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宰江山(校对)第66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60/898

  陈鼎跟着的蔡王陈喣,辖地内多山岭丘壑,很多土地不适合人类大面积居住,现今主要经营的是王国北端的平原沃野。但南端也不可能全部放弃,晴川市就位于下佳州半岛的南部区。
  那么如何把有限的土地和人力,发挥出更大更深的作用呢?
  如何在拿着差不多一样的资本的情况下,尽可能的做出最大的‘场面’来?
  陈喣在最早的时候就确定了农牧业政策——走集体农庄线路,走集体经济线路。
  陈喣之前很认真总结了残清三杰在河内的经验教训,所以他准备的集体农庄线路,比之当初河内搞得大同世界要有限制的多。
  残清三杰在后世保不准还能与‘空想社会’主义挂上钩,他们失败了,他们时代留下的遗迹在很大程度上都成为了一个让中国本土哈哈欢笑的梗儿。
  在如今的中国,‘公有制’就等于是懒汉的代名词,千千万万的中国老百姓,已经在这两个字之间都划上了等号。
  而总管河内政权后期的社会不好现象,农村、城市遍布懒汉是其一;衙门官吏磨工不干事是其二;公办商场服务态度不好,效率不高等等诸如此类的弊端,非常惹人眼。
  陈鸣就可悲又可叹的瞧着河内的演变过程,真熟悉啊,里头的那一个个现象跟太祖时代的中国有着很大的相似度,而且更肆无忌惮,更胆大妄为;
  但是以陈鸣21世纪的眼光看,所谓养懒汉,态度不好之类问题,与假冒伪劣,坑蒙拐骗,贪污腐败,下岗失业,环境污染等等恶劣问题相比,实在算不上什么大事。
  用某种消极的态度讲:养懒汉总比养贪官养老奸商板要好吧?
  商场服务态度不好总比被导游辱骂坑害要好吧?
  养懒汉就要砸‘锅’,那么不断产生贪官奸商骗子的社会又当如何?
  当年砸锅时,能给大锅饭按得上的罪名只有这些,实在找不到其他理由了。当然,在当时的中国社会,这样的弊端也就不小了,砸锅也就师出有名理直气壮了。然而看到今天社会道德败坏的一幕幕,还拿这些罪名来否定大锅饭,岂不显得十分滑稽可笑吗?
  但是相隔几百年的两次尝试全都毫无置疑的失败,这也说明了这种政策缺乏一种重要的因素。
  作为新生事物,公有制经济在产生和发展过程中必然会有不够完善不够成熟的阶段,而旧势力也必然会全力反抗抵毁破坏。因此遭受挫折在所难免。
  只不过当又一场革命结束以后,趁着全中国掀起的‘反正’风浪,社会一举颠覆了旧有的制度,私有制取代了公有制。
  效果是显而易见的,被压抑了那么多年,激情一朝爆发,那农业产量果然有大幅度提升。但是很多人却意想不到,这种新的社会生产资料所有制制度在施行的同时,也对‘损公肥私’为代表的恶劣思想大大放水了,被压抑已久的自私欲望大暴发,官倒盛行,不占点公家便宜,不借手中权力捞点私利,不干点挖公家墙角的事,都不好意思和别人打招乎。
  当然,这些念头陈鸣是半点也不会给别人说的。
  在陈喣的眼中,公有制是失败了,但它也真的不是没有丁点的可取之处,只要能够加强监督。陈喣觉得大有可为的。
  三杰之所以失败,那是因为他们的手下有太多的人情和血缘了,而且令出多门,三个人搭伙做生意,彼此都要顾及对方的感受,这自然就会束手束脚。
  可是他陈喣不一样。
  事关自己的百年基业,不管是什么人情、亲戚,敢在这方面给他上眼药或撬墙角的,一律重惩。而且蔡国的事情他一个人乾纲独断,国内就算要插手,也顶多在个别地方‘提点’一二,够份量来与他对话的也只能是内阁的大佬们。
