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宰江山(校对)第79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96/898

第1034章
猥琐而又强大的中国小偷!
  古里耶夫要塞正东方百十里的地方,一条叫做杜金卡的小河边。一场俄国骑兵巡防队与陈汉步兵巡逻队的遭遇战正在进行着。
  两边的人数都不多。俄军有一二百骑,中国军队则是一个加强队。
  狂放的俄国骑兵从河东右侧的山丘上冒出来,距离超过了三里地,他们高喊着‘乌拉’,对着河畔的中国步兵就席卷而去。
  后者立刻改变了队形,前列的士兵全都端起了手中的步枪,后头的士兵也火速架起了火箭弹。当俄国的骑兵部队以不可阻挡的势头湮没了撤退不及,无奈据守一个山丘顶端以待后援的一个班的前哨人马后,继续向着陈汉巡逻队的大部队冲来的时候,国防军的火箭弹和枪子也向着呼啸而来的俄国骑兵疯狂的发泄着自己的怒火。
  枪声响起,火箭弹爆鸣,手榴弹炸响。人的惨叫和马的哀鸣,伴随着密集的枪声、爆炸声回荡在天空……
  这不是中俄双边仅有的一战,这样的小规模战斗之前还有很多,之后也一样会有很多。
  陈汉在战斗和牺牲当中迅速产生变革,营一级的部队出行必带着马车,马车上安放着六管、九管火箭炮和小型臼炮,安放着一箱箱的弹药。
  占据着前线骑兵力量上的优势的俄军骑兵也分外猖狂,他们依靠着自己强大的机动性,在中方边境线和后方之间广大的空地上来回驰骋。要不是大批的牧民已经被从乌拉尔河东岸迁移到了别处,这还不知道会有多少人遇难遭劫呢。
  就如总参部推演的三号方案一样,俄军以这种法子来做开局,因为他们相信在拿破仑正式进攻俄国之前,中国是不会先跟俄罗斯大打出手的。
  中俄之间虽然矛盾重重,存在着剧烈的利益冲突,上一次的中俄战争对于俄罗斯来说,简直就是一个耻辱。可是中俄之间没有短期内就开战的理由。
  中国之所以大批量的在狙击部队,汇聚作战物质,这完全是出于欧洲的法俄危机。拿破仑对俄罗斯开战是中俄再战的前提。
  所以,俄罗斯放心大胆的与中国高摩擦,侦查中国在停火线以东地区的军事布置,他们的骑兵,他们的哥萨克,那正是搞侦查的好手。
  同时小规模的骑兵出击中配合着千人级别的骑兵群,对着中国的运输部队展开偷袭,也能起到阻断前线运输补给的作用。当然,这也更可以对俄罗斯自己地盘里的军事布置起到保护作用。
  陈汉前线的部队就不止一次向后头打报告,要求大批骑兵的入驻。但陈威和魏宝成考虑到前线补给的困难,以及中俄正式开战的不确定性,他们是不会让耗费重大的骑兵部队先一步进入前线的。
  要知道,就南京的估算,拿破仑要想对俄军发起进攻,那至少也要等到六月中,确切的消息传到中国也需要不短的时间。苏伊士运河的开通让东西之间的交流大大的缩短了距离,可距离再缩短也三个月啊。战斗开始的时间预计会是冬季,而冬季又不可能大规模的动兵,真正开打都是明年了。魏宝成和陈威作为总指挥和前线指挥,他们脑子瘸了才会让消耗巨大的骑兵部队现在就进前线。
  之前活动在乌拉尔河东岸的游牧民可都被劝到了咸海西部了,几百里地的无人区,前线集结太多的部队的话会拖累补给线的。
  不过,同样是战争一方的俄军,这个时候也不好受。
  陈汉的巡查部队、运输部队,侦察兵放的很远,侦察兵的素质也很高。俄军的骑兵很难近到中国部队的周遭打突击。而且这些部队现在的编制越来越大,配置的火箭弹、火箭炮也越来越多,这可都是血的教训啊。
  若是人数相差不多的时候,俄军骑兵往往很难击破陈汉的抗拒,就是依靠着人多势众堆死了被伏击的陈汉,也会付出深重的代价。俄军的人力资源可不能同中国相比,就算他们的灰色牲口的单位价格很低,那也不是这么个消耗法。
  陈汉军队有着比较丰厚的待遇和烈士抚恤。或是说伤残都没有战死更划算。士兵作战意志坚定,很难抓到俘虏。一次‘胜利’的伏击战,往往也会让俄军骑兵得不偿失。
  还有,俄军现在的骑兵中很有一些是中亚骑兵组成的,可不是纯粹的哥萨克骑兵或俄军骑兵。这些人在乌拉尔河东部的大批牧民迁移以后,没有了屠、戮欺凌的快感,没有了实质性的收获,作战激情大大的降低。别以为他们来自中亚就对中国恨之入骨了,这些中亚骑兵固然很反感中国,可他们绝对不愿意付出性命为代价的来怼中国。现在每次遭遇战都是要伤亡惨重,还没的好处捞,就更让中亚骑兵提不起战斗的精神了。
