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宰江山(校对)第80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02/898

  “起来,你们这群蠢货,快给我起来!卸货了!”一个一米八多的中年大胖子怒吼着,红红的酒糟鼻是那么的刺眼。
  这人的五官明显带着俄罗斯人的血统,但他大冷的天,头上也只戴着一个小帽,却是天方教信徒。
  安集延是中国的地盘,但从这儿再向西那就是哈萨克人的地盘了。
  陈汉占据了半个费尔干纳盆地,大批的汉人涌入了这里,而同时一些‘外国人’也趁机投奔了过来。眼前的这个中年大胖子就是其中之一,当初他还不是中年,更不是大胖子。这不是混的好了么,虽然还没有获得中国国籍,但拿到了黄本本,手下又收拢了这么一批劳工,每月赚的钱可比上班强多了。这样舒坦的日子自然就越发的身宽体胖了。
  站台边一阵骚动。苦力们都站起身来,拢着袖子等在站台上。这些人中没有一个是华人,当然也没有纯正的斯拉夫人,而大部分是原浩罕汗国的土著,另一小半则是跟胖子一样的混血儿。
  拿着皮鞭吓唬人的中年胖子,当初也是从劳工一点点干到现如今的。
  劳工们都做好了准备,一旦列车停稳,便立刻上前将马儿牵入马圈,里头有水有草料,还不透风雪,马圈的工作人员还会给马儿披上毡毯,甚至在马腿上裹上棉套。
  同时剩下的人就把那些闷罐子车厢打开,从里面卸下各种各样的货物了。
  中亚在真正的铁路还远没到修通的时候,物质运输靠的还是铁道。陈汉夺取了半个费尔干纳盆地后做的第一件事也就是勘探线路,耗费了不少精力修起了这条直接连通薪疆线路的分支来。现在是发挥出他们作用的时候了。
  但这铁道也只是修到了安集延。想要把无数的人员、物质运到战场的第一线去,还需要无数辆车马,蚂蚁搬家一样的努力输送。
  一批批马儿被引下了轨道,十节闷罐车厢像死蛇一般瘫在了轨道上。
  苦力们急忙走上前去,将那关着的车厢滑门拉开,这时他们才发现,那滑门上根本就没有被上铅封,正感到奇怪的时候,却从车厢里传来了味道十足的‘国骂’:
  “他么的,闷死老子了……”
  “狗日的,总算到地了……”
  一个个穿着暗绿色冬军装的国防军士兵从车厢里跳出来。原来这些闷罐子车厢里装的根本就不是军资货物,而是一个个的人高马大的国防军士兵。这列有轨马车拉载的是人啊。
  十节车厢足足拉了三个队的士兵还有大批的军需物资。
  知趣的苦力立刻噤若寒蝉,不需旁人的提醒,所有人便纷纷的闪躲在一边,拢着袖子,静静的看这些士兵迅速的在车站站台列队、整队,然后在口号声中被车站站长亲自引向了外头的驻地。
  中俄真的是要打大战了!而且不仅在乌拉尔河,在里海也会有行动,不然中国人调兵来安集延干嘛?
  要知道即将到的有轨马车整整有五列,而今天晚上的时候还有十列。而在未来的一个月里,更是至少还有一百列要到。
  不说每一列都运载了三百人,那就算一半的车辆里运载了士兵,这都是一个旅还要多的力量。而就像陈汉的大军在包围古里耶夫要塞一样,俄国人的军队肯定也包围了里海对面的西海。
  很多浩罕人的心中都有一个对中国的恶劣印象。当初灭亡浩罕汗国的主谋就是中国人。
  可让不少浩罕土著矛盾的是,他们却在‘敌人’的手下享受到了更高更好的生活。中年胖子手下的很多浩罕土著看着渐渐远去的国防军队伍眼睛里都闪过了一抹复杂的神光,有仇恨,有怒火,但更多的是怅然迷茫。
  他们虽然现在是劳工,但每个月挣的工钱比之前放牧种地可高多了。
  “这里,这里,这里,还有这儿,这些车厢里都装有军火,小心地卸下来,放在站台上。我们还要清点。若有闪失,军法处置!”留下来的一个少尉军官指着几节车厢对站台上的副站长说道。
  “明白!你放心。”副站长也是退伍兵出身,没有说半个‘不’字,转头就对着中年胖子吼了起来,然后这胖子再去吼自己手下的劳工。
  苦力们很快就从工头的嘴里得知,这支被闷罐子装来的军队正是西北军区第一独立支队的队伍,这五列还只是一点先头,大部队还跟在后面呢。
  为什么工头会知道这一消息?那是因为他们刚刚被通知,今夜连夜加班,工钱翻倍。
  劳力们倒是能够理解国防军的杀到,只是他们也不是全棒槌,这第一独立支队究竟是什么个玩意儿,之前他们怎么全都没听说过呢?