  皇帝是许了他‘真正’的‘自主权’的。
  年纪不大,内心里还有着一股锐气的蔡王就打定了主意要玩一把集体经济。
  你陈杰仨做不好,那是你们自己没本事,我陈喣就能干得好。陈皇帝捣腾出的那个积分制就是一个很不错的好东西,拿来镶嵌进集体农庄线路上,按劳分配,相得益彰。
  海边的椰树林场迎来了新的收获期,无数如蚂蚁一样的新到移民在椰林里上上下下,椰子堆叠如山。
  这类植物在下佳州半岛的很多地方都有生长,对于初来乍到的中国移民来说,椰子林就是一笔宝贵的财富。
  椰子汁的作用就不需要多说了。如今它已经成为不少中国上层人物喜欢的饮品。
  在中国大陆,因为海陆交通的越发通畅,一颗颗椰子就伴随着船只、马匹翻山越岭,从遥远的海南、南洋,输送到了中国的各省各府。
  女人、孩童都喜欢喝这个。
  果肉白色,可以食用,也可榨油,营养丰富。果皮纤维可结网,树干可做建筑用材料,连树皮都有药用价值。
  不过来北美的中国移民很少是琼州的人,这些人几乎全都没有见过椰子树,也不知道椰子成熟季节的危险。光一个下佳州半岛,至今依旧有五个人被成熟的椰子砸死,另外还有十几个被自然掉落的椰子送进了医院。
  以至于蔡王不得不签发了一道谕令:禁止移民在椰子成熟时期,擅自走到椰子树下。
  在晴川市的工业区里,新一天的工作早已开始。几根粗大的烟囱之下是一片片高矮不一的厂房,轰隆的蒸汽机动力传动声中,纺织工厂里密密麻麻的纺纱机以让人眼花缭乱的机械运动,不断的延长着雪白的纱线。
  纺织中心并不是晴川市的城市定位,这座纺纱厂的建立完全是因为陈鼎的存在而被照顾的,陈喣必须要给自己的大侄子足够的‘颜面’,而之前它是要被建立在蔡国北部的。
  出产的纱线一部分走海运到北方,再有一部分走私到墨西哥。曼萨尼约的市场上,中国货虽然多,可几乎全部都是成品,有的是棉布,而根本不见棉纱。
  城市更南方是一片海滩盐场,下佳州半岛的降雨说真的有点少,想要大规模的发展农业,必须搞蒸汽汲水站和灌溉沟渠。
  就比如晴川市周边的农田,那就是如此。每个集体农庄设有一个蒸汽汲水站,平日里居民的饮用水到不用蒸汽机忙活,可一旦到了农田需要灌溉的时候,总闸那里就会放水。水流会顺着一级灌溉渠流到田间地头,再有蒸汽机帮忙,将水流从一级灌溉渠调入二级灌溉渠,再分流道各块农田的第三级灌溉渠中。
  蒸汽汲水站从中就起到了一个翻车、水车的作用。
  但效率更高,效果更强,也更省时省力和方便了。
  包括海滩盐场也一样,抽取海水和卤水,也都有蒸汽机帮忙。
  此时占地辽阔的盐田和制盐车间也是工人如流水般走动,一球一球的细盐被打包封装,一百二十个‘球’是一筐,里头的食盐重量大概在五百斤左右。
  而这里的‘盛放器皿’球,那就是被喝掉了椰子汁和挖光了椰肉的椰子壳。
  因为天气的缘故,下佳州半岛的南端完全是一个制盐的天然宝库。
  出产的海盐在整个华属美洲疆土都相当的有竞争力。
  同时,椰子壳制成的‘瓶子’在整个华属美洲疆土也变得越来越流行。
  一颗椰子大约能有两斤的汁水,所以这东西迅速代替了葫芦、瓶子,被不断地应用到装酒、装醋、装盐、装酱油上面。
  晴川市的港口区也十分热闹,大中型蒸汽吊机扭动着它们粗壮的吊臂,一直不停地来回牵挂着货物;身穿各种服饰的商人们在码头上走动,有轨马车不断将箱子或木桶送入附近的仓储区。
  如今这个年代,玩集装箱运输的意义不大。
  后世那种集装箱装运船是这个时代的航海和造船技术都无法做到的。可这个改变已经被应用到海运当中了。
  ——大的集装箱不可能有,比之小N号的标准箱子、木桶总可以有吧?
