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宰江山(校对)第74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40/898


第954章
陛下,您不能这样啊……
  时光穿梭,岁月流逝,一年的时间很短暂。
  承天二十七年来到了【1801年】,从春天走到夏天,连绵不休的大雨在南北两地同时降下。
  燕京城外的永定河河水暴涨,滚滚水流都与河堤平行,海河滦河流域特大洪水暴发。燕京、天津一带百姓荡析离居,遭受了一场可谓“从来未有”过的大灾患。永定河大堤在坚守了五个日夜后,最终因压力过大而决口,造成连同燕京在内的天津府、永平府等冀北七府五十八县受灾,大兴、宛平、昌平、密云等燕京临近城市都挤满了逃难的难民。
  永定河决口附近及洪水流经的燕京所属的石景山、宛平、大兴、长辛店、良乡等地,这些地区悉数成为了重灾区。这当中文安县地势低洼,水深至二丈有余不等,县城被淹不说,城外被大水吞没的村庄也计有三百余处,俱浮沉水中,遇难百姓过千人,五万余人的家园被大水湮没。且积水无法宣泄,短时期内不可能完全干涸。
  “陛下,文安县积水过深,大灾之后恐二三年尚不能耕种。”整个冀北还有霸州、涿州等地灾情也较为严重。冀北巡抚徐永民回禀中额头上都不禁生出了一层明汗来。
  冀北的大水让陈鸣都坐不住了。轻车简行,一夜百里的乘坐运河运船北上,直接到了保定。
  就在小半个月前,徐永民给陈鸣的奏折上写道:“通州各项地亩,除被水地七成无收外,计有收地三成,秋禾约收六分”等灾情统计,根据清单所列,统计了包括燕京府在内的永平府、大名府、河间府、天津府、正定府、顺德府、广平府、保定府、宜化府、承德府各所属州县的被水和秋禾收成情况,得到了一个非常可怕的结论:永定河流域中下游农田普遍被水淹没,约三分之二的县有超过五成的面积被水淹没。积水没有及时消退干涸形成的涝灾,造成大部分州县农田减产甚至绝收,约二分之一的县粮食收成在五成以下,其中以文安县受灾最为严重,收成绝无。水灾导致冀北省内上百处河道、桥梁、闸坝、泊岸被洪水冲坏坍塌,数千个村庄被大水吞没,遇难人员不下万人人,洪涝灾害还影响到了农作物生产,农田大面积减产成为了肯定。
  ——燕京府是北都,不再冀北省政府统辖内。
  这让陈鸣还怎么坐得住?
  屁股底下就像有把火在燃烧一样,嗖的一下就跑到保定府了。虽然他一直觉得救灾抢险工作很麻烦,但他真的很有必要到场。这场大洪水覆盖了大半个冀北,受灾受难百姓高达500万。南边的江浙也发生了大水,受灾人数也有三四百万,但江浙的受灾情况远没有冀北如此严重。
  陈鸣派出身边的侍从室人员下府县查探详情,这跟监察院的人不是一路。侍从室是侍从室,监察院是监察院。
  后者是朝廷派出去的小号钦差,前者是皇帝个人派出去的‘密探’。
  而他们的第一任务都是悉心查勘被水情形,并根据灾情真实、详细的奏报。之后就是陈鸣对延误上报灾情的地方官员等追究责任,乃至革职审办。
  除了呈报冀北水灾的情况外,此次赈灾在查勘各州县被灾情况时,陈汉依旧坚持以村庄为基本勘灾单位,按地亩的被灾轻重评定成灾几分,上报灾情,并且强调评定灾情的准确性。
  针对灾民,保障其衣、食、住,使其活口。
  水灾发生在夏天,无需穿衣保暖,因此这一阶段赈灾的重点可放在了食、住,即搭房安置和煮赈上。水灾不比旱灾,之前黄淮的大旱灾虽然很厉害,但灾民的房子是完好无损的放在那儿的。不像眼下洪灾,直接产生了大批无家可归的难民。因此水灾后,政府必须通过搭盖窝棚、帐篷等方式来为灾民提供住处,配合一些民间组织,如慈善基金会等收容灾民,使其不至于流离失所。
  如果是受灾时日长久的地方,“饥荒已极,不能赈米,当设法施粥”。因为重灾骤至,饥民食不果腹,煮赈相比直接放赈更能节省钱粮,救活人口,于是政府先设饭厂施粥。这些之类的措施在之前朝廷颁发下去的《灾情防患手册》中都有介绍。
  而如今的科举考试和公务员考试中,这《灾情防患手册》也是其中所涉及到的知识点之一。
