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宰江山(校对)第60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06/898

  赛利姆在下关码头登岸后,就被恭敬地请到国宾馆内暂时休息,服务员给每人端上了几杯兼爱咖啡。宾馆房间内的装饰非常的具有天方风格,不仅富有宗教气息,粘银贴金,富丽堂皇,更出人意料的整洁。还有一股赛利姆很熟悉的香味。
  熏香可是天方世界被点了有点的天赋点,天方世界的贵族,日常生活中就离不开熏香。
  东方发现的沉香木,虽然很大一部分都进入了中国市场,但天方世界对于沉香木的热爱,也让天方世界成为了中南半岛的沉香木第二大市场。
  天方人将沉香片侵入茉莉花和檀香油中,减轻沉香浓重的气味。或浸入琥珀味和柑橘精油中,为袅袅上升的蒸汽增添清爽的气味。那里的贵族和有钱人都习惯以焚烧香木待客,一般人家以香料渣子配成香丸来待客。
  招待赛利姆的是时任外交部右侍郎的黄松,时值中午,服务员很快给他们又端上了丰盛的午餐。主食是一种面饼,好几张叠放在锡制的餐盘内。配菜相当丰盛:虾、鱼、鸡、烤肉、鸡蛋、蔬菜、甜汤,主人考虑到了他们的信仰,肉类都做了特殊的安排。
  由国宾馆的回回厨师来制作,因为信仰,天方教除了禁吃猪肉,还不吃外形丑恶和不洁之物,如甲鱼、螃蟹等,也不吃已死的动物。猎取野味时,打中猎物后猎人迅速趁血还没有凝固时,割断其喉头,否则就不能吃。
  这些规矩在国宾馆内当然可以满足。
  赛利姆此行担负着重任。他不需要考虑这儿的风土人情,也不需要考虑中国的国力实力。两边都同盟好几年了,要是这些问题还需要赛利姆来打听、观察,奥斯曼人还是趁早洗洗睡吧。
  如今的奥斯曼帝国已经不是当初吊打全欧洲的奥斯曼了,对比中国这个庞然大物,那是只有中国嫌弃奥斯曼的份儿,没有奥斯曼嫌弃中国的份。
  饭桌上谈论话题,续交情,这也是中国人的习惯。赛利姆很入乡随俗的。
  他此次来担负着两件事,其一是购买军火,短期里奥斯曼帝国倒是不缺少资金,还不至于战争都没有打响就先来南京化缘的;第二就是商量以下两边的军事配合。
  这一次对俄战争,奥斯曼帝国上下是都雄心勃勃,要一举挽回之前战争中显露的颓势。而这必须要有陈汉的支持,中国人在东方的战线上究竟能出多大的力呢?
  “三帐哈萨克乃我国传统势力范围,然而伪清内残外忍,坐视俄人侵入哈萨克草原而不加作为,可恨可耻之极。此为我朝皇帝陛下所不能忍者。”
  黄松双拳举抱在脑袋右前方,一本正经的说着胡扯的话。赛利姆也不是不知道中国的历史,所三帐哈萨克是中国的传统势力范围,他都有点为对面的黄松感到羞耻的荒。
  数一数中国古代的历史,除了间隔好几百年的汉唐两朝涉及到过中亚,宋明可都不识中亚为何物啊。明朝前期时候,占据了那一带的帖木儿反而从中亚起兵威胁大明。只不过大军中途遇大雪,士马僵毙,帖木儿亦患虐疾,死在了途中。
  这是朱明与哈萨克地区唯一称得上联系的事情。
  中国两次被异族征服、统治的王朝倒是真真的在中亚拥有了影响力,可惜,现在的中国斥责满清为伪清,蒙元也大遭否定。
  但赛利姆才不会因为这个而嗤笑中国呢,相反,黄松这句话是对他透漏出了一个意思——中国人要得到哈萨克大草原。
  俄罗斯人在哈萨克大草原上的利益并不是太多,这是因为兴盛发展中的俄罗斯将自己的主要精力集中到了东欧和奥斯曼身上,还没来得及攻略中亚。
  但是哈萨克大草原的尽头就是乌拉尔河,那里距离俄罗斯人的腹地粮仓——顿河流域,可就不远了。俄罗斯人是绝不会坐视中国夺取整个哈萨克的。
  听到中国有这么个‘雄心壮志’,赛利姆的心就立刻有了个底儿了。
  中国要图谋整个哈萨克,其界线能越过里海去,越过乌拉尔河,这绝逼要触碰到俄罗斯人的底线。
  两边有此矛盾基础,那伊斯坦布尔就不用担忧中国人只说不练,虚以应付了。
  当天下午,赛利姆在黄松的陪同下就来到了一处码头,码头边停靠着两艘西式大帆船,全都是七十四门配炮的三级战列舰。
  战争就要爆发了,奥斯曼帝国不仅陆军要面临着俄罗斯人的挑战,海军也一样遭受着威胁。俄罗斯人新成立了黑海舰队,那可是一个要命的威胁。