  “这么说,国防军今个一天的兵力投送,能达到三个千人团?”
  “这些大兵似乎都是中国人的精锐,那精气神真的很不错。军容整齐,装备精良,看上去比对面的军队强多了。”对面的军队这指的是大玉兹汗国的军队。
  “那都是用钱堆出来的。看到他们手里的步枪了吗?全都是最新的三六式步枪。你没见枪口上的全部是球状的准星吗?这可是全世界最先进的步枪。还有他们身上穿的棉大衣,脚下的靴子,头上的棉帽。”这些东西都要钱!
  “弹药箱还挺沉的,感觉里头数量不多,怕都是大个儿的火箭弹。”
  别看就被这些劳工们过了一趟手,一些东西还真的瞒不住他们。只不过这些车站的劳工也不是随随便便就能进来吃口饭的。
  安集延是国防军在里海所有行动的后勤大仓库,这里属于军事重地,国安局和警察局早就对这里进行了重点部署。而火车站这是所有部署当中的重中之重。
  王治一口气把碗里的肉汤喝了个干净,把碗放到桌子上,也不管是不是干净,直接用袖子在嘴巴上一抹,人长长的舒了口气。
  这营地里可真比马车上舒服多了。
  分配的时候,他是骑马从南京奔到迪化的,就是为了不坐那有轨马车。
  出身优越,家境富足的王治,早在很小的时候就做过有轨马车,那时候他跟自己的表弟一块被舅舅送到童子营里去锻炼,第一次坐长途有轨马车,晃的他的肝脏都要吐出来了。从那之后,王治就讨厌起了有轨马车。
  对比起这玩意儿,就算噪音很大的火车也比这东西安稳的多。
  饭后一支烟,快死活神仙。敲着二郎腿的王治一脸舒服的向外喷涂了一股烟雾。别看王治才从军校毕业一年,连同实习在军队里也呆了不到两年,可是老兵痞的一些坏习惯他是养的一个不少。
  比如说那用袖子擦嘴,要是在家的时候王治敢这么做,他老爹老娘能打死他。
  王治的父亲王之政,母亲潘茜,那前者是外科医学上的大拿,后者是卫生部的四品官员,两人并不是喜欢摆架子的人,但他俩绝对讨厌肮脏和不卫生。
  可是在军队里,那就不能太在乎干净整洁了。王治并不是做办公室的文员,也不是图纸作业的参谋,他是一线带兵的队官。
  要带好一个队的士兵,要保证一个队的训练,黄沙黑土烂淤泥里,摸爬滚打都是小菜一碟。
  王治这个团的团正倒是知道王治的身份,因为这名团正是王治的舅舅潘昶的老部下。但这并不能让王治在平日里得到一丁点的优待,因为潘昶不是这样的人,所以他也严格挑选了一名严格的老部下。
  只不过这是平日里,而不是战场上。等上了战场,王治肯定会得到团正的照顾的。
  比如这一次乘坐有轨马车,王治那就是在第二辆,而不是第一辆,也不是最后一辆。
  王治也不是一个‘迂腐’的人,他可以接受这样的照顾。但是等到战争真正来临了,他可不想被团正调去戍卫野战医院啥的。
  “老王,给我一根。”一个布满了老茧的手掌伸到了王治的跟前,王治没有抬头,听声音他就知道这是他们队的二把手。一个从军已经二十年的老兵,叫陈连陲,鄂北恩施人。
  王治直接把手里的烟盒递了过去,这个铜质的烟盒是他从自己的舅舅那里顺来的,是真正的特供烟。当然,现在里头装的只是北疆的军供雪莲烟。
  “紧张不?”陈连陲吐出一口白烟,烟云缭绕中他声音不高的向王治说道。
  “有啥好紧张的。”王治不在乎地说道。他是真的不怕上战场。早在他小的时候见到了自己舅舅身上那一道道的伤疤时候,他心底里就萌发了从军的念头。
  他的舅舅在他的心中那是英雄。
  他,也想当英雄!
第1044章
独眼和秘密组织
  西历的十二月二十五日是西方世界的圣诞节。
  但是在乌拉尔河流域,在战火弥漫的战场,所谓的‘圣诞节大餐’也只是让俄军士兵的晚餐中多出了一片烤肉。就算是任职团长的安德烈耶维奇伯爵本人,‘圣诞节大餐’也比不得往日他在家中享用的普通晚餐丰盛。但这就是战争!