  可是‘说’都很容易说,灾情真正来临的时候,‘做’可就不那么容易做到了。
  陈鸣都在盘算着对南非下手了。
  自从苏伊士运河工程开始以来,英国人在南非上的态度陡然软化了。只是英国人依旧不愿意放弃开普敦这个东西方贸易线上的重要港口。毕竟苏伊士运河还没有见得成效,英国人千羊在望不如一兔在手。
  而且随着第二次反法同盟战争的开启,英国人实质上已经占领了开普敦,只是没有彻底的驱除荷兰人罢了。而且也就如陈鸣之前预测的一样,英国人占据的也就是西开普敦,从后市价值上看,更为重要的东开普敦还是一片野地。
  而当地的布尔人也有反抗,除了开普敦这座港口城市外,其余的开普广大殖民地还控制在布尔人手中——赫克斯河谷和布立德河谷。
  没有办法,谁让荷兰人已经成为了法国人的附庸国。英国人正好利用这个机会大肆的掠夺、吞吃荷兰在世界各地的殖民地。
  在关于开普殖民地的问题上,中英之间已经秘密沟通了一年时间还长。可是就在事情敲定,陈汉可以放心大胆的向着开普进攻——原因是奥地利人在北意大利战场的彻底失败。这不仅让奥地利彻底丢掉了神圣罗马帝国的皇冠,也让伦敦看到了第二次反法同盟崩塌的预兆。
  没有了奥地利,俄罗斯又已经选择了后缩,难道要刚刚成立的大不列颠及爱尔兰联合王国去跟拿破仑硬拼死磕么?——就在西历的1801年的一月一日,英格兰、苏格兰、威尔士和爱尔兰合并组成大不列颠及爱尔兰联合王国。
  呵呵,陈鸣只想呵呵。
  英国人不到万不得已的时候,才不会亲自上阵,跟法国人死拼硬磕呢。
  欧洲的战争就要告一段落了,英国人不想跟法国人在陆地上硬拼,他们就只能停战。因为英国人的打手都没有了。
  支持欧陆老大去打压欧陆老大,保持自己在欧洲地界的霸主地位,这是英国人不会动摇的国策。
  而如此一来,荷兰的利益就得到了保障。这个小国是法国人的附庸国么,签订协约的时候,法国人肯定不会放弃荷兰的利益,甚至还有德意志和意大利地区的利益。
  英国人很可能在明年时候就会把开普敦的控制权交还给荷兰人。这种情况下,他们当然乐意引狼入室了。而且在彼此暗中定下的协议中,中国也是要让出部分开普殖民地的利益给英国佬的。
  陈汉在加勒比海上的动作,在南美的动作,都还需要英国人的协同。开普敦地区就是陈鸣投喂伦敦的好处费。
  可现在一场大雨,一场特大洪灾,让陈鸣的心思半点也放不到打仗上。
  还好到了七月下旬,在天气放晴一段时间后,河道水位有所回落,被淹没的河岸开始干涸后,政府组织的工程队相继展开了相应的修缮工程。
  以永定河工程为例,该工程在七月二十三日开工之前,建设部就已经做好了预计。总计堵筑修缮漫溢石堤四处、水泥体四处,土堤十五处,共计三千七百四十七丈五尺,挑挖淤工一万五千余丈,也就是在一百里左右。
  但是这场大雨使得冀北农田被淹,大批灾民无地可耕,无粮可收,存在长期的粮食供给问题。
  所以,对外移民真的是势在必行了。
  这跟黄淮大旱的时候完全不同,黄淮受灾的时候,老百姓手里还有存粮、存款,还有房屋、器具,可眼下呢?一场大水冲走了多少人家的一切?
  粮食、家当是全丢了。甚至连存款都来不及取。很多人家可以说是一无所有了。
  在民情稍微得到安抚之后,受灾较重的地区除了对外迁移,就是趁机引导劳动力向工厂转移,剩余的就是要采取以工代赈和赈济钱粮两种方式了。
  “陛下,此次冀北大水冲垮了全省多出水利设施,仅永定河、海河的疏通、修复就需要数万劳力。”徐永民为首的冀北官员当然不愿意让百姓移走了。
  而且他们很清楚当今朝廷的家底。冀北这场大洪水虽然‘惊天动地’了,可只要朝廷愿意买单,完全可以‘复原’冀北的么。可要是让冀北的受灾百姓都移民,那就不好玩了。
  没人就没有劳动力,没有劳动力就没有生产力,那冀北还怎么发展啊。
  是以,徐永民在陈鸣跟前摆条件了,诉苦衷了。就表达了一个意思,冀北的灾后重建需要很多很多的劳动力,这些受灾难民就是最好也最需要的压榨对象啊。
  陈鸣置若罔闻,他不听。
  几个儿子正在紧张的往美洲迁移,这不可能是‘光光’的一个人去啊。不仅要有大量的物质,还要有百姓。没有老百姓,再好的土地也长不出粮食不是?