  赛利姆此次身上担负的军火任务,不仅仅是枪炮,更有军舰。
  奥斯曼帝国除了中国还有一个盟国叫瑞典,只是中国和瑞典之间关系虽好,却没有直接的同盟关系。而一旦俄土战争爆发,瑞典既然会参战,可奥地利人也会横插一杠,他们不可能坐视俄罗斯‘吕布战三英’的。否则俄罗斯三面受敌,这个时代的俄军可承受不起。
  总而言之,不久后将会爆发的战争,下一场的俄土战争,将会是一场涉及到中国、奥斯曼、瑞典、奥地利和俄罗斯,横贯欧亚大陆的五国势力。
第807章
军火采购
  承天十二年十一月的早晨,赛利姆等人登上了几辆装饰典雅的马车,在两列站满了卫兵的大型公共马车的拱护下,又有一小队骑兵在前开道护卫。大张旗鼓的离开了国宾馆,朝着内阁办公厅行去。
  一路上马车都行驶得很平稳,南京城里水泥铺就的地面跟镜子一样平整,一点也不次于伊斯坦布尔中心用石板精心修葺的大道。
  赛利姆还记得自己上回来到南京的时候,南京除了没有如今的市面繁华以外,很多道路也还是夯土。可现在整个南京的大街小道,他触眼所见,已经全部被铺上了水泥路面。
  从国宾馆到城区的道路很短,马车高速行驶了一会儿之后便脱离了玄武湖区,进入了南京城的繁华商业区。
  赛利姆第一次来南京的时候,内阁办公厅还是挨着皇宫的,但是随着内阁办公厅的人员编制数量越发增多,在承天十年末的时候,终于是给搬到了莫愁湖边上了。玄武湖与莫愁湖间隔了八里地,但城区道路多有转折,总距离都超过了十五里。
  进入商业区街道后,车速也随之减慢了下来,因为车马道上的马车变得多了,道路上还有专门的有轨马车轨道。赛利姆不动声色的坐直了身子,透过马车车厢前端小门上方的空隙仔细朝前方的城市望去。
  虽然这几年伊斯坦布尔城中流传着中国越来越多的消息和传闻,但他只相信自己眼睛看到的。当年他来到南京的时候还是承天五年,如今一转眼就已经过去七年了。
  七年的时间,伊斯坦布尔没有太大的变化,除了握在苏丹手中的那支宫廷卫队,有着一支加强团建制的宫廷卫队,配着大炮、火箭弹等武器的整整五千名士兵。这些人让苏丹在过去的几年里,说话的语气变得更加强硬,腰板挺得更直,也最终让偌大的奥斯曼帝国的军队发生了一些变化——奥斯曼新军成立了。
  可是南京城呢?
  赛利姆眼睛里绽放出了一抹羡慕。跟他旧有的记忆相比,如今的南京城就跟一座崭新的城市一样。
  临街的店铺已经看不到单层的了。
  道路两边普遍是两层的小楼房,期间还有四五层的高楼突兀而起。
  街面上的巡警在变少,更看不到武装巡逻的士兵了,倒是配着棍棒的交警和胳膊上带着红袖标穿着绿色马甲的人变得更多。
  南京的街道上还出现了交通亭这种新鲜事物。可这种一个侧面也反映出了南京城市的繁荣。
  车水马龙,人流不绝,铃声作响的有轨马车,一列又一列的公共马车,赛利姆自己估摸着,这儿的人流量要比伊斯坦布尔至少多出一倍。
  天知道一直来,以地广人多著称的奥斯曼帝国,如今的人口怎么还没有俄罗斯众多,只有少少的2400万。并且成分复杂,只大叙利亚的一神教徒(希腊人、亚美尼亚人为主)就占帝国总人口的10%。而安纳托利亚、鲁米利亚、埃及、伊拉克也均有一神教徒,总计数百万人。
  这些人自然不能算作奥斯曼帝国的兵源。
  再加上犹太人,后者主要居住在伊斯坦布尔这些大城市里,只伊斯坦布尔的犹太人就有10万人。算上一神教徒,这些人的数量可占总人口的20%。
  也就是说眼下的奥斯曼帝国只能有两千万左右的人口基数。这比俄罗斯和奥地利相加的人口少多了。
  所以,奥斯曼人已经正视起了对手的强大,要他们单独的与俄罗斯人单挑,如今伊斯坦布尔的大佬们已经不觉得是羞耻了。
  同时不知不觉里,中国对伊斯坦布尔的影响力就变得突出起来。这可不是单纯的双边经贸发展带来的影响,而是因为奥斯曼人越发的感觉到了危机,中国对奥斯曼的重要性也就越大越高了。
  更远的地方则限于角度的关系看不清楚了,因为这街道内里的住宅区中,两层的小楼房是越来越多。更深的里头,还有五六层高的住宿楼、公寓楼。
  赛利姆还看到了一个警局,做派跟伊斯坦布尔新成立的警局模样倒差不多,门口站着两名身穿黑色制服的警察,不仅火枪上挂着刺刀,两个人还都身着胸甲。
  很是威武!