  今夜是一个晴朗的夜晚,安德烈耶维奇伯爵在某个无名小村的一间破旧农舍里支着臂肘躺着,他的团就驻在村边。他从破烂的门板的裂缝看着物质外沿着篱笆下面的一排粗大白桦树,枝桠都已经被砍掉了,树干笔挺,怕是有五六十年的树龄了。外向外就是两堆熊熊燃烧的篝火和一片堆放着弄乱了的干枯树枝。安德烈耶维奇伯爵很平静,现在他所在的这支俄军骑兵旅在两天前才遭遇了一场失败,尽管东线战争局势的发展让他憋闷、痛苦,但他斗志昂扬,就像七年前在三皇会战前夕那样,心情激动而无有恐惧。
  他已经接到上头有关明天作战的命令了,而且在晚餐的时候向自己手下的士兵发布了明天作战的有关命令。对于明天的战斗他没有半点恐惧,虽然他也没有半点胜利的把握。
  安德烈耶维奇所在的这支骑兵部队的第一任务就是袭击中国人的后勤补给队和侦查他们的行动。这个任务危险性很大,六百多人的骑兵团现在只剩下了五百人。现在,安德烈耶维奇对于战争的最终结果已经没有了必胜的信念,可他依旧会为了俄罗斯奋战到流尽身体里的最后一滴血。
  安德烈耶维奇的脑子里不存在妥协和投降。
  所以他脑子里不需要去耗费大量的时间来‘胡思乱想’。此时他无事可做。
  安德烈耶维奇也没有去想明天的战事,因为他对于目的地的情况一无所知。作为出身贵族家族的安德烈耶维奇,他是一名勇猛的战士,在对敌人一无所知的情况下去‘构思’战争,在他看来这叫患得患失,是懦夫的表现。
  最简单、最清晰的思绪,因而也让他成为了战场上最可怕的战士。无所畏惧的人啊!
  他知道,明天的战斗将是他参加过的一切战斗中最激烈的一次,他生平第一次确信无疑地,而且很单纯地想到了死亡的可能,但这也就是死亡了。
  三皇会战的时候,还在禁卫军里服役的安德烈耶维奇看着俄军一个阵地一个阵地崩溃的场面,他所做的事情是簇拥着沙皇飞快的离开战场,但他内心里更想做的是带领一支骑兵反冲法国人。
  死亡的可能吓不住安德烈耶维奇,他也不去考虑自己的死亡对于家人会产生什么影响,因为安德烈耶维奇家族的主要资产都在圣彼得堡附近,而且他还有三个儿子。
  所以,他可以全无牵挂的投入进这场战争。
  “家族的荣誉,家庭的幸福,与妻子的爱情,对孩子的爱……”但这些在安德烈耶维奇眼中全比不上神圣的俄罗斯。这是斯拉夫式的文化。
  安德烈耶维奇的祖先【罗斯】一开始崇拜的是梵蒂冈,可他们被拜占庭帝国击败后就皈依了东正教,15世纪拜占庭的末代公主被早期的俄罗斯娶到,以此提升其逼格,沙俄强大后便号称第三罗马。
  他们认为第一罗马是罗马,第二罗马是拜占庭,所以他们的罗马正统。这当中自然就牵扯到了梵蒂冈和东教的争斗了,一直到18世纪叶卡捷琳娜二世仍然想收复君士坦丁堡。
  在东教文化的滋养下,国家主义是俄罗斯人无可避免的一种影响。在皇权始终强于教权的东教里,中央集权和毒菜专制都是有着很大的影响力的。安德烈耶维奇只是其中一拨人的代表。
  莫斯科会一把大火烧个精光的消息已经传到了安德烈耶维奇的耳朵里,毕竟莫斯科距离乌拉尔河还不到一千英里。这个消息严重的挫伤了俄军的士气,可安德烈耶维奇依旧无所畏惧。因为他所在乎的东西正一点点被战争所吞没,现在的安德烈耶维奇就像一个光脚的人,光脚的不怕穿鞋的!
  安德烈耶维奇最终从木板床上坐了起来,他叫来勤务兵把灯点亮,然后从墙壁上挂着的皮包中取出纸张和墨水,还有笔,他要给自己的亲人写一封信。
  毕竟明天的战斗真的很危险,他已经清晰鲜活的预感到了死亡。
  “明天我就要被打死了,在圣诞节后的第二天——甚至可能不是被法国人,而是被自己人打死,就像我手下的尼古拉上尉,这个可怜的小伙子就是背后中了一枪,可他到死,手中的军刀都是指向前方的。于是中国人就会过来拖起我的尸体,他们会抬着我的腿和头,把我扔进坑里,以免我在他们鼻子底下发臭……”
  安德烈耶维奇还不知道西部战场的具体形式,他只知道库图佐夫带领着俄军撤离了莫斯科,然后他们还把这座对俄罗斯有着重要意义的城市一把火给烧掉了。那么接下的战局会变成什么样呢?安德烈耶维奇希望是好的结果,而且俄罗斯拥有这个资本。
  在弗拉基米尔和图拉,至少有十万俄军新兵和预备队在等候着。冷酷的冬季已经到了,库图佐夫一把火烧了莫斯科,这是个非凡的决定,就该一粒粮食都不留给拿破仑。而缺少过冬燃料和粮食的拿破仑军队绝对会不好受。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02/89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