  这些人的表现是有传染力的,在俄军中造成了很不好的影响。
  俄军骑兵部队的作战效率正在慢慢的下降!甚至还影响到了俄军的步兵部队。
  “我们必须在第五、第七两个骑兵师的作战效率下降到危险线之前,尽可能的搞清楚中国人的那些防线和阵地。”梅洛亚尔斯基对着面前的几位陆军将军大声的咆哮着。
  他讨厌这种预料之外的情况。
  在坚定了与中国人搞摩擦的决心之前,俄军不是没有想过行动受挫,骑兵损失过大,以至于士气下降的后果。可是现在的两个骑兵师士气下降的也太快了一点,损失也太大了一点。现在一股低靡之气正迅速的在军队内蔓延,连步兵都大受影响了。
  梅洛亚尔斯基是俄军的陆军上将,他很清楚现在俄罗斯的状况,他所在的东线——圣彼得堡根本就没指望他手下的这点军队就能抵挡的住中国人的大军,他的任务只是要把战事僵持到冬季。
  俄罗斯寒冷的冬季是他们最大最强的盟友。
  拿破仑劳师远征俄罗斯,只凭军队的战斗力,俄罗斯的确不见得是拿破仑的对手,但俄罗斯也有自己的优势——俄罗斯有深远无比的腹地——对比欧洲其他国家,只要且战且退,拉长拿破仑的补给线,等到冬季来临的时候,俄罗斯未尝就没有击败拿破仑的契机。
  所以他在东线必须支撑到冬天,或许等到来临春暖花开的时候,俄罗斯在西线的主力军团就已经可以转回到东线了呢。
  所以,眼下的战斗他必须胜利!
  不然,鲁缅采夫和波将金一度在圣彼得堡遭受的羞辱,就会原样的落到梅洛亚尔斯基的头上。作为俄军的宿将,作为俄罗斯帝国的传统豪门出身的大贵族,梅洛亚尔斯基不允许有这样的事情发生。
  “现在我命令,五天后,对乌尔达兵站发起猛攻。伊尔河【乌拉尔河东岸的一条支流】一线,要严密监视。”梅洛亚尔斯基的目光犀利的看着波克罗夫和基里连科两名陆军少将。监视者的任务交由他们两个中的一个来完成。这可不是梅洛亚尔斯基歧视他们。与陈汉国防军对峙了这么长时间,俄国人早就明白,监视陈汉军队并不比进攻战来的轻松。
  “安德烈将军。”
  “战争即将走入关键时刻,哥萨克应当在战斗中表现的更突出一些,他们要鼓舞起斗志,振奋起精神来,带领中亚的那群人,完成对中国河东岸各兵站的袭扰和切割。”
  “我相信你能够完成!”
  “是的,阁下。我能够完成任务!哥萨克对战斗的热情和坚定,就像我对陛下和帝国的忠诚一样。”自觉不能继续这么下去的梅洛亚尔斯基,拉开了一场血战的大序幕。而此时的陈汉国防军,对此还一无所知。
  对俄战争的总指挥、前线指挥官、总参谋和骑兵总指挥态度全都一致,不可能派出大部队奔赴乌拉尔河东岸的。而且他们也认为俄罗斯的西线面临着拿破仑的巨大威胁,他们也顶多看着陈汉聚集兵力,调集物资,高一些小规模的摩擦,不可能玩大的。
  那拔掉陈汉兵站的举动更是不可能有,因为这样的举动完全就像是在对陈汉宣战。
  陈汉现在就是后世的大老美,高高的飞在天上,他不立马找俄国人的麻烦已经是圣彼得堡的幸运了,哪里会想得到俄国人敢反过来主动破格。
  在后世的历史书上,1812年夏秋季的中俄战争冲突被誉为一场‘不是战争的战争’。
  因为中俄还没有正式开战,可中俄之间的战斗级别却在这个时期里不停地升级。其规模最大的时候,双方的战场参与总兵力都接近万人了。
  “进攻,进攻!你们的使命只有进攻。赢下这场战争,不惜伤亡,不惜代价的进攻!”
  俄军的进攻准时开始了。上千的俄军步兵在同等数量的骑兵护卫下,乘坐着马车在深夜里赶到了陈汉乌尔达兵站的外围,然后在黎明时候猛烈的扑向了兵站。
  安德烈觉得他一定能成功。这次的战斗,动用兵力虽只有四五千步骑,但却是四个将军亲自带兵。他的耳朵里,他的脑海里,回荡的全是战斗开始前德尼索夫少校的吼叫。
  这是一次没有任何怜惜和和缓,只有强硬、生冷和无情的要求——进攻再进攻的战斗!是一场准备用无数条生命来赢得胜利的战争。
  处在劣势的俄军自己主动挑起了更高规格的战斗,安德烈并不觉得梅洛亚尔斯基是在冒险,因为这些年里中国人都太老实了,除了不停的在加强西海城外,他们并没有主动挑起与俄罗斯的摩擦。所有很多人都相信,要不是拿破仑准备进攻俄国,中国人是不会同俄罗斯爆发战争的。
  他们用更小的力气可以在美洲收获远比对俄战争更高的利益,说起这个,全俄罗斯都在羡慕嫉妒恨。西班牙辛辛苦苦三百多年的成果被中国人在二三十年里窃取了一大半了。
  中国人就是一个猥琐而又强大无比的小偷!