  码头上,两艘西式软帆商船正在紧张地装卸货物,因为欧洲海盗的存在,中国式的硬帆帆船都是成群结队的航行,普遍还邀请舰队护航,或者是筹备足够的武装帆船。
  中午时分,又一艘千吨级的远洋商船驶入了晴川港口,早就收到消息的陈鼎已经守候在港口,甚至在迎接的人群里,还有即将卸任的晴川市第一任市长。
  “赵大人,一路辛苦,一路辛苦了。”
  跟在陈鼎身后的晴川市市长叫宋青松,承天九年的进士,现在依然是一副白面书生模样。
  他到任才一年多点,但是在两个月前人就离开了工作岗位,晴川市之后所有的建设、策略和决定,全由陈鼎一手操办。因为宋青松的身子垮掉了。
  这水土不服真的能要人命的。
  他在一次熬夜后,人受了点凉,突然的给病倒了。
  最初谁也没放在心上,可哪料到那之后的宋青松整个人就跟变了一个人一样,是上吐下泻,好几个大夫诊治,都说是水土不服。
  这见鬼的‘水土不服’啊。之前宋青松在晴川市可尽心尽力的干了小一年的。
  可宋青松的症状表现那真真的就是水土不服,小命并没有被夺去,可也被频频的拉肚子和上吐下泻折腾走了一半,天天卧床。
  陈鼎打报告给陈喣,然后陈喣再谋来一个合适的人选来接替宋青松的位置,而且陈喣还走了门路,也为宋青松回国之后谋了一个闲职。
  宋青松的身子骨要是回去后能够调理好,那么如何把闲职转成正职,那就是宋家操心的事儿了。
  “赵川见过王爷。”来人利索的对着陈鼎行了一礼,今后自己就要在这位爷帐下听令了,而且还是这位爷手下的头号大将。赵川真的感觉挺神奇的。
  他目光看着一脸苍白的宋青松,眼睛里闪过一抹隐隐的可惜。
  这是多么难得的机会啊。
  表现就是在这位爷的眼皮子底下,那么什么优点都能给人瞧到啊?
  这要表现的好了,等到日后这位大殿下真的有登上皇位的那一日,这能给占据着市长这个位置的人带来多大的好处啊。
  当然了,要不是这肉眼可见的好处实在太具有吸引力了,他赵川何苦费尽心机的来筹谋这个位子?让宋青松这个倒霉鬼在床榻间当了两个月的病床市长。
第865章
这是在背叛!
  “陛下,黄上将传来喜报,大军兵不血刃,进入逻些。八世达濑亲自出城三十里,率众恭迎。”
  承天十八年的四月,陈鸣收到了入藏的整编第五师的第六封奏报。大军入藏,一路和平啊。藏地的贵族和僧侣甭管内心里有多少的不乐意,在两万多人的整编第五师面前,也全都献出了自己的臣服。
  没人会拿自己的小命开玩笑的。
  两万五千人的整编第五师不是二百五十人,对于人口还不满百万的藏地来说,这是一股不可抵挡的力量。之前都说过的,一个整编第五师不要说是占领整个藏地了,就是杀光这儿所有的人,那都够了。
  要知道,这个时候的藏兵拿的还是长枪短弓,连落后了两个时代的火绳枪在这儿都是稀罕物,仅有的几门炮也都是满清时代的驻兵留下的。
  就这么点实力,就要来跟南京硬碰硬,当年大小金川贵族的下场,藏地的高层们可一个个都清楚。
  没人想去见他们崇拜的佛祖,就算最不怕死的人,也不愿意轻率的丢掉自己的小命。所以,大军进藏的一路之上,除了打猎和演武时候放过枪炮,那是根本就没有遇到任何阻拦。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60/89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