  赛利姆心中赞叹了两声,可等到车队从警局的门口驶过去后,突然的赛利姆却愣了一下。自己刚才赞叹的是什么?
  是威武。
  可要是放到当初,那自己赞叹的就该是森严的戒备了吧!
  这当中的差别是很大的,赛利姆有些感叹。
  就连他不知不觉中也将‘中国很强大’这一印象种到了心底,七年的时间让人在不知不觉中已经默认了这种印记了。
  当年的奥斯曼帝国也曾经这样过。
  外人看到奥斯曼帝国的苏丹亲兵后不会认为他们是在全神戒备,而只是以为纪律严明、一丝不苟。
  就如现在的中国这般。
  当你心中已经存下了这个国度‘极度强大’的印记之后,他们就是威武庄严了。
  曾几何时贪污腐败、弄权利己、责任心弱、人浮于事等种种致命的因素,已经开始侵蚀了奥斯曼人曾经引以为傲的帝国,让这个老大帝国一步步地开始从鼎盛向下方滑落。
  赛利姆不知道自己眼前的这个国度,又能在‘强大’中支撑多久?
  回想起曾经的荣光,再看看如今奥斯曼军队的散乱、胆怯、衰弱,作为一个爱国的奥斯曼人,赛利姆不由得感觉到一丝伤感。如今的奥斯曼帝国只能依赖那些以异族、异教徒为基础组建的新军,就像当初的苏丹亲兵一样,赛利姆也不知道这样的新军在百十年后的发展壮大中是不是也会变成苏丹亲兵那样趴在帝国身上吸血吸髓的寄生虫。
  赛利姆做过外交大使,他见过很多国家的军队,深知道制度的重要性。
  奥斯曼帝国如果不能确切的建立起一套完整的军事新制度,想要改变帝国现况,想要彻底扭转帝国的败势,想要恢复当年的铁血豪情和雄心壮志,是根本不可能的。
  苏丹亲兵很多军官、士兵都是父子相袭,所以整个禁卫军的战斗力下降得很快,部队的军阀化也很严重,历史上几度爆发过叛乱。新军可万万不能如此了啊。
  赛利姆自己心里明白,依靠旧的军事制度,是挽救不了帝国的颓势的,而只会将帝国送入地狱。目前苏丹手中多出了一支宫廷卫队,国内的政局看,倒是的确有过往那种老旧的没落趋势有被逆转的迹象。
  但这一切还要看战斗中的表现。
  禁卫军和新军的比较,如果后者能够赢得胜利,苏丹亲兵、禁卫军、耶尼切里军团,就失去一个大大的筹码。胜利天枰将会倾倒向新军的这一方。
  街道变得越来越宽阔,最中间的车马道,左右两侧加在一块足够并行四辆马车还有富余。车马道两边的人行道上,熙熙攘攘的人群却从不打宽阔的车马道上行走,而是一直安安分分的走在车马道两边划着的白线外的石子路上。
  赛利姆看着这一点忍不住有些唏嘘,很明显中国人已经习惯着了这个规定,车马道是专给马车、牛车、马匹行驶的,白线以外才是行人该走的通道。当初他第一次来南京的时候,街道上还时常能看到不遵守规则的行人,可是现在,这一路上他一个也没看到。
  道路两边鳞次栉比地排列着很多建筑物,赛利姆注意到的大多是商店。他所经过的这来区域他也不知道是不是南京城最繁华的地方,那道路两边的商店可不是卖农具、锅碗、盐糖、粮食物品的小商店,也不是出售水果、食用油、肉类等消费品的平凡商店,而是丝绸成衣、金银首饰、工艺品、文玩店、豪华酒店等高档消费地。
  沿途一路走来,一家家店铺擦得明亮的玻璃镜都闪花了赛利姆的眼。
  “南京城可是中国的首善之地,城市布局的时候,朝廷就考虑到了百姓的生活问题,在各居民区内都开设有专门的农贸市场。而这大道两边的店铺,自然就没有买烟酒、瓜果肉食这些低值物品的商店了。”
  黄松给赛利姆做着解释。
  眼睛看着外头的店铺心理面半点感叹也没有,身份到了他这个位置,再繁华的商业之地也不能引起他的注意,反倒是夫子庙、城隍庙热热闹闹的生活气息,更合黄松的心意。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06/89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