第1035章
没有宣战的战争
  乌尔达兵站建立在一个小湖泊边,占地只有二十亩不到,可这里却驻扎了国防军整整一个步兵营。
  整体建筑都是一水儿的钢筋水泥,从主体营地,到外围的碉堡和战壕,俨然就是一个小型要塞。五百来国防军也包括了步兵、骑兵、炮兵和气球队等多个兵种。
  虽然深夜的时候,乌尔达兵站的国防军全部都缩进了牢固的兵站中,但夜晚自有士兵执勤。俄国人来的虽然很突然,也的确打了国防军一个措手不及,但就在普里马科夫觉得这一次能够一举断掉这座兵站的时候,他们遭遇到了一种新式的武器的阻挡。
  ——地雷。
  地雷的触发模式同锚雷没什么两样,只不过将碰撞该做了从上而下的压力。
  乌尔达兵站外围掩埋了数百颗地雷,虽然不可能全部爆炸,但只要有一半的几率被触动,那就给俄国人造成了巨大的麻烦。
  偷袭战打的就是一个速度。
  俄军的前进速度被地雷给耽搁了,丢失了自己最重要的‘武器’后,兵力只两倍于国防军的俄军,经过了大半夜的艰苦奋战后,也只是抢夺下了兵站最外围的几道战壕。当然两个堡垒也被俄军打破了。
  但到了天亮之后,俄军还是无奈的撤退了。
  他们不能再留了。夜间拿不下来,白天里强攻的伤亡只会更大,而且中国人也不会眼睁睁的看着乌尔达兵站被围攻,而无动于衷的。
  火箭弹的威力比起二十年前已经小了很多,这些年里,钢筋混凝土工事成为了各国军事要塞的标配,可火箭弹对于进攻部队的威胁依旧是致命的。
  对于向要塞发起进攻的士兵来说,白天比夜晚危险了十倍。
  别看乌尔达兵站只是一个超级小的要塞,但在俄军远程火力不足——大炮——的情况下,白天里根本没有拿下它的可能。因为俄军只有一千步兵。
  德尼索夫不知道他会不会死,他现在浑身上下都难以动弹分毫,甚至连脖子都崴的生疼,这让他现在只能扭着脖子躺在担架上。
  德尼索夫亲自带队在昨天晚上对着乌尔达兵站发起进攻,在被中国人发现之后,他举着雪亮的军刀,高喊着‘乌拉’,带着身边的三四百士兵猛冲向前,在越过一条战壕的时候他被一颗火箭弹炸晕了过去。
  再度恢复意识的时候,他发现自己躺在一副担架上,两个俄军士兵抬着担架就像在玩把戏一样,德尼索夫旋即就干净利索的混过去了。等到他再一次醒过来,发现自己身在一辆马车上。鼻子里是浓重的血腥气和臭气,他的旁边是抱着火枪在打盹儿的两个士兵。
  德尼索夫真的不知道自己的伤有多么的重,他现在浑身都疼得要死,不能动弹,骨骼一定是断了的。可是让他害怕的是自己的呼吸很困难,胸口像是压了一块大石头,这让他生出了很不好的感觉。
  “扎巴罗夫,伊格纳舍维奇呢?”
  谢尔盖·伊格纳舍维奇是德尼索夫的副官,之前德尼索夫亲自带部队进攻的时候,伊格纳舍维奇就跟在他的身边。
  而扎巴罗夫,那是身边的两个士兵中的一个,是他之前的警卫员之一。
  他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会死去,因为他感着自己正在死去,并且已经死了一半了。因为恍惚中的德尼索夫有过一种错觉,似乎自己一闭眼睛,他的意识就能离开了自己额躯体。这是死亡的征兆!
  虽然勇敢的德尼索夫不惧怕死亡,他只是感觉着遗憾,他看不到伟大的俄罗斯赢得卫国战争胜利的日子了。但那种意思离体的虚幻感也让他坚信‘灵魂’的存在,这让他在这一刻无比坚信仁慈的主的存在。他认为自己死了会进入天堂,因为他是上帝忠实的信徒,他会在美丽的天堂享受安乐祥和的日子。
  那会比他还活着的时候幸福的多。因为那是主的福地。
  所以躯体上的疼痛还不能完全抹杀德尼索夫的神志,他不着急不慌张地等待他要面临的时限。那威严的永恒的未知的遥远的主宰,他在自己逝去的生命最后的阶段不断的触摸到他的存在!
  德尼索夫曾经害怕过死亡,战场上他也受过重伤,那是俄罗斯、奥地利联军与法军展开的著名的三皇会战的时候,从天而降的一个炮车轮子打的他卧床了四个多月。那是他从军以来最接近死亡的一颗,但幸运的德尼索夫挣脱了死神的怀抱。
  但是现在不一样了,德尼索夫已经‘看到’到了死亡。
  ……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96/89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