱花在这个地方,那必然会引起其他的连锁反应,对一个国家来说,这可是很头疼的。而对于一个金矿开发工程来说,那不仅需要大笔的钱财投入,还需要时间去等候回报。
  经济本就紧张的财政可担负不起这个‘等待’。
  现在南明州发现了一座超级大金矿的风声已经传到了很多人的耳朵中,不知道多少人垂涎欲滴,虽然他们手中的那点钱对于开发一座超级金矿来说,是杯水车薪的,可他们也不敢像矿产部那么贪婪,他们也只是想着分一杯羹。
  整整三天时间,陈汉最最顶级的权力阶层都在讨论着南明州金矿。
  没有办法,勘探五支队一大队发回来的报告和一起被送回来的十七块狗头金实在太惊人了。就没有一个重量低于十斤的,最大的一个就仿佛成人的手臂那么长,通体纯金一样灿烂,重量超过百斤。
  狗头金附近肯定有金矿,这是一个常识问题。
  还有从附近金河中淘出的一口袋大粒金沙,总重量有三百多斤,最大的颗粒都有二两多。而勘探队在报告中是怎么说的?他们说他们看到的是一条金河。
  ——清澈的河水下全部是耀眼的金沙。远处看,就仿佛是一条黄金铸成的河流在流淌着。无数金灿灿亮闪闪的结晶在阳光下闪闪发光,将第一批发现那里的勘探队成员们的眼睛都迷花了。
  这支勘探队发财了。
  他们工作辛苦,他们顾不上家,可是他们是幸运的。这处大金矿的发现给探勘五支队一大队的所有成员都带来了丰厚的回报。这是一笔比他们十年八年的工资加在一块都要高的奖赏。
  三天后,陈鸣手里已经拿着厚厚的一堆具体条例和实施细则。
  他默认了,矿产部屈服了,南明州的金山就是完全按照商业来开发,朝廷只负责金矿的安全和秩序维持,而放开了其他方方面面。
  这些东西条条框框的很多,内阁的工作效率极高,陈鸣都没有想到会这么的快,那可是朝堂上经过了十几轮的撕逼和争论得来的啊。
  陈鸣都没出声,定下基调,事儿就做成了。
  陈鸣很清楚墨尔本金矿的价值,据说在那处‘金山’被发开之后的头十年,其黄金产量是当时全世界的40%,而这一金矿从19世纪中期开始,一直到20世纪初才宣告结束,至少经历了五十年。
  巅峰时期有数以万计来自八闽、粤省等地的中国人在那里辛勤劳作,历史上这个大金库的被发现直接导致了‘淘金热’的掀起,短短二十年中,澳大利亚的人口增长了三四倍,从三四十万直线跃升到了一百六七十万。为澳大利亚在以后的发展中奠定下了莫大的基础。
  而这一次被国内的各大利益集团所主导的金矿发开,能不能也掀动起一波淘金热呢?
  如果一二十年内,自由前往南明州的移民也能爆出几十万百十万来,哪能省去陈汉多少财力物力和精力啊?
  柳德昭还是很清楚陈鸣最担忧的是什么的,所以他就从这一点上来劝说陈鸣。
  被商业集团主导的矿产发开绝对比国家主导的以移民为主的金矿开采更具有灵活性,和对普罗大众的吸引力。
  当然了,这一过程还是要时刻在朝廷的监控之下的。整个金矿开发大业还是要以朝廷为主导的。因为开采的来的黄金,最终都是要收入国库的。黄金现在已经不是‘钱’了。
  “陛下,臣以为我军该当攻取巴达维亚了。”半个月后的大朝会上,陈聪如此提议。
  夺取南洋本来就在今年的计划当中,财政支出上也特意留下了预算,可这完全是出于之前皇帝的一力坚持。当初矿产部的游说,其金矿开发的启动资金所瞄准的‘目标’就是南洋的战争预算。
  当现在事实证明,皇帝的预见性是正确的。荷兰人的二十艘战列舰在今年年初时候,正式加入了法西联军,一脚迈进了反英联盟序列,皇帝英明啊!
  这是前几天欧洲刚刚送到的消息,荷兰人真的参入战争了。再有就是南洋刚刚爆发了一场巴东之战,一支英国舰队袭击了荷兰人,时间赶得太巧了,这让满朝陈汉文武重臣相信,荷兰在短时间内再也回不到英国人的怀抱中了,至少在英国大口大口的吸吮完荷兰人的鲜血之前。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46/89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