  陈鸣之前还发愁从哪儿给儿子们找出来百十万人呢,现在有这么好的机会,他要是白白放过,那才是大白痴呢。
  “陛下,陛下,陛下……”
  徐永民不敢伸手抓陈鸣的衣服,只能‘情深意切’的喊着,深情款款的喊着,脸上那痛苦的表情就像是生离死别的恋人一样。
  皇帝不厚道,不厚道。这是打定主意要‘劫’冀北的‘财’去济自己儿子的‘贫’了。
  这让冀北咋办啊。
  要是一下子移民了百万人口,冀北的税赋能下降一个档次。
  徐永民真的想喊出来:“陛下,您不能这样啊……”
  在早年【湘南】时候就加入了陈汉的徐永民,如今苦的跟吃了黄连一般。
第955章
改变格局的刺客
  承天二十八年农历正月,陈鸣派去南非的远征军刚刚走过印度,飞鸽传书就为陈鸣送来了一个劲爆的不得了的大消息——印度迈索尔王国的铁普苏丹遇刺身亡了。
  迈索尔之虎死了,这可真是让人震惊的说不出话来的大消息。
  刺杀这两个字一时间成为了中国报界的热门话题,这行刺之道还真的能撬动世界的车轮。
  作为印度土著王公中有名的强势人物,铁普苏丹在击退了英国人的再次进攻之后,声名大涨。完全可以用‘名满印度’来形容。
  而铁普本人也借着自己‘战胜’了英国人,威望大增的机会,狠狠对迈索尔王国的政治结构进行了调整和手术。比如被铁普收权了的税收,铁普组建了财政部,还组建了警察系统。
  这可是之前的铁普苏丹想做而又不敢做也做不成的事。
  之前的铁普只能在迈索尔王国的几个重要港口设立正规化的海关,那可远不能比肩税制改革啊。
  但这两个政策也都受到了地方上的强力抵抗,以财政部来说,税制改革的事不是那么容易的话,目前迈索尔王国境内已经发生了多次的暴力反抗事件,如果不是铁普凭借着手中的兵权强力镇压的话,根本就推行不下去。
  财政部的很多事儿都要仰仗各地驻军才能办成,不然下面的地方贵族、官员以及当地税吏是不会老老实实的交出收税权的!
  只是因为铁普苏丹推行的税制改革已经很明显的伤害到了诸多人的利益,尤其是下面的地方贵族、官员以及税吏,这些人都是依靠收税中饱私囊的,现在财务部一股脑的把收税权全部集中,甚至明令地方政府不得自行收税,地方政府经费一律由财务部下拨,这不就是断了多数人的财路嘛!
  断人财路犹如杀人父母!这是大仇大恨。
  这种可以说是甚为激烈的‘改革’如果放在和平年代,根本就得不到实施,但是现在这会可不是什么和平年代?
  迈索尔就是在军事改革中一步步强大起来的,最终他们以一己之力抗住了英国人的这次进攻。
  铁普的老爹海德尔·阿里汗跟英国人斗了十年,临死时还感慨英国是不可战胜的,吩咐铁普改善迈索尔王国与英国人的关系。而现在迈索尔已经强大到无惧英国人的地步了。虽然迈索尔王国的很多人都知道印度的英国人,只是整个英国人的一小小部分。
  陈鸣相信铁普这个人在做出这般决定之前已经把什么都想明白了。打赢了‘卫国战争’,这让铁普不仅赢得了威望和民心,一定程度上对于军队的掌控也更加牢固了。作为一个手握雄兵的国王,地方上的贵族、官员老老实实办事,乖乖接受铁普苏丹安排领导的话还没事,要是不长眼的想要挑事,铁普甚至都不打算浪费时日调查清楚,直接派遣军队过去,把原有官员抓起来一刀砍了!
  这种一刀切的管理方式很粗糙,甚至在过程中会出现不少冤枉无辜的情况,但是在目前这种时局里,任何对别人的不忍都是对铁普他自己的残忍。
  如果是陈鸣坐在铁普的位置上,也肯定会携着‘胜利’之威,通过这种暴力执政的手段,在最短时间内更深层次的掌控整个迈索尔王国。印度这鬼地方的地方势力太强大了,铁普他老爹的这顶王冠,与其说是造反得来的,还不如说是一干地方贵族抛弃了旧日无能的老盟主,转而选择了一个新的更有能力更能保护大家的新盟主罢了。
  海德尔·阿里是一步一个脚印的走上了旧迈索尔王国的巅峰的,基础夯的非常扎实,但铁普的根基就有点不扎实了。在他老爹死后,铁普虽然还掌握着权利,可整个王国基础在无数贵族和腐败官员的侵蚀下慢慢的腐蚀着,铁普很清楚这一点,但他却无力做改变。就算那时候的他有着中国的大力支持,他也不敢冒着整个王国分崩离析的威胁来发起一场改革,能够动手的只有阿里家族掌控最深的军队。
  再说,当时马拉塔人还站在一旁,迈索尔王国又有英国这个大敌,铁普如何敢轻举妄动呢?
  而现在呢?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40/89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